提速降费1年运营商称超额完成 用户:资费下调并未感受到

16.05.2016  23:26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自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对电信运营商提出“提速降费”的要求以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陆续实行了各自的调整方案。近日,运营商们纷纷表示,已经超额完成目标。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截至2015年10月底,固定宽带单位带宽资费水平比去年底下降50.6%,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9.3%,超额完成提速降费年度目标。

  从数据来看,提速降费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普通用户的感觉并没有如此强烈,那么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又该如何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呢?去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至今已满一年。执行情况如何呢?三大运营商均表示,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比如,中国移动表示,2015年全年手机上网资费较2014年下降43%,超额完成工信部要求的全年资费下降30%的目标。北京联通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的资费已经大幅度下降。在宽带上,主要是在20M、50M和100M资费上都做了大幅的下调。比如以100M为例,100M在调价之前,一年的资费是3280元,这次调完价格以后我们是1980元,下降幅度是40%。这次在4G资费上下调也很厉害,尤其在4G流量上,推出的本地1.5G半年流量包,只有10元就可以订购,而且可以重复订购。

  记者获悉,用户们的感觉却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去年底人民网发起“提速降费你感受到了吗”的调研,96%网友选择了“”。而我们的随机采访中,也有不少人表示,运营商们提速降费的举措其实还不够给力,资费下调不够直接。有用户认为,现在老玩概念,其实有时候大家很反感。今年搞搞套餐,套个一年两年,跟变戏法一样,其实没必要。为了换套餐不知道多加了多少钱。还有用户指出,资费方面改变没有觉得太明显。希望电信运营可以给消费者更多优惠,办更多活动,把资费下调。

  但也有人觉得,提速降费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小章在常年在偏远山区工作,谈起提速降费,小章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网络质量,通话效果却是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更重要的是,每个月的话费少了。小章向记者说:效果其实挺明显的,原来我话费一个月要交七八十。实行提速降费后,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组合套餐。36块钱通话时间是240分钟,送300M流量后我觉得流量不够用又加了10块钱的流量包,之后又送来100M,所以现在的套餐费用是46块钱,够用了,比原来的价格要便宜,觉得挺好的。

  市民李女士是个不折不扣的低头族,习惯于手机上淘宝购物,水电气缴费的她对提速降费感触最深的就是“流量不清零”带来的实惠。李女士介绍,我感觉流量这块比较明显,主要是不清零这块对我们用户受益蛮大的。费用也还可以,最起码同样的费用用了更多的流量,这块费用没有增加但流量却增加了。

  为什么运营商们纷纷表示超额完成任务,有的消费者却表示无感呢?对此,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表示,“提速”方面的无感,主要是因为用户增长快。现在用移动互联网上网的用户越来越多,我们的供给和需求方面仍然有矛盾,我们上网与独享和分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用户规模增长以后,导致提速以后,用户感觉不出来,这个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4G的网络也还需要优化。

  而降费方面,曾建秋认为,目前我国的电信资费虽然整体上的绝对值排名在全球处于中低水平,但相对值却比较高。换句话说,电信话费相较于我们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占比较高,使得大家对降低资费有较高的期望,未来这方面还需要持续努力。

  从绝对值来讲,我们国的资费在全球排名大概是中下的水平。但是还要看相对值,所谓相对值就是从支出与收入的占比水平来看,目前,全球我们支出的部分超过我们收入的10%,比我们高的国家应该没有几个了。消费者对资费降价很敏感,而且有很大期望,老百姓的收入就这么多,而信息费用支出占的比重比较大。降费这个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问题。相对的来看,在提速降费的问题上,运营商还可以做很多工作。推出各种各样的套餐,让不同的用户去消费起来。而使用效率更高,资费就可以下降。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

  相比去年公布的提速降费措施,今年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方案数字指标较少,尤其在流量资费下降方面。中国移动对流量资费下降的描述为“降低4G套餐门槛”,中国电信称,“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平均单价”,中国联通则无公开表态。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提速降费是大势所趋,虽然今年不会像去年那样大张旗鼓,但相信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实惠。

来源: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