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偶遇明星最频繁的地方,居然在农林街这个社区?

16.07.2016  03:19

    大洋网讯 在老东山深处有一个大院,据说是全广东碰到明星最频繁的地区,舞台上的明星,电视剧里的老戏骨,和普通街坊一样在这里散步、买菜。这里,就是竹丝岗二马路的广东省话剧院大院。

▲位于竹丝岗二马路的广东省话剧院。网络图片

     娇姐——吴苏妹

    相信不少广东人都看过《外来媳妇本地郎》,当中饰演茶餐厅厨师“阿娇”的演员吴苏妹,正是出自这个大院。小e从街坊处八到,别看“娇姐”在剧中满口雷州话,塑造贪小便宜的村姑入木三分,其实生活中的她讲纯正的粤语。早在“娇姐”成名之前,吴苏妹已是广东话剧院的著名喜剧演员,曾于2004年问鼎中国话剧界大奖——“金狮奖”。

▲“阿娇”吴苏妹(左)曾是省话喜剧团的团长。网络图片

     大伯康祈光——苏志丹

     二嫂苏妙婵——虎艳芬

    从广东省话剧院走出的荧幕老面孔,还有《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二嫂苏妙婵(虎艳芬饰演)和大伯康祈光(苏志丹饰演)。很多观众不知道,其实现实生活中两人是正牌夫妻,很多年前曾有人看到“大伯”和“二嫂”携手出入的身影,不过小e从省话剧院八到,两人已很少住在省话宿舍。据省话剧院方面透露,苏志丹在省话近年转企改制时,已选择退休,虎艳芬虽然外签在剧组,但仍是省话的人。

▲苏志丹、虎艳芬夫妇均是省话演员出身。网络图片

▲剧中的苏志丹和虎艳芬是叔嫂关系。网络图片

     祝师奶——舒力生

    《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祝师奶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她八卦、市侩、惟恐天下不乱,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煽风点火、加油添醋就是她的特长。作为广东省话剧院专业演员出身的舒力生,其敬业精神在行内有口皆碑,戏外大家都尊敬地称她为“舒老师”。

▲“祝师奶”舒力生。网络图片

     梁伯——邵立人

    在《外来媳妇本地郎》剧中饰演经常到康家拉家常的梁伯,也曾是省话剧院宿舍的老街坊之一,可惜这位荧幕上的老面孔于2012年不幸离世,享年91岁。竹丝岗不少老街坊曾记得,老人家生前常亲自到农林肉菜市场买菜,老街坊说,老人家平易近人,见到街坊都会热情打招呼。

▲“梁伯”邵立人(右)。网络图片

     粤语讲古双星——张悦楷、林兆明

    除了荧屏上的熟悉面孔,从省话剧院走出来的名人,还有粤语讲古双星——张悦楷和林兆明这对老搭档,两人曾是同住省话大院的老街坊。小e去年采访88岁的林兆明老先生时,他曾表示,“我首先是一位专业的话剧演员,然后才是讲古人。

    上世纪60年代,由林兆明、张悦楷等人主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在广州共演出200多场,创造了当时一个剧目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甚至出现有观众为看戏在戏院门口通宵排队的盛况。只可惜,斯人已逝,如此受追捧的话剧表演时代亦一去不复返。

▲话剧舞台上的最佳拍档——张悦楷、林兆明。网络图片

▲张悦楷(左)与林兆明。网络图片

     对话广东省话剧院院长杨春荣

    演员出身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春荣,现为省话剧院的院长,见证着省话剧院转企改制的过程。近日,小e有幸就广东话剧发展的几个问题,与她对话。

▲广东省话剧院现任院长杨春荣

    “话剧在哪个时代都会有知音

    小e:广东话剧发展是否进入了瓶颈期?

    杨春荣:话剧发展的现状,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在经济尚欠发达的年代,看戏几乎是唯一的娱乐方式,到了21世纪,老百姓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多了很多。但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有人坚持做这件事。话剧有别的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魅力,在哪个时代都会有知音。

    “老演员的退出是广东话剧界的一大损失

    小e:目前剧团的发展情况如何?

    杨春荣:目前话剧院有专业演员40多人,转企后以30多岁的人群居多。转企改制时,一批满30年工龄的老员工选择了退休,这对广东话剧界来说,是一大损失。因为一个演员对于剧本、台词的理解和表现形式,跟他们的生活积淀有密切的关系。

    “文化发展需要政府扶一把

    小e:广东话剧如何更好地发展?

    杨春荣:不管在哪个时期,文艺作品总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而广东省话剧院在自身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因为文化发展需要政府帮扶,它不可能用GDP去衡量,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主要表现。

▲广东省话剧院《与妻书》剧照。网络图片

     广东省话剧院之前世今生

    广东省话剧院是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专业话剧表演团体,创立于1953年,最初命名为华南话剧团,后改名为广东话剧团。1984年,广东话剧团体制改革,改建为广东话剧院。2010年底,广东话剧院转企改制,更名为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

    微社区e家通农林人家记者 周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