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生走进马尔代夫送光明

23.02.2016  13:33

      ——实施白内障手术超百例,获得当地人民的信任和感谢

      2016年1月17日到28日,广东眼科专家医疗队远赴马尔代夫开展“光明行”义诊活动,为当地患者施行超过1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还向当地捐赠了价值37万美元的眼科设备。“感谢你们!感谢中国医生!”马尔代夫的白内障病人,为中国医生竖起了大拇指。就在医疗组离开的当天,还有不少患者来医院请中国医生为他们做手术。
      本次马尔代夫“光明行”项目由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承担,不仅能促进马尔代夫当地白内障医疗水平的提升,还对深化两国在卫生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我国的援助效益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首次到马尔代夫开展“光明行
      这是中国医生首次到马尔代夫开展“光明行”活动。胡鲁马累是马尔代夫的一个珊瑚岛。因海岛上阳光强烈等原因,岛上患白内障的居民比较多,居民要做白内障手术,必须长途跋涉乘船或者是乘坐水上飞机到首都的医院,非常不便。因此,许多白内障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
      医疗组一行10人于1月17日出发,随后抵达马尔代夫胡鲁马累医院。该医疗队由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王国红率领,其中的医务人员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医院。省卫生计生委为项目准备的眼科设备和配套耗材也已提前运抵手术医院。
      停电时打手电筒完成手术
      项目实施第一天,在亲眼目睹中国医生娴熟而高超的技术后,该院麻醉医生Nabi第二天就把妻子Delwara带来,请求广东医生为她患白内障的左眼做手术,术后复查视力发现,效果很好。Nabi既兴奋又“无奈”地对广东医生说:“你们给我带来新的烦恼,手术后我太太眼睛看得如此清晰,以后她要指挥我做家务了。”第三天,手术室护士长带她的妈妈赶来检查;护理部主任把她的爸爸也拉过来了。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200多名患者慕名而来。一位50多岁的渔夫在术后开心地告诉中国医生,他终于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捕的鱼了,“原来有这么大!
      16岁的花季少女Fathmath Inasha,双眼不幸都患了先天性白内障。小姑娘长得特别漂亮,被医生们称为“模特儿”。广东医生为她的两只眼睛都成功施行了手术。Inasha在术后第二天揭开纱布后,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蓝天白云,她开心地拉着每个中国医生合影,高兴地说:“感谢你们!感谢中国医生!
      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有惊险。1月23日,一台手术正在进行中,手术室突然停电。广东医生和护士临危不乱,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明,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至1月28日,中国广东医生共为马尔代夫共和国筛查白内障病人248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07例,圆满完成了任务。该院唯一的眼科医生Dr.Wohid在广东医生手把手的指导下,基本掌握了白内障筛查等相关技术。
      捐赠37万美元眼科设备
      根据2015年12月两国政府签署的备忘录,“光明行”活动结束后,医疗组将手术设备和耗材均捐赠给胡鲁马累医院,其中包括超声乳化仪、手术显微镜、电脑验光仪、A/B超机等眼科设备和人工晶体等配套耗材及药品等物资,价值总计37万美元。
      1月26日上午,在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先生陪同下,马尔代夫卫生部长Iruthisham Adam女士来到胡鲁马累医院看望了白内障术后病人,并为其中一名患者揭纱布。
      Iruthisham Adam女士向“光明行”全体医疗组成员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光明行”活动给马尔代夫人民带去的光明与希望,并希望两国政府今后会有更多卫生领域方面的交流合作,以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摘自2016年2月11日《南方日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