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探测器经10年飞行首次成功在彗星表面着陆

13.11.2014  07:02

  经历长达10年的太空之旅后,“菲莱”号登陆器会尝试降落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查看彗星更多高清组图】

此前确定的可能着陆地点 【查看彗星更多高清组图】

格拉希门克彗星中央峡谷的高清图像 【查看彗星更多高清组图】

  新华网快讯: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12日傍晚确认,欧航局彗星着陆器“菲莱”已成功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软着陆一颗彗星。

   此前报道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经历长达10年的太空之旅后,欧洲太空总署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12日将迎来最关键时刻,“菲莱”号登陆器会尝试降落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若取得成功,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

  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控制中心于北京时间12日凌晨3时30分开始,分4次评估“菲莱”号登陆器是否适合登陆。若一切顺利,预计“菲莱”号将于下午4时35分与母船分离。

  由于与地球距离遥远,地面控制中心预计于下午5时03分收到确认分离的信息。“菲莱”号随后会以时速3.5公里的速度,耗时7小时缓缓登陆。

  “罗塞塔”计划于1993年展开,耗资13亿欧元。若取得成功,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欧洲当局希望在彗星上找到有机碳分子及氨基酸等早期生命物质,协助解释地球生命之源。

  彗星目前距离地球约5亿公里,正以时速6.5万公里往太阳方向飞行。2004年升空的“罗塞塔”号,于今年8月飞抵距离彗星约100公里的轨道,发现其表面不平,难以降落,科学家几经辛苦才发现合适着陆点。

  “菲莱”号着陆后会展开为期4个月的探测任务,分析彗星表面化学结构,观察是否可能存在有机碳分子或水等能孕育生命的物质,以印证外层空间星体撞击地球带来生命的学说。

   事实+

   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

  是一颗轨道周期为6.45年的彗星,1969年9月11日由克利姆·伊万诺维奇·楚留莫夫于在阿拉木图天体物理研究所发现。该彗星外型如同一颗花生,下一次将于2015年8月13日到达近日点,目前距离地球大约4.4亿公里,表面出现较多的蒸发物质。

  “菲莱号”着陆器重约100公斤,由环绕彗星的飞船“罗赛塔号”放出,该飞船2004年3月2日由欧洲航天局发射,在太阳系已航行了70亿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