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1广东两会|委员围绕焦点议题发言:湾区城市可共办世界级赛事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进行大会发言,12名委员登台发言。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仍是大会发言的焦点议题。
省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
建议优化外贸新业态营商环境
何杰表示,广东进出口总额已高达7万亿元,但外贸新业态规模仍在百亿、千亿层级,与传统外贸差距明显。且因跨界性、综合性、混业性等特点,广东外贸新业态尚存在一些监管盲点需要优化。
何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资源,加强外贸新业态培育和营商环境优化,促进贸易与产业融合、内贸外贸一体化和进出口协调发展。他建议广东塑造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营商环境,来推动“跨境电商+实体新零售”“离岸贸易+结算”“保税+会展”“联合租赁”等新业态持续涌现、健康发展。
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经理张志兵:
支持湛江实现跨越发展
张志兵表示,近年来,中央赋予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大使命,将其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委也明确湛江“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但客观而言,湛江发展现状与上述要求还有差距。
他建议,广东支持湛江打造高端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湛江建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同时将把湛江有效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纳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通盘考虑。
省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欧壮喆: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
欧壮喆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在国家组织的质量工作考核、食品安全考核等多项考核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优质优价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部分产业集群仍停留在重企业数量集聚轻产品质量提升阶段;专利侵权执法对于侵权行为的震慑力有待加强等。
他建议,广东可以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行业共性质量难题,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更多的组织和个人申报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政府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以涉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产品以及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集中的产品为重点开展监督抽查。
省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胡献:
尽早出台《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条例》
广东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深圳、广州、中山先后成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成效显著。全省碳强度累计下降超44%,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胡献认为,广东应该乘势而上,率先实现碳达峰,率先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他建议,应该将广东省低碳试点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尽早研究出台《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条例》。同时,广东要着力培育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对现有经济体系进行结构调整,以建立低碳经济体系。
粤港澳在碳交易市场方面有共同需求,他还建议借鉴粤港债市通、股市沪港通做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省政协委员、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钊:
汕头可试点培育海外华文教育样板学校
李钊认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广东也可以海外华文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侨务资源大省优势,更好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他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战略机遇期,通过打造试点,引领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向着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指出,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李钊因此建议,支持汕头打造海外华文教育试点样板工程,汕头可试点培育打造一批海外华文教育样板学校,通过办学质量引导和评估,使其与国内教育体系实现对接,推动实现教育部和所在国学历认证,促进海外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战略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建琦:
建议政府考虑多缴纳公积金可适当减税
张建琦指出,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部分最容易转化为直接消费,因此提高这一群体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是有效进行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内循环的重要途径。但这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制度和政策上的堵点、痛点、空白点。
住房是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最大的经济压力。张建琦表示,应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税费,采取有关政策鼓励企业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如考虑多缴纳公积金可适当减税。针对一些中小微企业无力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可用财政收入为中低收入群体补齐部分或全部住房公积金。
目前,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父母的情况屡见不鲜。张建琦认为,应大力发展以公立养老院为主体的多元和多层次养老机构,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常委、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李汴生:
探索“双城”协同带动西岸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
李汴生为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言。
他建议,加快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深中通道、中南虎城际中山至塘厦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等项目建设,强化“双城联动”对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探索“双城”协同带动西岸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空间载体和产业空间平台联动发展,推动边界地区“无缝对接”。
他认为,湾区城市可共同申办世界级体育赛事,将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体化发展,促进大湾区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大湾区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省政协委员、台盟广东省委会常委、暨南大学数学系副教授邱青: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邱青认为,基础研究创新合作不密切、产业技术创新不活跃、港澳对外协同创新程度不高、创新要素流动受阻等问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她建议,广东应依托深交所和港交所两大交易平台,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等体制机制。广州应继续完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要大力发展生产服务功能,强化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带动外围城市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打造体系完备、合作有序的城市群产业链、技术扩散链和市场分工链。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州国际玩具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楷明:
全面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
吴楷明就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促进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他建议,应该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
针对民企的融资问题,他提出应该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环境,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失信成本。
吴楷明还表示,要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刑事保护力度,及时甄别纠正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的冤错案件。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琦:
广东要深入研究CPTPP新经贸规则
2020年第三季度起疫情形势好转,全国外贸恢复增长,广东增长得更快。梁琦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广东营造的良好开放环境。广东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她提出了建议。
梁琦表示,广东要深入研究《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的新经贸规则,积极创造条件去适应,要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
梁琦认为,去年年底,《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历时 7年35轮谈判后终于达成原则,2022年开始实施。届时,欧洲大量投资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对广东是个机会。广东要保证市场体系的公平性,消除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要尊重知识产权,向高标准看齐。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兼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李力强:
繁荣消费市场刻不容缓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李力强认为,目前商业秩序的恢复、消费潜力的释放还未走出疫情的影响。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繁荣消费市场,刻不容缓。
他建议,广东要精准施策纾困服务业小微企业,在工资支出、税费、社保缴费、用电、房租等方面的纾困政策应早落地、快见效,同时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开展创新自救,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李力强表示,应大力支持社区便利店、社区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构建便民服务消费圈,并推动建立“智慧便捷、邻里互助”的社区商业供给生态圈和服务场景,将信任等社会资本有效转化社区消费,实现社区商业迭代发展。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常委、韶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磊:
广东要发挥好海外华商的作用
陈磊表示,广东要发挥好海外华商的作用,支持依托他们参与国内国际大循环,助力广东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他建议,省政府定期召开“华商·省长面对面”座谈会(在海外疫情尚未缓解情况下可先采取网络视频方式),侨务、对外经济合作、产业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加强沟通,研究政策,协调处理海外华商在粤投资和商贸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涉侨政策决策的工作机制。
他还建议,在广东自贸区建立华商投资园区,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等领域给予海外华商投资入场的机会。
记者 龙锟 廖靖文 通讯员 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