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幼儿园砌土灶 培养孩子当“厨师”

16.06.2014  16:19

东孚中心幼儿园老师自制的“独木桥”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孩子观察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天竺幼儿园的孩子在菜地写生。

  厦门日报讯(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庄洋)上周,海沧区新增两所市示范性幼儿园——东孚中心幼儿园和天竺幼儿园,它们都是“”门出身。

  这也是海沧区首次有农村幼儿园晋升为市示范性幼儿园。

  很长一段时间,海沧区一直维持一所省示范园的状态,从去年开始,这个区公办优质幼儿园的建设犹如坐上“直升飞机”——去年一年,海沧区新增一所省示范性幼儿园和三所市示范性幼儿园。连同此次的两所,现在,拥有9所公办园的海沧区,省示范园有两所,市示范园有五所。

  幼儿园“晋升”的背后,代表的是软件和硬件的提升。海沧区教育局局长陆晓红说,这是海沧区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表现,因为老百姓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她还说,这两所幼儿园在“美丽新家园”建设中也做出自己贡献——帮助农村孩子融入新家园,成为新厦门人。

  东孚中心幼儿园和天竺幼儿园,上周成为市示范性幼儿园。不过,焦点其实在于:这两所幼儿园就近取材的自然教育和生活教育,先进得足以让城区幼儿园“鞭长莫及”。

  海沧教育局副局长陈耀辉说,我们对农村幼儿园有个要求:学生不“”,老师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教育理念“洋气”,二是师生“阳光”,三是扬眉吐气。这个期望在两所幼儿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A

   东孚中心幼儿园

   敞开校门,把孩子带到大自然

  东孚中心幼儿园位于最近“风生水起”的海沧山边村,后者是全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唯一的农村试点。

  在偏僻的小山村“狗屎埔变状元地”,山边村里的东孚中心幼儿园园长郭丽玲因此看到了孩子更远的未来:城市的气息不断渗透时,如何把原本有些内向的山村孩子,培养成自信、活泼、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品性淳良的人?

   玩具哪儿来?

   老师从山上捡材料自制

  东孚中心幼儿园首先从孩子的身体做起。譬如说,在看到孩子们普遍手无缚鸡之力,幼儿园开始添置增强孩子肢体力量的玩具。不过,和绝大多数城市幼儿园不同,这所幼儿园就地取材,老师自己动手制作。

  郭丽玲说,我们不是“花不起钱”,相反,这几年,海沧教育投入基本上能做到100%满足学校提出的需求,真正的原因是“买的不如我们做的”——买的玩具无法完全符合教育者意图,且更环保。

  这所幼儿园的攀爬墙,是老师从附近的天竺山捡来的竹筒、竹杠做成的,独木桥则是用被人丢弃的原木造成的。郭丽玲说,“土造”的玩具,既锻炼了孩子的肢体力量,又很受孩子欢迎。

  还不止独木桥和攀爬墙,东孚中心幼儿园似乎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自制玩具,譬如说,小朋友做早操使用的斗笠,藤球等,也是自家出品。

   上课去哪儿?

   把孩子们带到附近的温泉

   不仅孩子在改变,幼儿园也在蜕变。

  东孚中心幼儿园尝试敞开校门,把孩子带到自然和生活中去接受教育。譬如说,有时会把上课地点放在附近的温泉,介绍温泉的奥秘;山边村隔壁的东埔村是著名的“玛瑙村”,幼儿园带孩子去参观,再把它“复制”到幼儿园里。

  在幼儿园里的“玛瑙村”,“商店”的柜台里摆放的是真的玛瑙——它们都是被淘汰的次品,被商人们捐给孩子玩的。孩子们在“玛瑙村”里玩买卖的角色游戏。郭丽玲说,这类游戏锻炼了孩子与人沟通交往能力以及社会意识。她举例说,“生意”不太好时,孩子们就会想方设法打广告或打折。

  郭丽玲说,这种生活化的教育,最有利于开发孩子们各方面的潜能。

   B

   天竺幼儿园

   自制土灶,让孩子吃得安全

  两年前,海沧天竺山下的天竺幼儿园悄悄地干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在幼儿园的一间教室“砌土灶”,就是闽南古早烧柴火的灶。

   砌起土灶

   率先全省实践“食育教育

  土灶的建设经历了一番曲折,幼儿园先是请了位建筑师,根据图片,依瓢画葫芦,不料,完工后,柴火一点着,烟就往屋里灌,而不是往烟囱走。不过,园长蔡一娉当时很坚决:就是要把土灶建设进行到底。最后,还是“土师傅”出马,才大功告成。原来,闽南土灶的建设要看风水、朝向等。

  现在再来看蔡一娉当时的固执,也就豁然开朗——土灶是这所农村幼儿园推行“食育教育”的支撑点。从土灶开始,天竺幼儿园逐渐推行“食育教育”。所谓“食育教育”,就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教育。

  因为食物的污染以及肥胖孩子的增多,“食育教育”近几年开始流行,但蔡一娉可以肯定的是:在福建省,只有天竺幼儿园“一个人”在实践“食育教育”。

  食育教育有个著名主张:民以食为天,教以食育为先。

   培养厨师

   孩子自制盘中餐饱口福

  土灶在2012年年初竣工时,天竺幼儿园举行了“开锅大典”——烹煮五彩的汤圆。它真的用土灶煮出的:柴火是老师捡回来的树枝,被分配搓汤圆的孩子们被告知:五彩的汤圆用的不是添加剂,红色的是胡萝卜汁、绿色的是菠菜汁、紫色的是紫薯汁。

  这间拥有土灶的教室,后来成为幼儿园的“食育教室”。每个星期,幼儿园每个班级孩子都要轮流到教室上一堂课,学习制作健康的闽南美食,然后把它们吃进自己的肚子。

  蔡一娉说,看着自己亲手加工的食材成为盘中餐,几乎每个孩子都很兴奋,大快朵颐。她认为,这有助于孩子从小喜欢上健康食品。

  食育教室还肩负另一项功能:传承闽南文化。土灶是最好的现身说法,不仅如此,连桌子也是闽南传统的小方桌,严格按照老祖宗的规矩:长宽各86厘米。

  这所农村幼儿园除了教导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之外,还努力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譬如说,他们自己购置油机,它除了为孩子演示“花生进去、油出来”的过程,榨下的油都送进幼儿园厨房自用;幼儿园用的面粉,都是无添加剂的。蔡一娉还透露,接下去,幼儿园的蔬菜全部换成附近农家供应的有机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