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如何破题: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09.03.2015  17:40

  新春伊始,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释放出强烈信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

  广东是创新的热土。然而,长期以来制约广东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我省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科研机构不多,高层次人才缺乏,产学研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这些短板如何补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对此展开热议,纷纷表示建设更加通畅的“产学研”链条将充分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在全省营造开放、活跃、高效的创新创业生态。

  原始创新“需要平台支撑”

  《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二,创新的经济绩效、企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领先全国。不过另一个现实是,广东省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比例仍落后于全国水平。

  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视察省科技厅时指出,广东科技工作要扬长补短,既要发挥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体制机制等优势,又要努力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补上去。

  “作为一个以制造业起家的省份,广东的确存在原始创新这块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公司董事长陈瑞爱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承担的更多是世界工厂的职能,而原创的比较少,基础较为薄弱。”她直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广东也缺乏能支撑国家大项目的科研机构,顶尖的高校也不多,“即使有科研基金,大多只能分一杯羹,而很少成为主导。”

  “要知道,总是做低端的产业就没有出路。”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道出了很多广东企业的心声。他坦言,在互联网时代,他的家电制造企业也不甘于沦为旧经济形态的象征,也正在寻求创新之路,谋求转型。

  原始创新不但要有意识,也需要平台支撑。陈瑞爱坦言,过去,广东的科研管理平台还不尽完善,也缺乏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高校、企业原始创新方面对产业、市场的支撑能力也是有所欠缺的,不仅如此,广东还存在人才缺乏等短板。

  如今,广东正充分利用市场化、国际化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在“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发展思路的指引和各类重大科技专项、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等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去年,广东还出台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从完善创新保障机制、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广东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看来,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落实。就在一个多星期前,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上的一系列部署已构成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我们将加强任务的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分工,采取扎实有力的举措使科技创新工作落地生根。”黄宁生说。

  “松绑性”政策促成果转化

  高校是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原始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然而,广东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强始终是广东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

  广东的高校该怎么做?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高校要在做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放等方面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还要出高水平成果,服务创新驱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这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后5年将投入50亿元重点建设若干所像中大、华工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学。

  这50亿怎么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雷晓凌认为,这笔经费应充分考虑到广东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钱要花在点子上”。陈瑞爱对此表示认同,“扶持的专业要有‘粤味儿’,并与市场接轨,广东的医学、畜牧业、制造业、工业、电器等方面均独具特色。”

  不过归根结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要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一直以来,如何打通“产学研”链条,促进成果转化都是科技工作的难点。“现在就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缺乏规范、合理的成果价值评估和相关认证机构,不少成果都无法转化为产品,白白浪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陈瑞爱说。

  因此,她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进一步修改的议案,建议新增“科技人员在民营科技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职称评定、成果评价与奖励等方面与国有单位技术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企业可以吸收本单位的科技、管理人员参股。科技成果持有人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实施转化的,其股份可以达到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中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实施转化的,其股份可以达到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五”等内容,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

  就在前不久,省政府重磅推出了2015年1号文——《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粤府1号文件”)。这是广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迄今最具普惠性、引导性的文件,12条政策从创新券补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和财政补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人才安居等方面,提出多个在国内首次探索实施的重大创新政策。

  据黄宁生介绍,其中的松绑性政策明确,赋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完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激励机制;同时,完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换个人奖励约定政策,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约定,可以进行股权确认。

  “引智”“培养”两条腿走路

  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胡春华指出,要把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解放科技生产力。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和空间;补齐我省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到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一线贡献聪明才智。

  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罗远芳在分组讨论中多次为人才发声。她用过去两年来一系列数据说明人才的重要性:2013年高校拥有国家创新群体120多个,约占总数的55%;2014年广东省高校牵头承担的千万元量级的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占全省总数的75%,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数占全省总数的64%……

  创新人才也让广东科技创新的“奇兵”——如深圳光启、华大基因、中科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以本地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破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成为广东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力量。

  罗远芳还特别提到自有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引智’和‘培养’两条腿走路。队伍建设要‘引育并举’——既要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而如何让人才队伍更加积极,更好地发挥战斗力?罗远芳呼吁,减少干预、减少各种报表和不合理财务管理制度的干扰,给高校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研究人员“松绑”,让他们潜心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此外,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尤其是给基础前沿、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稳定投入。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曹斯

  赵琦玉 叶洁纯 前方统筹 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