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梅州 社工同行
市关爱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社工们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有趣的游戏引导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反思和学习人际沟通技巧。
今天是世界社工日。社工,即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一种职业,是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发挥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在梅州,社工还只是蹒跚学步,持证社工仅有59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工”的真义,我们特别约请三位社工述说从事社会工作的故事和心声——
我们是拾海星的人
梅州市关爱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钟元芳
2007年,我误打误撞地读了社会工作专业,学完一大堆枯燥的理论后,我仍然一片茫然!我不满足纯粹的书本知识,我要去实践,我要弄明白社工是怎么回事!
于是我和同学们定期到希望小学和麻风病康复村开展活动。当民工子弟在我们的鼓励下勇敢表达梦想时,当麻风病康复者说“只有你们才不歧视我们,还把我们当作亲人”时,我终于明白,原来社工是一个心怀平等、接纳价值理念的人。
2009年,我到一个从事长者服务的社工机构实习,我接触到了这样的老人:他们可能疾病缠身,可能经济困窘,可能恐惧死亡,可能退休后无所事事,可能多才多艺无处发挥。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开展了个案辅导、临终关怀、上门探访等系列活动。此间,我看见老人们舒展愁眉,看见孤独的老人相互扶持,看见年迈的老人主动帮助更困难的人。我明白了,社工是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实现价值。
2011年,我考取了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在中大,我发现社工可以涉及的领域超乎我的想象。我和同学们走上街头,为同性恋者伸张获取幸福的权利;接纳性工作者,聆听“故事”背后的贫困和不被尊重的苦痛;融入工厂女工,体会体制对身体和精神的压迫;走进农村,倡导有机种植。
2013年,我有幸通过“千人计划”来到市妇联工作。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和同事们深入基层,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上学难”“亲子教育缺失”“女童性侵”等诸多问题,于是我们链接资源,帮扶贫困儿童,开展“亲子共成长”、“女童防性侵”小组活动,服务成效相当显著。
听过拾海星的故事吗?一位青年看到一位老人为了不让沙滩上的海星缺氧而死不停地拾起海星抛回大海,他好奇地问“沙滩上有数不尽的海星,你有能力把它们全部都送回大海吗?你可知道你所做的作用不大啊!”那位老人微笑着说:“但起码我改变了这只海星的命运。”社工就如同这位老人!
珠三角社工服务已遍地开花,梅州社工才刚刚起步,但既然已经破土,成长就在悄然不察中进行着。
陪他们在困境中成长
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梅州站) 徐冬平
在未学习社工专业知识前,我的工作性质虽然也是助人活动,但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当时认为,只要帮有需要的人直接解决了她目前的困境就算“大功告成”了,学了社工知识后才明白,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专业的社工语表述即是“接纳”、“增能”、“助人自助”、“案主自决”。即是说我们在个案服务时,不管案主有多少负面行为,我们首先要学会接纳(接纳不等于认同),对待她们要多一些体谅、理解和换位思考;学会从优势视角去看人,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力、意愿和能力去改变;作为社工我们会给予在困难中的人鼓励和支持,但不会直接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她们自己做出决定行为,继而协助她们提升个人改变的能力。我们的工作不是依靠超人能力去指挥,去控制,而是在过程中陪伴,并且和案主一起酝酿恰当时机,使当事人有能力去面对困境。一如台湾学者李开敏说过,“陪伴,不是接过对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让丧恸的人知道,有人同行。”
工作中对我挑战最大的,是案主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要求社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需求,自己却缺乏改变的动机。或者限于案主学识或者认知能力的不足,发展不出应变的方法,无法跟着社工的引导走出困境。或是案主面临多重困难,如无药可医,经济困难,就业无门等。有的甚至是社会体制造成的问题等。每每面临如上瓶颈,我们也会陷入无奈与迷茫之中,但是我们社工始终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我们没有能力去控制和改变他人,但是我们会撒种、会等待、会酝酿,直到有一天火候够了,我们可以和案主一同欢喜收割。
关爱失智老人我们在行动
梅江区慈爱颐养院 梁锦发
由于我们慈爱颐养院住养的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有失智症表现,所以我们院里的社工很大部分就是为失智老人服务。81岁的李婆,是梅州某医院的退休医生,于2011年入住我院,经诊断为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丈夫去世多年,有三个儿子分居异地和国外,很少来探望。李婆的记忆力衰退,定向力丧失,对自我和外在环境无认知能力,没有安全感,入院初期常吵着要回家。为帮助李婆适应新生活,我从李婆入住起就介入服务。
每天早上,我都会准时去李婆房间探访,反复介绍自己,慢慢建立起信任感后,她见到我会打招呼。一周后,我开始带着李婆走访左邻右舍。随着和其他人接触多了,李婆渐渐开朗起来,就有了朋友。有一天,护理员告诉我李婆清早起来后会唱山歌,这让我很惊喜。我鼓励她参加山歌小组的活动,开始她还有些不愿意,但其他老人山歌一“溜”,她就主动接上去。唱完山歌,我就顺势和她一起追忆过去。我还联系家属寄来一些老照片,帮助她重新认识家人,慢慢找回自我。每天傍晚我都会和李婆一起回顾一天的生活流程,让她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功能衰退。现在李婆是我院慈爱义工团的成员,她会协助护理员照看无法自理的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一名老人社会工作者,要把服务对象当作自己的长辈来对待。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建立和谐幸福的老龄化社会,我们老人社会工作者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