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武术兼容并蓄 洪拳、太虚拳、黄啸侠拳入选广州市“非遗”
邹智文
太虚拳传承人邹强。
冯亦慧戴着铁环练功。
陈昌棉演示黄啸侠拳。
大洋网讯 曾报道介绍的莫家拳、米机王咏春拳于2013年入选广州市“非遗”。2015年,洪拳、太虚拳、黄啸侠拳也入选广州市“非遗”。这三者中,既有广东“五拳十三家”之首的铁汉功夫——洪拳,又有武当派的内家功夫——太虚拳,还有融合南北中西的新创功夫——黄啸侠拳。可以说,岭南的武术江湖,几百年来一直秉承着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
洪拳
1841年,竹料镇800多村民在同昇社学集合,参与到三元里抗英斗争中。这些村民有着较为深厚的洪拳功底,因此,无论是锄头、田基刀还是大耙,在他们手里都成为有力的战斗武器。
事实上,洪拳传入竹料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因此,南拳中有“洪、刘、蔡、李、莫”之谓。记者在同昇社学见到洪拳市级传承人冯亦慧,已40岁的他看上去颇为年轻。懂行的人说:练拳练到家,就会越来越年轻。
故事:拜师达16位 身怀32套路
出生于竹料镇,冯亦慧有学习洪拳的天然优势,但他痴迷洪拳,与爷爷的启蒙也不无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冯亦慧的爷爷洪拳功底甚为了得,日本入侵广州城时在竹料驻扎,爷爷被日本人抓去做挑夫,时间历经大半年,到了江西九江。有一天下大雨,他乘机打晕了看守的日本兵,带着13个人逃走了。之后爷爷入伍抗日,两年里音信全无。待爷爷回村后,就极力主张族人学洪拳,觉得可以防身保命。“如果他没有学过功夫,肯定回不了家。”
冯亦慧五六岁时就跟着爷爷学扎马步。练得好,爷爷就奖励他一根冰棍,一点小零嘴。由于爷爷当时已经77岁了,学了两年,爷爷又让他拜同族同巷的洪拳高手冯裕新为师,开始学习五形拳、小梅花等套路。
“当时正好电视剧霍元甲大热,我看得很入戏。”在《霍元甲》的激励下,冯亦慧对武术的痴迷已深入骨髓。跟着冯裕新学了4年,12岁时,他又进了祠堂跟村里十几个壮年一起学习洪拳,正式步入传统武馆学艺。“在武馆里,我年纪是最小的。”算起来,到20岁左右,冯亦慧把竹料镇所有的洪拳高手都拜了个遍,林林总总有16位师傅。
“别人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拜这么多师傅?其实,每位师傅都有自己的专长,师傅会因材施教,高大一些的学长棍,短小灵活一些的学两把双刀……我为了多学点洪拳套路,就到处拜师。”因此,冯亦慧身怀洪拳32种套路,但他还遗憾地表示,有一两套功夫尚未到手。这么痴迷执着,难怪年纪轻轻就成了广州市非遗项目传承人。
精髓:以声助威有讲究 铁环上臂铁鞋上脚练劲力
在竹料小学里面的同昇社学旧址前,冯亦慧准备好了锄头、田基刀等器械,为记者一一展示了不同的套路。一边打,一边“喝”“哈”“嘿”地喊着。
洪拳的最大特点正是发招刚劲,用力多元,以声助威。“运功打拳到要换气时,用发声的方式进行吐纳。发声方法有标准化的要求,不能随便乱喊乱叫。如上举的动作要喊‘嘿’!平打的动作要喊‘啊’! 向下的动作要喊‘哈’!跟人的身体机能相适应才不会适得其反。”
表演完套路,冯亦慧从袋子里掏出十几个铁环戴到手上,铮铮作响得打起拳来。原来,洪拳的另一大特征就是戴着铁环练功,所谓“铜桥铁马”是也。“周星驰拍摄的《功夫》里面,那位裁缝师傅就会铁环上臂,练的正是洪拳。铁环上臂练的是桥手的硬度、劲力及速度,穿上铁鞋是增强马步下盘的力度。师傅们留下来的铁环我还藏着,一个有四五斤重。他们通常会一只手戴四只练功。现在普通的铁环一般一个是一斤多,我有时候也会一只手戴上十个练功。练得多了,把铁环铁鞋去掉,速度力量就特别足了。
过去流传这样的话:有祠堂的地方就有舞狮,有舞狮的地方就有洪拳。“因为洪拳的步伐舞起狮子来,狮子会特别刚劲威猛。上世纪30年代,广州大三元的三楼顶上挂着青,走过的舞狮队都不敢上去采,最后是竹料的冠英堂舞狮队,借用旁边的‘毛星竹’嗖嗖上去了。”
太虚拳
太虚拳也被称为南派太极拳。由于太极拳很多时候也被认为是太极操,因此,记者一开始以为太虚拳打将起来不过就是三个字——“招招慢”。当看完广州市太虚拳拳会秘书长胡健强打完64式时,当中一些凌厉的掌力让记者颇为惊讶。再看太虚拳省市级非遗传承人邹强与儿子——广州市太虚拳拳会会长邹智文对攻,其出手迅猛多变,脚步移动灵活,简直让记者咋舌。
原来,太虚拳可慢亦可快,而快来自于慢,没有十几年的慢修,快无所从来。
故事:一动即被弹开数米远 “不明觉厉”遂拜师
邹智文介绍说,太虚拳的技法源起于武当道士张三丰,后来传给了张松溪、邱元靖,至清代雍正年间进入皇宫,之后一直于宫中秘传,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代,再由咸丰的皇叔传给当时在京师的伍德文先祖伍荣羽。“伍荣羽又将这门皇家拳种带到了广东,并创编出初始的套路,传给了儿子伍文兆,再传至伍学卫,到师祖伍德文已经是第四代家传了,套路越发完善,但始终秘而不宣。上世纪30年代,师祖伍德文从新会到广州定居。新中国成立后,他有感于国泰民安,人民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决定把太虚拳奉献于世。因此,广州市体育局还给他颁发了武术荣誉奖。”
邹强与太虚拳结缘,也有一段“古”。邹强少年时在广州体校主修足球,经常会碰到姐夫伍树棠的父亲伍德文指导姐夫练拳。有一天,伍德文看到邹强踢完球回家还不知疲倦地摆弄动作,就问他有没有兴趣学功夫。邹强初生牛犊不怕虎,很直接问:“这功夫是不是花架子?”老人家当场严肃地说:“你不妨试试。”
年少力壮的邹强于是大力打向伍德文,谁知只感到自己的肩膀动了一下,就被反弹到几米外的竹床上,身体倒仰。但他并不服气,当即站起来再试,再次被弹出数尺开外。这下邹强“不明觉厉”了,连忙上前拜师求教,从此跟随伍德文学习太虚拳及医学、国学知识数十年。
邹智文说:“现在父亲七十多岁了,我的几个徒弟围着他都不敢轻易靠近。他一出手连我都心虚。”记者现场观摩他们父子俩过招,看到邹强一掌迅雷不及掩耳直冲邹智文脸颊而去,也不免悬起一颗心。
精髓:慢打养生 快打防身
太虚拳又名“六肘逼打花拳”,慢打养生,快打防身。最初练习时,动作以体松柔和为主,每一个动作均以圆圈动转,连环不断。而发动时可分柔劲和刚劲,柔劲为单劲,刚劲为六劲,发六劲时需运气,用截劲。
“从慢到快,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去,入了意后就能轻松自如。就像骑单车,学会了放十年也不会忘记。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需要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当然,武术分为对抗、养生、竞技三种不同功用,大家尽可各取所需。”邹智文表示,每一个拳种,如果没有好的地方,是不可能流传到现在的。
太虚拳在传承上一直很注重学理性。作为伍德文的嫡传弟子,邹强与其他同门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广州市太虚拳术研究会”,后又成立了“广东省太虚拳专业委员会”,并在广州建立了伍德文纪念馆。现在,太虚拳还进入了中山大学,同时在十七中、广东实验小学、大南路小学等中小学传播。
胡健强就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跟着邹强学习太虚拳的。年届六十的他,越来越喜欢太虚拳了。“太虚拳首先看重的是养生,一套拳甚至可以打一个小时,打完会流汗但不会喘,这正是太虚拳创立之初便崇尚的‘养生为宗旨,道德为风尚’。”胡健强表示。
黄啸侠拳
在武术界,大家都知道黄啸侠是著名的爱国抗日人士。1932年,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出现了一支背着大刀和长枪的队伍。这支队伍的“教头”,就是黄啸侠、卢炜昌、胡云绰、林荫堂这几位武术名家。
后来,出生于广州番禺的黄啸侠又融会贯通平生所学的中外武技,创编出练步拳、练手拳等实用性拳术套路,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确认为该拳种为独立拳种——黄啸侠拳。
今天,黄啸侠拳的传承人、曾担任广东武术队教练30年的陈昌棉已达89岁高龄,但他打起拳来,仍然掌掌生风。
故事:从“铁臂鸳鸯手”到广东武术队教练
听陈昌棉介绍,黄啸侠是番禺人,出生于1900年,少年时期在石碁乡间学校读了十年书,后来父亲让他到西关学做生意。当年,西关练武风气特别盛,有一位人称“大力士”的程华,用一根藤条练习臂力。黄啸侠就跟着他练,把右手臂练得特别有力,左手臂则细一些。“因此他被称为‘铁臂鸳鸯手黄啸侠’。”陈昌棉笑道。
后来,黄啸侠正式拜师学习南拳中的蔡李佛拳,又进入精武体育会学习六年,毕业后留在了精武体育会当老师,并跟着“罗汉门”孙玉峰学习刀术和拳术。1957年,黄啸侠参加了全国武术比赛,摘得金牌,30岁的陈昌棉则获得银牌。由此,两人开始有了交集。“1958年广东武术队成立,黄啸侠任教练员,我当队员。1960年,广州体育学院成立武术系,他被调到武术系当老师,我正好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教练训练班的学习,回来后就接他的班当了广东武术队的教练,直至1990年,当了整整三十年的教练。”
精髓:以攻为主 侧身高步
因为一直在武术教学第一线,年近90岁的陈昌棉声音洪亮,出拳也仍然迅捷。陈昌棉告诉记者,中国的武术主要分为南拳北腿,南方以拳法为主,北方以腿法为主。黄啸侠学的是南拳,在精武体育会,由于孙玉峰是河北人,教的是北方的刀法、腿法,所以陈昌棉又深度接触了北拳。后来,黄啸侠又学了西洋拳击、格斗等。
因此,黄啸侠后来把个人所学的南拳、北拳、西洋拳融合起来,编了几个套路,创出一种拳法。“本来应该有个拳名的,但他不愿意标榜自己,当时只是简单地称之为练手拳、练步拳。黄啸侠创的这套拳以攻为主,又以侧身进攻为特点,给对方的攻击面非常小,用的是腰部的力量,发拳很有力,屈伸很带劲,出拳收拳非常快;且一直都用高步,不用低步,进退迅速;又采取左来左接,右来右接的防卫手段,减少了对方的进攻空间,实战性很强。”
因此,陈昌棉总结黄啸侠拳的精髓是:兼收并蓄、南北中外、以攻为主、以防为辅、侧身高步、进退自如、从不标榜、手步命名。
文/广报记者江粤军 图/广报记者陈忧子 策划、统筹/广报记者嵇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