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力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04.05.2017  10:12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一直努力以走在前列的姿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发前行。五年来,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改善人居环境等领域成绩喜人,百姓更有获得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希望广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从今天起,南方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报道,深入基层、系统展现广东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部署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召。

   落实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讲话精神,连续实施两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行动,坚持“靶向疗法”。

  2016年3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向全面小康。同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

  目前,广东正按照“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家里三口人,妻子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务工,每个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的工资,我自己在周边镇村帮人建房”,2017年4月12日,今年50来岁的茂名信宜市北界镇学地村村民陈孝林告诉记者,现在一年收入能达到4万元。

  而在四年前,陈孝林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他口中的“蔬菜基地”便是由珠海市帮扶单位在新一轮“双到”扶贫中引进到学地村的。

  2013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继续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并要求更加注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出台了《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及重点县(市)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三年间,我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到户、因人因地施策,如期高质量完成对20.9万贫困户、90.6万贫困人口、2571个相对贫困村和21个扶贫开发重点帮扶县的帮扶任务。

  在如期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后,2016年,省委省政府又启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的“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集全省之力,聚焦分散在14个地级市1.9万条村的70.8万相对贫困户、176.5万相对贫困人口,发起脱贫攻坚冲锋战。

  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的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2016年我省57.3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新时期脱贫攻坚部署实现良好开局。

   精准识别扶真贫▶▷

  确保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精准扶贫,必须做好识别贫困人口的工作,保证扶贫资源更精确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我省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贫困户和贫困村实行精准化帮扶,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广汽集团驻连州联西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夏强告诉记者,2013年初自己进驻联西村时,当地提供了一份360户贫困户名单。在数月入户走访中,夏强掌握了每个申报贫困户家庭的基本经济数据,最终确定315户符合帮扶标准。

  随后摸查315户贫困家庭经济数据,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将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个档案,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为每户贫困户制定可量化、看得见、落得实的具体措施。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专家陆汉文认为,在扶贫开发中,一些地方长期存在贫困人口漏出和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扶贫效果不明显等突出问题,面临精准识别难、精准施策难等困难。广东“双到”扶贫的一大亮点就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大数据落实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评估,同时通过“双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缺陷。“双到”扶贫正是广东贯彻精准扶贫理念的实践创新。

  2016年,我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为夯实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础,全省派出驻村工作队1.2万余个,2277名村第一书记和驻镇驻村工作队员4.1万余人,对贫困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对相对贫困人口的核查识别中,我省按照“两个全覆盖”,即逐户核查,不漏一户一人,逐项核查,不缺项漏项,实现整村全覆盖和相对贫困人口信息全覆盖。

  精准识别“找真贫”,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帮扶真扶贫▶▷

  四年投入346.13亿资金

  确定了谁是真贫,摸清了致贫原因,下一步就要落实精准脱贫。

  在新一轮“双到”扶贫中,广东把2571个贫困村和20.9万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帮扶目标和具体要求,分配落实到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中直驻穗单位、珠江三角洲7个经济发达市和贫困村贫困户所在市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全省国有企业、社会团体。三年期间,3599个帮扶单位共派出7986名干部驻村,定点定人定责因人因地分类施策。

  在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口帮扶的信宜市白石镇垌新村,2013年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培训南华李种植技术、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带动全村500余户村民参与,将村里原有的500余亩南华李种植产业扩大到1500余亩,并建立农产品交易中心,解决销路。

  依靠产业帮扶脱贫致富,是我省扶贫开发中坚持用发展解决贫困问题,主打特色产业帮扶“造血”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省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2.95亿元。至2015年底,帮扶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9220元,比2012年增长近2.6倍,超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90.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2571个相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的1.14万元提高到10.2万元,超过了“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5万元”的目标。同时我省还完成了“两不具备”移民搬迁3.8万户、16.8万人。

  在新时期脱贫攻坚开局之年,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因贫施策,按照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启动实施各类帮扶项目5.47万个,部分帮扶项目已初见成效,培训贫困劳动力38万人次,贫困人口新增就业6.1万人。

  2016年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用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投入总计143.1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7亿元,省级财政资金114.02亿元,市级财政资金23.13亿元,县级财政资金4.86亿元。

   协调发展担重任▶▷

  高标准帮扶对口四省区

  在做好本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广东始终按照“全面对接做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坚决完成好中央交给广东的对口帮扶任务”的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工作。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之初,广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扶贫协作,由广州对百色市、东莞对河池市开展扶贫协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广州、东莞分别累计投入帮扶财政资金2.58亿元、2.66亿元。2015年广西外出务工人员到广东省务工450多万人次,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劳务输出纯收入16亿元。

  2016年,根据中央部署,我省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关系调整。按照国家确定的新标准、新要求,我省主动作为,迅速向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派出六个扶贫协作工作组,实现全面对接,积极探索“脱贫共抓、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合作共赢,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对口扶贫协作向全面战略合作转变”的帮扶模式,全面扎实推进四省区对口帮扶协作,携手奔小康。

   ■来自一线

  珠海:“一主四化”主打产业帮扶

  80个贫困村、683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2.2万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仅7403元,人均纯收入仅2630元,这是珠海市在2013年新二轮“双到”扶贫中要啃下的“硬骨头”。根据部署,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阳春市,茂名电白、化州、信宜、高州五市(区)。

  信宜市北界镇学地村村民梁家凯便是贫困户之一。“家里一共三口人。自己是唯一的劳动力,但没有技术,老母亲80多岁了,还有个孩子”,梁家凯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想出去打工,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实在走不开。

  2013年11月,在珠海市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引导下,保亨利种养专业合作社进驻学地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蔬菜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梁锋告诉记者,蔬菜基地为村民带来了多种增收渠道,一是租用农户田地,每年每亩900元;二是聘请贫困户和村民在基地务工,采取绩效工资政策,每月能拿到1500元到1800元的工资。

  珠海市驻派驻信宜市帮扶工作组组长、信宜市副市长张华伟告诉记者,珠海市在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中,尤其重视发展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

  实现稳定脱贫的学地村,是珠海市新一轮“双到”扶贫开发中80个贫困村之一。在对口帮扶中,珠海市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坚持政府主导,搭建扶贫平台,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调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珠海特色的“一主四化”(即:政府主导、平台化、产业化、基地化、市场化)产业扶贫政策。

  根据统计,珠海市三年共投入帮扶资金约8.25亿元,平均每村约1032万元,累计建设各类扶贫开发项目5559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10.33万元,约是帮扶前的14倍;村民人均纯收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864元和9900元,约是帮扶前的2.7倍和3.8倍。

  南方日报记者 胡新科 发自茂名、广州 统筹:谢思佳 刘江涛 卢轶 谢庆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