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广东2017年高考各科评卷点评来了

17.06.2017  11:51
最全!广东2017年高考各科评卷点评来了 - 广东电视网
最全!广东2017年高考各科评卷点评来了 - 广东电视网
来源: img.grtn.cn


语文科点评

语文评卷组长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院长 陈少华教授

2017年语文试卷相比去年,试卷结构整体设计清晰,其中,现代文的阅读考查,将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都设为必考,体现对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全面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保留了成语使用、语病判别、语意连贯的题型,又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试卷阅读总量有所增加,思维要求有所增强。综合来看,是一份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融通能力和素养考查的语文试卷,其难度与去年大体持平。

试题选材上更加贴近当代现实生活,突出问题意识,反映时代精神,引出相应能力的考核。论述类文本为与人类生存环境悠关的“气候正义”,从时间和空间引发考生对气候正义的思考。文学类文本为小说《天嚣》,体现军民关系、民族关系的和谐,强调了思想性的同时加强了有关小说谋篇布局、艺术效果等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实用类文本为四则短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建设情况,有文字、有图表、有一定的阅读跨度,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梳理与整合能力。

古诗文阅读贯彻了考纲“阅读浅易古诗文”的精神。文言文阅读选取了《宋书·谢弘微传》,经剪裁而成的文章,弱化了故事性,将人物性格、精神品格蕴含在日常生活细节中。谢弘微是一个正直、本分、孝顺、清廉、谨言慎行、能力较强的官员,其优秀品质值得考生学习。诗歌鉴赏选用了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的律诗,这首诗浅显易懂,且与考生高考环境相似,“下笔春蚕食叶声”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欧阳修的责任感对考生也很有教育意义。概而言之,古诗文阅读体现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应内涵。

作文题要求从材料列举的外国留学生关注的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因为材料的开放性,关键词的组合呈现多选择性,在要求考生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当下中国的发展中,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空间,考生的自主性确实能够得到发挥,这是今年作文材料的一大亮点。

从目前考生答卷情况看,总体得分比去年略好,主观题的得分有较大提高,客观题的得分略不尽如人意。优秀作文较往年有所增加,平均分也有所提高。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反映了一定的普遍性:如有些考生对文本理解术语的生硬套用,对古诗鉴赏也存在生硬堆砌术语的现象,对情感理解不到位。又如古文的翻译不能对常见词如“”“过常”“言论”进行准确翻译。再如“臧否”也有部分考生译不出,表明迁移能力欠缺。作文方面对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虚拟写作情景的设置、读者对象的设置上,也相对薄弱。客观题丢分主要还是思维能力的欠缺所致。

建议中学语文教学在把握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的训练中,要加强思维的训练环节。在写作训练中,要更加关注社会人生,加强问题意识及情感与价值观的表达。真正写出有识见、有思想、有感情、有分量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