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非洲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21.01.2015  23:12

   1月6日,《青年非洲》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题为“2014年总结篇:非洲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的报道。报道指出,尽管2014年非洲经济遭遇了埃博拉疫情、伊斯兰宗教极端组织的持续威胁、国际原油价格走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然而,与欧洲危机、亚洲和新兴国家经济放缓相比较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中,非洲整体经济几乎以张狂的速度向前发展。现将报道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2014年,当西方国家仍陷于危机、亚洲经济放缓之时,非洲整体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 

  宏观经济表现良好  

  据国际金融机构预测,2014年非洲整体经济增速在4.8-5.1%之间,好于全球除中国之外的其它地区,非洲进一步增强了近年来其在全世界投资者面前传递的“充满机遇的土地”的形象。 

  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产品价格在2014年全年大部分时间相对较高、与新兴经济体加强了贸易往来、当地消费支撑非洲内需增长、非洲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的增加等。 

  同时,得益于能源与粮食价格的稳定,非洲多国经济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最后,非洲的治理与经济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其具体表现为:财政平衡与经常账户保持稳定、宏观经济形势与营商环境同时得到改善。 

  投资  

  2014年,非洲私营投资企业与外国在非投资者的信心更加巩固,流向非洲的国际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 

  据非洲开发银行(BAD),统计,2014年流入非洲的外部资金(包括赠款、贷款、投资等)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为2000年的四倍。 

  非洲经济持续增长最后一个有利因素为:得益于整体较为有利的天气条件,非洲大部分地区农业产量增速反弹。 

  发展  

  然而,诚如经济学家不断重复的那样,“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如果说十年来非洲经济整体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增长,大部分非洲人口仍然生活在贫穷、失业和经济不平等之中,尽管生活在贫困线(每日低于1.25美元)以下的非洲人口比例得到持续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非洲人口比例低于45%,而这一比例在二十世纪90年代超过58%。 

  结构转型  

  世界银行一位经济学家表示,“为使非洲经济包容性增长,非洲应继续由出口型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变”。为此,非洲应加快结构性变革,并首先从工业化开始,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够为非洲带来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况且,自2014年春季以来肆虐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好几个月以来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并有可能一直持续到2016年初,上述因素都对非洲经济提出了新挑战。 

  不过上述挑战也有积极的一面:上述新挑战和危机主要是在2014年下半年对非洲经济造成了打击,然而,对于将要跨越经济发展决定性阶段的非洲来说,上述新挑战和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抗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