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做强种业“核心技术”优种联农带动农户增收
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14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社美村种粮大户黄文加近日心情喜悦,因为还有不到20天,他就可以收割早稻。
不过当前广东正值雨季,晒谷十分棘手,但黄文加颇为从容。“稻谷烘干十分方便,可以交给专业的公司,收费也比较合理。”他说。
农民享受便利、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是海丰县推进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称“产业园”)建设,实现联农带农的缩影。“产业园的创建,将企业和农户、地方产业发展紧密连接起来,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农民增收有途径、有后劲。”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近日公布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产业园于2020年获批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2022年5月,园区总投入20555.46万元,提高了当地水稻育种、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
“以前种田像赌博。”61岁的黄文加流转耕地约700亩种植水稻。忆及曾经买到劣质种苗的经历,他仍表现出无奈。最惨淡的时候,单造亩产不足500斤。“产量不高,种粮大户只能亏本。”他说。
“种业良莠不齐,尽管海丰油占米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名气不大。”乡贤农科专家陈建伟评价。现年61岁的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陈建伟是海丰县海城镇人。产业园落地后,他被海丰县农业农村局引进回乡,参与成立广东省农科院海丰油占米产业研究中心(下称“中心”),主持品种选育工作。
中心成立后,陈建伟和团队引入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培育优质种苗,并在基地研发培育,筛选出抗性、丰产性较好的种子,提供给农业企业和农户种植。
在县一级成立水稻育种基地,从全省来看相对罕见。陈建伟解释,“在县里开展育种工作,培育的种子更符合当地水土,可以及时更新品种,可持续性更强”。
据了解,中心引进和培育出香雪丝苗、莲香丝苗(象牙航香)、19香、南晶香占、中隆丝苗等优良品种,有力做强“海丰油占米”种业“芯片”,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10项以上。
此外,作为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相关企业获取中心研发的优质种子,并在试验田试种,提纯出高产、抗性好的种子。之后,企业与有意向合作的农民、种粮大户签订协议,把种子分发给他们种植,再收购稻谷。“每吨稻谷农户可多赚200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