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我的高考记忆①|我赶上1977年那场特殊的高考

06.06.2021  19:12

开栏语: 高考记录着国家的发展、时代变迁,也记录下那些年关于青春、汗水、理想的故事与个人命运的改变。又是一年高考季,我们特邀不同时代的高考生用他们的高考故事,讲述不同时代的高考印记。从他们的故事里,感受时代的脉搏;用他们的故事启发我们思考:高考、奋斗、努力的意义;在他们的汗水与付出中悟出:人生不以高考论成败。

陈汉光:1956年出生于东莞常平,1977年在东莞参加高考,被华南师范大学(原华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

高考记忆:那年的高考太特殊了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虽然已时隔44年,但我对当年高考的印象记忆犹新。

那一年的高考太特殊了。接到高考报名通知,从1966年高中毕业的人开始,一直到1978年高中毕业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1977年的高考。这样一来,报考的考生年龄跨度就非常大。我记得当时我们一起报名的人当中,最小的是16岁,最大的是32岁。我考入的华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当年招6个班,有两个班被我们称为“老头子”班,就是年龄大一些的“老三届”考生集中在这两个班学习。这种现象在后来的高考中是很难见到的。

我一直期盼着参加高考,如愿报名后万分激动,兴奋得睡不着。填报志愿后,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复习,当时大部分参考的人,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有的白天上工,晚上复习,有的请一个星期假参加集体复习。还有人拖儿带女,一边要照看妻儿,一边复习。时间紧,考大学的愿望很迫切,大家都非常紧张,我也不例外,在生产队下班后,摸黑看书复习就是常态了。功夫不负有人,我最终如愿跨入了大学校门。

那时,全国没有统一的大纲和统一的教材,所以那一年没实行全国统考,而是各省分别命题。10年没有组织考试了,很多老师都不知道如何教学生备考。当时高考只需要考4门,除了语文、数学、政治,文科需要另考一门历史、地理两科合卷,理科需另考物理、化学两科合卷。最后一天考英语,只有部分报外语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参加,丢了那么多年,其他科目还可以复习补一下,外语却很难了,我们庆幸不用考外语。

虽然事隔40多年,但是很多人对考试记忆犹新。那时的考试都是开卷考试,可以带着课本走进考场,其他资料不能带。不同的人记住不同的题目,但有一道题成为考生集体的记忆,那就是作文题“大治之年气象新”。这个题目有太多的可以写,因此大家记在心中。

现在学子高考,有许多家长会送汤、陪考,那时的父母压根没有这些想法,孩子在考场上拼杀时,父母正在田里干活。现在高考成绩和录取情况都可以在网上查到,而1977年高考后,考生们一直到录取通知书由村干部送到自己手中,才知道成绩和知道自己被录取了。

当年,常平漱旧村的村干部从常平镇教育组那里拿到我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的通知书,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到我家,沿路上,村干部一只手抓住自行车把,一只手举着录取通知书高呼:“中状元啦!中状元啦!”这一喊也相当于给村里人报喜,大家就都知道了。那个年代的人也都记得,放榜结果用大红纸写着贴在莞城的西城楼城墙上,但是贴大红榜时,已经是他们到大学一个月后的事了。

去大学报到前,我所在的生产大队要欢送我去上大学,我婉言谢绝了,我把自己在生产队里分得的口粮换成粮票,由父亲送我到常平火车站,坐火车到广州。清楚记得当时从常平到广州的火车票是1元多。我左手提着个铁桶,桶里装着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右手提着一大袋衣服,没想到当我如此装束出现在广州火车站时,我的师姐师兄们已经在火车站欢迎我了。

就这样,我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现在回想起这段时光,终生难忘啊!

出品:东莞日报行业新闻部

监制:华鸿敏 李照东

策划:张朝霞

采写:赵海霞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