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洪灾”启示录--------1915年珠江流域史上最大洪灾警示与反思
4月15日起,广东全面进入汛期,受暴雨洪水、台风暴潮灾害影响将日益频繁,全省各地进入防汛戒备状态,省防总提醒要特别防范1915年型洪水再度重演。
100年前的1915年7月,珠江流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乙卯洪水”不期而至,北江石角围和永丰围(现均为“北江大堤”其中一段)多处溃决,北江洪水与西江景福围(现在“景丰联围”其中一段)溃决时的洪水叠加,直泻珠三角,与东江洪水汇流,一起肆虐珠三角地区,广州被淹七天七夜,市区三分之二成为泽国,酿成极为惨重的洪涝灾害,史称“乙卯洪灾”。
100年后的今天,惨痛的历史会否重演?
站在全国7大堤防之一的北江大堤上极目远眺,横卧大地的雄伟堤身紧锁北江,蜿蜒伸上天际;堤背绿草如茵,充满生机活力。
“北江大堤防汛备汛工作,已按省防总要求,全部准备就绪。可抵御1915年型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北江流域管理局负责人斩钉截铁回答。
作为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防洪屏障,北江大堤捍卫着广州、佛山、清远等3市14个县、区,2000多万人口,2万多亿工农业产值,以及白云机场、京广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位置特殊、地位重要,作为防汛行政责任人,广东历届省长每年都要上堤检查和部署防汛工作。
目前,通过广东建成的蓄、滞、泄、分兼施的防洪工程体系,洪水科学调度机制,以及雨情、水情和台风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广东的大江大河可以抵御1915年类型的洪水。
然而,去年的史上袭粤最强台风“威马逊”、前年的“尤特”及季风强降水等连串极端天气提醒我们,特大洪涝等严重灾害并未离我们远去。在气候变化日趋严峻的背景下,1915年型的洪水虽为空前,却不意味着绝后。
灾难警醒广东,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广东的心腹大患,我们需要有比全国其他地区更多的忧患意识。
100年,一个世纪轮回。一个世纪的时空变迁,“乙卯洪灾”仍将带给我们哪些警示与反思?
巨灾百年警忧患
“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受灾人口378多万,死伤10多万人,仅广州小北门外就有1000多具浮尸随波逐流……”100年后,翻阅记载“乙卯洪灾”的史料,惨烈的景象仍仿佛跃然纸上。
这场发生在1915年7月的特大洪灾,因正值乙卯年而得名,其是珠江流域有史可考范围内影响面积最广、灾情最大的一次洪水。
当年,同属珠江流域的东江、西江和北江洪水同时暴涨,洪水量级达200年一遇,此时又恰遇天文大潮顶托,水位居高不下,捍卫广州及珠三角防洪安全的北江石角围和永丰围(现均为 “北江大堤”其中一段),以及珠三角的堤围几乎全线溃决,东江、西江和北江等三江洪峰如脱缰野马,直捣广州。广州市区水淹7天7夜,街道水深达4米,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哀鸿遍野,灾情极为惨重。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史,广东更是如此。发生在100年前的“乙卯洪灾”,只是广东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标记性的片段。
《广东省水旱风灾害》(1997年出版)记载:从对水旱风灾害有相对完整记载的16世纪开始,至1949年的450年中,发生洪灾有405年,占90%;发生旱灾有303年,占67%;发生台风灾害有693次,年均1.5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94年的45年中,水旱风灾害年年发生,其中有人员死亡的有40年,总数达10309人,年均229人。
省防总的资料表明,1994~2013年的近20年间,全省因洪涝灾害而受灾人数年均达1180万人·次,年均经济损失130亿元,2013年损失高达447亿多元(占广东当年GDP的0.7%)。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使广东应对水旱风自然灾害的压力骤增。有一组数据,凸显广东的压力。
史料记载,1949年前的450年中,广东的台风灾害年均1.5次。
1951年—2013年的62年中,登陆及严重影响广东的台风总数为314个,年均5.3个,居全国之首,其中登陆233个,年均3.7个,最多年份高达7个。2014年7月18日登陆广东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是建国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登陆雷州半岛时中心附近风力达17级(60米/秒),造成严重灾害。
百年历史警示我们,水患并未远去,居安必须思危,警钟务必长鸣。
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据省防总会商分析,今年汛期全省总雨量较常年偏多,龙舟水较常年偏重,北江可能出现1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省防总提醒要特别防范1915年型洪水周期性重演。
灾情折射省情
一串串沉重的数字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一个个难解的困惑挥之不去:水旱风灾害为何这样与广东如影随形?
广东省防总专家分析,广东水旱风自然灾害频繁,与广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密切相关。一是广东地处亚热带、滨临南海,海岸线长达4114公里,为全国最长,台风影响或登陆为全国最多。二是境内有莲花山脉、南岭山脉和云开山脉横贯全省,这些山脉容易阻碍降雨云系、特别是台风残留云系的流动而集聚降雨云系,极易引发局部地区长时间强降雨而导致严重洪涝灾害。三是广东降雨时空分布极度不均,全年8成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汛期(4月~10月),极易引发洪涝及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水旱风自然灾害频发,也向人们发出警告: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
抢占河道,挤占行洪道,与水争地,肆意污染河流,无序开山凿石挖矿修路在广东也时有发生,导致大自然的报复而频发灾害,也屡见不鲜。练江之殇,值得深思;龙淡河之困,值得牢记;潖江之变,值得推广。
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广东是一个水旱风自然灾害频发高发之区,广东应比全国其他地区有更多的忧患意识。
灾情折射省情。不思考广东的灾情,就无法全面把握广东的省情。不重视广东的灾情,我们就会为发展付出更加高昂和惨痛的代价。
基于对灾情的深刻认识,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已建成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压咸、航运等多功能的水利水电防灾减灾体系,对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全省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投入540多亿元,建设293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使全省的防洪减灾能力、特别是大江大河的防御能力跃上新台阶: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防洪能力达100年一遇,广州达300年一遇,县级城市达50年一遇。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广东又实施了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和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
目前,广东水利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山区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易发区也是山区中小河流。201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从2015年起至2020年,主要对山区五市(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云浮)集水面积在5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进行治理,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问题,切实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其中,前三年(2015-2017年)要力争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70%以上,确保中小河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计划启动治理河长2319公里,完成1700公里。目前,中小河流治理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
多灾与多难未必成正比
广东是水旱风自然灾害多发区,但多灾是否意味着多难,大灾是否有大难,答案是不确定的,这主要取决于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水旱风自然灾害更是如此,人类无法抗拒。但是通过防灾,减少灾害损失,人类可以大有作为。我们要重视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强化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应持的科学态度。
“如果1915年类型的洪水现在重演,我们能顶得住吗?会不会造成当年的大灾难?”。2015年3月30日,参与纪念1915年“乙卯洪灾” 100周年采访活动的多名中央及广东媒体记着齐声发问。
水利专家对此做出分析。
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黄焕坤说,目前北江流域已建成完善的“上蓄、中防、下泄”的防洪体系。上游已建成飞来峡水利枢纽、乐昌峡水利枢纽、湾头水利以及南水水库、长湖水库等多个大型水库,对拦蓄北江上游洪水(简称“上蓄”)将发挥重要作用。中游北江大堤和珠三角堤围经过除险加固,也达到较高的防御标准(简称“中防”),并设有潖江蓄滞洪区,其中北江大堤已达100年一遇防御标准。下游珠江出海口门(简称“下泄”)经过疏浚、清淤,行洪能力大大提高。如果将北江大堤与上游的水库及潖江蓄滞洪区联合调度运用,可将北江大堤的防御标准从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而1915年造成北江大堤溃决的洪水为200年一遇。因此,如果1915年类型的洪水现在重演,应能得到有效防御。
省水文局总工程师陈芷菁指出,目前广东的防御洪水的预测预报预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可提前较长时间预测预报。如果遇到1915年类型的洪水,通过预报预警,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出现1915年大量人员死亡的大灾难的可能性不大。
大灾的出现,让人们又投入更多思考——大难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吗?
清远佛冈潖江的整治,给了明确的回答!
2013年5月15日,清远佛冈普降特大暴雨,潖江水位骤然上升,一夜之间造成10多人死亡或失踪的重大灾难。
洪灾过后,佛冈县痛定思痛,决心整治潖江,大力清理江中违章建筑和部分群众侵占河道种植的高杆作物,加固两岸堤围,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并建立直达镇、村的洪水预报预警机制。
时隔一年,2014年5月23日,相同量级的特大暴雨再次来袭,结果完全不同。
“去年淹进学校的水最高有2 .8米,今年的水比去年的还大,可是你看,最高差不多在1 .2米,比去年下降1.6米。县里清理河道后,水漫进来的速度变慢了,而且我们及时收到预警信息,进行了安全转移。”清远市佛冈县水头中学校长曾锦峰指着2013年“5·15”最高洪水位警示标识说。。
相比2013年“5·15”洪水, 佛冈这次降雨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而这次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却只是2013年的六分之一,同时实现了“零死亡”。
一样的水情,不一样的灾情。反映了佛冈2种态度面对自然灾害所呈现的2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重视水利建设,提高防御能力,把防灾置于优先位置,防重于抗,防重于抢,防重于救,就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这是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应持的科学态度,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然而,现实中,坚持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又谈何容易!
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在加强水利防灾方面却不肯投入。总是认为搞水利是把钱丢在水里、埋在土里,难出政绩。
专家指出,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一座城市,遭遇大洪水,由于堤围保护,城市免遭水灾。这个堤围的减灾效益,就相当于这座城市的财富。水利建设的产出与投入比之巨大,是任何产业所无法相比的,水利产业是回报率最高的产业。这就是1915年“乙卯洪灾”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实现防灾减灾,除了加强水利建设这一基础硬件外,还应有强有力的防灾减灾协调部门这一机制软件,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做到“软硬兼施”,才能实现防灾减灾效益最大化。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作为全省防御水旱风自然灾害的协调指挥机构,在灾前、灾中和灾后动员、协调、组织和指挥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救灾行动,对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4年,广东虽然遭遇建国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的袭击,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防总的协调指挥、以及湛江市、县(区)、镇党政及三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人员“零死亡”,将灾害损失将至最低。
在气候变化日趋剧烈,极端气候呈现常态化的今天,省防总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其职能只能加强,不可弱化。否则,在自然灾害面前将会付出更加高昂和惨痛的代价。
因此,多灾未必多难,这主要取决于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关键在于是否重视水利建设和三防能力建设。
灾难倒逼社会发展进步
1915年“乙卯洪灾”已整整过去100年。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历史上的大灾难,都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切,一定会在历史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史料记载,在1915年前的1914年,广东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只不过这次灾害的范围和影响,比1915年的“乙卯洪灾”“稍逊风骚”,所以后人只记住1915年的“乙卯洪灾”。
就在1914年的大洪灾过后,同年11月13日,广东成立治河事宜处,这是广东最早治水管水的机构。谭学衡被任命为治河事宜处督办,他从1915年6月开始,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赴西江河道进行勘测,并提出《西江防潦条陈》意见书,从此开始了广东的治水管水工作。
1915年“乙卯洪灾”过后,谭学衡带领工程师对全省河道进行勘测,重新修筑加固溃决的江门天河围堤,并开挖天沙新河(天河至白沙河),修建耙冲水闸等水利设施。拟订《西江防潦条陈》上报省政府,列出各河道、港口、围堤的整治改良方案,成为此后历次天沙河整治及广东河道治理的标本和范例。1929年,治河事宜处改为广东治河委员会,1936年改为广东水利局,后又改为珠江水利局,重点管理干流堤防,堵口复堤、培修险段和联围筑闸。1934年成立围董会,对珠三角各江堤进行统一管理。
1994年6月,西江和北江同时爆发1915年“乙卯洪灾”以来的最大洪水(超100年一遇),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捍卫广州及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的北江大堤出现43处大险情,全线告急。其中石角下灵洲堤段出现直径3米,喷出水柱高1.5米的重大管涌险情,危在旦夕,后经海军广州舰艇学院260多名官兵连续17小时的苦战,全力抢险,终于控制了险情,避免北江大堤再次溃决。
此次大灾后,争论几十年的飞来峡水利枢纽于当年10月18日在鞭炮声中破土动工。从此,广州及珠三角地区防洪安全又多了一道屏障。北江大堤也经过多次除险加固,防洪能力已达100年一遇,实现防洪度汛不抢险。如今,通过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蓄滞洪区和北江大堤联合调度运用,北江大堤的防御洪水能力可达300年一遇。
2006年7月,由台风“碧利斯”引发的北江上游大洪水,使乐昌市遭受灭顶之灾,北江上游武江两岸经历毁灭性打击,许多村庄夷为平地、不见踪影,铁路钢轨“扭麻花”,灾情极为惨烈。
经历这次大难后,持续半个世纪争论不休的乐昌峡水利枢纽,终于在2008年动工建设。从此,乐昌和韶关市的防洪安全有了可靠保障。2013年,北江支流武江出现大洪水,新建成的乐昌峡水利枢纽通过科学控泄洪水,使下游洪峰出现时间推迟了5个小时,发挥了很好的削峰和错峰作用, 从而有效降低下游乐昌市区洪水位1.20米,市区免遭水淹,实现“大雨无灾”。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饱含忧患的意识、坚毅前行、悲壮奋进的力量;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直面灾难的勇气和希望;
多难兴邦,给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动力。
1915年的 “乙卯洪灾”虽然已过去100年,但这场水灾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警示与启发,这必将化作推动广东水利三防负重前行的动力。(粤水轩)
媒体报道: 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