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 稳增长调结构撑全国

12.11.2015  11:0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着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创新要素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产业技术不断突破,经济发展率先进入新常态,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东使命▶▷加快创新发展,为全国提供支撑

对于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有一番精彩论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对于广东,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殷切期望:“广东是经济大省,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必须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走在前列,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这是在“三个定位 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下,对广东在创新驱动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也专门强调:“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

对于广东来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尤为迫切。

一方面,加快实现创新发展是广东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的必然选择。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领先优势逐步缩小,1979—2008年广东经济平均增速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但到2009—2014年间仅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近些年来,广东最早受到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冲击,同时长期以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供给条件不复存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任务更为艰巨,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唯有如此,才能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加快实现创新发展是广东实现产业升级、为全国优化经济结构增强支撑作用的内在要求。2008年以来,广东加快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至58.1%,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5.7%和48.1%;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新型平板显示、软件、半导体照明、生物、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多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我省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仍很突出,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依靠自主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占比仍然偏低。2014年,广东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正处于从要素和效率驱动发展阶段转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广东加快实现创新发展,摆脱产业发展的低端锁定状态,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广东实践▶▷改革走在前列,逐步形成创新激励环境

其实早在201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在以深化改革促进创新驱动的号角下,排头兵广东就迅速行动起来。2月2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吹响了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迅速展开了密集的专题调研。随后,广东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基础上,广东又推出了《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进一步明确未来三年我省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随后又陆续出台《广东省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全省创新驱动发展迈入新阶段。

事实上,在国家新一轮创新改革工作框架下,广东勇于争先,在行政审批、创新激励、金融服务、科技体制、人才教育、国际合作等领域率先开展改革探索,相关改革已走在前列,创新激励环境逐步形成。

早在2011年,广东就出台国内首部自主创新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2012年,广东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议共建知识产权示范省,引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日益提高。2014年12月,国家标准委批复广东省与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华南中心);广东省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标准化试点。

2014年6月,广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省市首次颁布实施的政策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创新试点有效开展,广州、深圳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深圳市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

而不断完善的金融创新服务,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机制。2011年,广东省“广佛莞地区”成为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有力地促进了促进高新技术领域融资发展,截至2014年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权利质押贷款分别增长13.9%、12.2%和44.8%,显著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科技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全省9家国家级高新区均设立了科技支行,针对科技创新企业“量身订做”金融产品,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支行覆盖率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广东创业投资也快速发展。广东是全国较早设立创业投资财政性引导资金的省份之一,并先后出台多项创投基金扶持政策。2014年,广东创业投资机构预计超过2800家,管理资本规模超过3500亿元,投资数量和金额均排在全国前列。

广东突破▶▷掌握核心技术技术自给率接近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汇聚。在“不拘一格降人才”方面,广东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佳话:2009年引进了由5个没有高级职称的年轻人组成的“光启团队”,目前该团队已申请专利2482项,占超材料领域全球专利的80%以上,基本完成超材料领域知识产区底层覆盖。

近年来,广东持续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对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发展和经济提质增效产生了积极效应。

产业技术突破方面,我省技术自给率由2010年的63.5%提高到2014年的70%,接近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正在逐渐摆脱产业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状况。同时,广东已在超材料、云计算集成与应用、干细胞、基因测序、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新型光电显示、数字音 视频 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核心关键技术。如广晟公司研制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拥有1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先后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主流商用标准,是我国自主技术标准化和全球化的典范;中兴通讯自主研发并提出的GoTa标准,是全球首个基于CD-MA技术的专业数字集群技术标准,目前该系统已在50多个国家规模应用。

产业创新发展方面,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546.1亿元,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均超过40%;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0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3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到目前为止,我省共有国内上市企业390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149家,均居全国首位。同时,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劲。广东省信息消费规模全国最大,2014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2.6万亿元,增长30%;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2400亿元,增长28%。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

国际创新合作方面,围绕国家对外政策,广东先后与德国、乌克兰、以色列、古巴等多个国家深入开展合作。而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广东也大力推进粤港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创新圈建设,已成为面向港澳、辐射泛珠的创新合作桥头堡和先行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地共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列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目前,示范区已成立了首个政府公益性“一试三证”培训机构,引进了国家食品安全(横琴)创新工程和星光中国芯物联网工程等两大国家级人才战略工程。随着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广东有望在国家对外创新合作战略发挥更大作用。

广东成效▶▷创新引领转型新常态下经济稳中有升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和全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广东不负重托,前三季度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质量的发展状况,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截至去年的最新统计,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位,R&D经费占GDP比重达2.4%,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地区)平均水平,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广东以创新驱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愈发清晰,创新对经济提质增效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态势日趋明显。

“前三季度广东经济发展比较稳健,但并非所有的领域、所有的行业发展都步调一致,传统产业发展比较缓慢,而新兴产业、先进产业发展较快,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如制造业继续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省统计局专家分析。今年前三季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447.66亿元,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01.59亿元,增长9.8%,增幅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8.1%和26.7%。

省科技厅介绍,今年初以来,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经济下行压力,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全省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三大行业利润增长较快。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反映了高技术制造业景气回暖、前景向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随着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产品、自动化控制、3D打印等智能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大大提升广东工业生产率。省科技厅介绍,上半年,全省围绕在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关键领域,重点打造一批科技“明珠”工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春江水暖鸭先知,最早感受到转型升级压力的广东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先行一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广东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与中科院联合创建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基础物理学领域两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惠州,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二期实验室(江门)等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省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建国家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深圳超算中心加快建设,中国(深圳)国家基因库预计年内投入使用……

除了重大创新平台,遍布全省的高新区使创新之火进一步呈燎原之势。上半年,全省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增至10家,省级高新区达到13家。全省高新区工业总产值10640.25亿元,增长7.68%。

专家指出,一个个汇聚科技创新优势资源的洼地在南粤形成,将进一步支撑带动广东创新型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在前列。

权威声音

当前,广东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核心是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我们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这是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是新阶段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抓好抓实。把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区域创新建设等工作要求和举措一项一项落到实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扎实的成效,努力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力争通过若干努力,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的主动力,使创新型经济成为广东经济的主体,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成效,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率先”,支撑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和用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重点要多管齐下培育更多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重点内容,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全链条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发展区域布局,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力争到2017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广东。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