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28.08.2014  12:06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特点, 从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构建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2-2013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历年综合发展指数,探讨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历程,找出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提出进一步提高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增长质量  研究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一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广东工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业经济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广东经济整体运行。

  近年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社会各界逐步从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向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学术界有很多探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为:经济增长质量是指一个经济体在经济效益、经济潜力、经济增长方式、社会效益、环境等诸多品质方面表现出的与经济数量扩张路径的一致性、协调性。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体现了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增长潜能、稳定性、环境质量成本、竞争能力、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马建新,2006)。工业经济质量增长的内涵和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基本一致,但是有其独特性,一是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工业经济;二是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以经营效率为核心,要降低投入、提高产出,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益效率;三是工业经济内部有其特有的行业特点,根据不同的分类来探讨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四是工业经济增长和质量提高离不开科技创新,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五是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更为紧密,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

   一、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选取

  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了多个方面,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反应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历史演变情况,难以探讨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特点和动力机制。因此,根据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特点,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来衡量,即通过若干个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来反映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情况,包括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结合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简明性和动态性等原则,选取代表性指标21个,其中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标2个,经济效率指标6个,经济结构指标5个,科技创新指标4个,资源环境保护指标4个(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代表性指标

指标性质

经济增长稳定性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逆向指标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适度指标

经济效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正向指标

总资产贡献率(%)

正向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正向指标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

正向指标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正向指标

销售税金弹性系数

适度指标

经济结构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正向指标

民营工业产值占比(%)

正向指标

工业出口贡献率(%)

正向指标

产品销售率(%)

适度指标

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

逆向指标

科技创新

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

正向指标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

正向指标

专利授权量(个)

正向指标

新产品产值率(%)

正向指标

资源环境保护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逆向指标

单位工业产出污水排放量(万吨/亿元)

逆向指标

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吨/亿元)

逆向指标

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吨/亿元)

逆向指标

  注:以上指标均为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其中:经济增长波动系数=(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适度指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根据经验拟定合理波动范围为100-103;工业投资效果系数=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增加额/当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销售税金弹性系数=销售税金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销售税金=主要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弹性系数理想值拟定为1;产品销售率理想值拟定为100%;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采用21个地市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的离差系数表示。

  (二)模型选择

  熵值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各因素提供信息量的基础上计算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作为客观综合定权法,其主要根据各个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其基本计算原理如下:

  1.假设评价对象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有n个评价指标,包括m年的数据,可得到每年各个指标的评价指标统计值,其矩阵为:

  (  )

  2.由于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均有差异,所以为消除因量纲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要对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处理正向指标)

  (处理逆向指标)

  (处理适度指标,其中A是常数,为适度指标目标值)

  其中为第j项指标值,为第i项指标的最大值,为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为标准化值,不同类型的指标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值占该指标的比重:

  (  )

  4.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其中K为常数,,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5.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三)指标数据处理及计算

  1.数据采集及处理。本文根据2002-2013年《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工业统计年鉴》以及相关部门年鉴,获得原始数据,部分缺失数据通过SPSS11.0线性插值法进行处理,得到2002-2013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相关评价指标数值(主要年份指标数据见表2)。

表2  主要年份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值

评价指标(单位)

2002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0.32

-0.12

0.89

0.0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96.50

101.50

103.20

98.80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58940.00

86735.00

146609.00

182288.00

总资产贡献率(%)

9.17

11.29

15.63

14.53

成本费用利润率(%)

4.98

5.16

8.05

6.45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

3.77

3.37

4.42

3.49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15263.94

18923.53

31964.60

47018.79

销售税金弹性系数

0.61

1.05

2.11

1.40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30.40

32.90

26.60

26.70

民营工业产值占比(%)

16.08

22.51

28.64

42.51

工业出口贡献率(%)

41.68

40.88

30.99

29.20

产品销售率(%)

97.85

97.50

97.46

97.43

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

1.35

1.48

1.30

1.25

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

101.76

180.39

703.68

1237.48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

6.04

8.08

35.95

53.06

专利授权量(个)

8612.00

11518.00

56334.00

92717.00

新产品产值率(%)

7.78

9.84

14.02

16.47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12

1.08

0.75

0.60

单位工业产出污水排放量(万吨/亿元)

33.52

24.60

8.13

6.65

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吨/亿元)

218.61

135.30

43.02

28.54

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吨/亿元)

4688.87

3075.70

2373.29

2305.06

  2.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根据上述熵值法计算步骤,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见表3)。

表3    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类型

评价指标

权重(%)

权重排序

经济增长稳定性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3.6489

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3.7178

20

经济效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4.9485

9

总资产贡献率

4.3651

15

成本费用利润率

5.6171

3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

4.8964

11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5.4359

5

销售税金弹性系数

3.8566

18

经济结构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4.8594

12

民营工业产值占比

5.2614

7

工业出口贡献率

4.6439

13

产品销售率

5.6784

1

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

4.3725

14

科技创新

研究与发展(R&D)投入

5.5541

4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

5.4221

6

专利授权量

5.6744

2

新产品产值率

4.9089

10

资源环境保护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5.0496

8

单位工业产出污水排放量

4.1614

16

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

4.0938

17

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

3.8337

19

  

   二、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过程与结论

  (一)指标权重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在5%以上的有8个,分别是产品销售率、专利授权量、成本费用利润率、研究与发展(R&D)投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民营工业产值占比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权重在4%—5%之间的指标有9个,主要是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保护指标;权重在4%以下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销售税金弹性系数、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根据熵值法权重越大的指标影响越大的原理,可以发现2002-2013年间,对广东工业经济质量影响首位的指标是科技创新类,权重最大的前六项指标中有3项为科技类指标;其次是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指标,经济效率类指标较多,总权重达34.0%,经济结构类指标总权重为24.8%;经济增长稳定性和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影响相对较小,其总权重分别为7.4%和17.1%。这表明,随着广东工业经济增长,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改善,经济增长综合质量不断优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计算综合指数及结果分析

  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处理后的数值及其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历年综合发展指数:

  

  历年分类发展指数见表4,各项指标主要年份发展指数见表5。

表4  2002-2013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发展指数

年  份

经济增长稳定性

经济效率

经济结构

科技创新

资源环境保护

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

2002年

2.51

4.62

11.05

0.00

0.40

18.58

2003年

3.55

10.91

12.30

1.25

3.34

31.33

2004年

6.41

5.65

11.99

1.75

4.23

30.04

2005年

6.72

7.46

11.83

1.98

6.53

34.51

2006年

6.53

8.65

13.51

2.70

9.01

40.40

2007年

7.03

14.98

11.26

4.40

10.20

47.87

2008年

6.92

14.54

9.57

6.30

12.45

49.78

2009年

4.28

15.89

7.93

9.47

13.64

51.21

2010年

3.10

22.54

8.09

13.14

15.12

61.99

2011年

5.59

19.67

8.96

16.42

14.48

65.12

2012年

6.13

17.78

12.62

20.13

15.96

72.61

2013年

4.24

20.18

11.30

21.56

12.81

70.08

2013年比2002年提升

1.73

15.56

0.25

21.56

12.41

51.51

表5  主要年份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发展指数

评价指标

2002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1.68

3.00

0.00

2.5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0.83

3.72

3.10

1.69

全员劳动生产率

0.00

1.12

3.52

4.95

总资产贡献率

0.00

1.43

4.37

3.62

成本费用利润率

0.00

0.33

5.62

2.69

工业投资效果系数

1.84

0.27

4.36

0.73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0.00

0.63

2.86

5.44

销售税金弹性系数

2.78

3.68

1.82

2.75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2.89

4.78

0.00

0.08

民营工业产值占比

0.00

1.28

2.50

5.26

工业出口贡献率

3.73

3.49

0.53

0.00

产品销售率

1.80

1.62

1.61

1.59

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

2.64

0.65

3.45

4.37

研究与发展(R&D)投入

0.00

0.38

2.94

5.55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

0.00

0.23

3.45

5.42

专利授权量

0.00

0.20

3.22

5.67

新产品产值率

0.00

1.16

3.53

4.91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0.40

0.75

3.68

5.05

单位工业产出污水排放量

0.00

1.38

3.93

3.15

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

0.00

1.79

3.78

4.09

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

0.00

2.59

3.72

0.51

   

  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广东工业经济质量稳步增长,综合发展指数由2002年的18.58提高到2013年的70.08,提高51.51。分指标类型来看,提升较多的是科技创新类指标,其次是经济效益类指标,而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保护类指标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从其趋势图上可以看出,2005年之前有所波动,之后稳步提升,特别是2009年以后提高较快(见图1)

图1  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发展指数趋势图

  从经济增长稳定性类指标发展指数看(见图2),广东经济增长稳定性呈现波动中略有上升趋势,综合发展指数由2002年的2.51提高到2013年的4.24,提高1.73。此类指标在2004-2008年期间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在2009-2010年间逐步下降,2011年以后又稳步回升,这反映了广东工业生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有所下降,金融危机后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又逐步保持稳定增长。

图2  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稳定性类指标发展指数趋势图

  从经济效益类指标发展指数看,2002-2013年间广东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较多,综合发展指数由4.62上升到20.18。其中,除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和销售税金弹性系数发展指数略有下降外,其余四项指标都稳步上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发展指数提高最多,上升5.44。

  从经济结构类指标发展指数看,广东工业经济结构转变提升较慢,2002-2013年间综合发展指数仅提高0.25。其中,工业出口贡献率下降较大,发展指数下降3.73;民营工业产值占比发展指数上升较多,提高5.26;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发展指数从2004年开始稳步提高,区域工业经济差异呈缩小趋势。

  从科技创新类指标发展指数看,广东科技创新对工业经济质量的拉动最大,2002-2013年间综合发展指数提高21.56,占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提高量的41.9%。其中专利授权量发展指数提高最多,达5.67;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员数稳步增长,新产品产值率逐步提高。

  从资源环境保护类指标发展指数看(见图3),广东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逐步增强,2002-2013年间综合发展指数提高12.41。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发展情况较好,发展指数提高4.65;单位工业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发展指数在2010年以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到2013年分别下降了0.78和3.21。

图3  广东工业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类指标发展指数趋势图

  从发展阶段来看,11年间广东工业经济质量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2—2005年,属于初步增长阶段,广东工业逐步摆脱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模式,更加注重工业经济的效率,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综合效益指数为157.31,比2002年提高24.52。第二个阶段是2006-2009年,属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指数提高10.81,其中经济增长稳定性和经济结构类指标发展指数略有回落;科技创新类指标发展指数上升较快,提高6.77;经济效率和资源环境类指标发展指数稳步上升,分别提高7.24和4.63。第三个阶段是2010-2013年,属于稳步增长阶段,经济增长综合质量发展指数提高8.09,此阶段除了资源环境保护类指标略有下降外,其余各类指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提高最多的是科技创新类发展指数,上升8.42。从指标发展现状来看,2013年专利授权量、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研究与发展(R&D)投入和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发展指数位列代表性指标的前四位;发展指数最低的工业出口贡献率降到历史最低点,表明近年来广东工业出口存在下行压力。

   三、影响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分析

  根据熵值法计算的结果和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测度,通过分析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有利于抓住主要问题,促进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今后推动广东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路。

  (一)有利因素分析

  1.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率稳步提升。2002-2013年,广东经济效率发展指数提高15.56,占综合指数提高量的3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58940元/人·年提高到182288元/人·年,增长了209.3%;总资产贡献率由9.17%提高到14.53%;成本费用利润率由4.98%提高到6.45%。这些指标表明广东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逐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促进了劳动者收入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02年的15263.94元提高到2013年的47018.79元,提高了208.0%,劳动者报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增强员工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民营工业蓬勃发展,工业发展动力的内外协调性增强。近年来,广东民营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广东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2-2013年,广东民营工业产值占比发展指数提高5.26;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6.1%上升到42.5%,提高了26.4个百分点。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单位数达到26764个,民营工业总产值达到46621.3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674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比重为22.3%。从工业发展的动力来看,广东工业发展内源动力逐步增强,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内源经济比重为51.9%,比200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从工业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广东工业产品销售的外向依存度逐步降低,2013年工业内销产值达76654.15亿元,全年出口交货值仅占销售产值的28.3%,比2002年降低13.4个百分点。

  3.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从科技创新类指标发展指数来看,2002-2013年其各项指标都稳定增长,增长幅度排名都均在前8位。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从经费和人员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研发投入由101.76亿元上升到1237.48亿元,研发人员数由6.04万人上升到53.06万人;企业的专利授权量稳步增加,由8612个上升到92717个;新产品产值率由7.78%提高到16.47%,这些数据显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广东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2.32%,比2002年(1.34%)提高0.98个百分点,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政府不断出台各类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加大财政科技拨款额,鼓励企业进行研发资金投入,着重培养研发人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4.节能减排逐步显成效,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从资源环境保护类指标发展指数来看,其提高量占综合指数提高量的24.1%。其中,广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发展指数提高较快,特别是2004年以后稳步增长,2013年达5.05;从污染物排放来看,废气排放控制效果较好,2002-2013年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发展指数提高4.09。随着近年来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的推进,广东区域工业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由2002年的1.35下降到2013年的1.25,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十一五”期间,广东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共有40个产业转移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42.82亿元,税收194.85亿元。

  5.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广东工业经济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总量较大,工业经济行业门类比较齐全。2013年,广东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7426.26亿元,占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0%。广东工业行业包括了大部分工业经济行业类型,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和汽车制造业发展规模较大,占全国的比重较高。广东工业企业中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较多,管理水平较高,2013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50家工业企业收入达到24583.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1%;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32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其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3.7%;有7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部分产品产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较大,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生产彩色电视机6691.07万台,占全国比重为52.4%;手机77818.03,占全国比重为50.8%;微型电子计算机3613.96万台,占全国比重为10.7%;汽车254.26万辆,占全国比重为11.5%,其中轿车206.17万辆,占全国比重为17.0% [①]

  (二)制约因素分析

  1.工业经济增长稳定性有待提高,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需进一步加强。2002-2013年,广东经济增长波动较大,从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标发展指数来看,其提高量仅占综合指数提高量的3.4%。特别是2009-2010年,经济增长波动系数发展指数大幅降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也出现大幅波动,表明广东工业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一直是拉动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2002-2013年工业出口贡献率发展指数下降3.73,表明工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下降。特别是2006年以来,工业出口贡献率由43.0%下降到29.2%,降低了13.8个百分点。近年来虽然内需增长出现一定的加快势头,但是国内市场需求尚需要进一步拓展,广东工业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刺激国内市场需求。

  2.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的困难,生产经营的利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002-2013年,广东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稳步提高,但是部分效益指标发展并不理想,其中销售税金弹性系数发展指数由2002年的2.78下降到2013年的2.75;成本费用利润率发展指数由2010年的最高点5.62下降到2013年的2.69;总资产贡献率发展指数由2010年的最高点4.37下降到2013年的3.62。这些指标反映了广东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在2010年以后面临一些困难,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三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0%,增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5.7%,低于多数虚拟经济收益率。

  3.工业投资效果仍显不足,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近年来,广东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但增速仍需提高。2002-2013年,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发展指数下降1.11,这表明工业投资的力度仍显不足。新投产的大型工业项目不多,2013年全省新开工工业项目9908个,增长13.1%,其中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仅439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33个。与江苏、山东相比,广东工业投资总量不足江苏的四成,不到山东的一半。

  4.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不够,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广东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效果还未充分体现。2002-2013年,广东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发展系数下降2.81,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0.4%下降到26.7%;201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为13125.03亿元,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5万亿元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5.工业产品销售增长需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从反映工业产品销售的指标来看,2002-2013年产品销售率发展指数下降0.21,销售税金弹性系数发展指数下降0.03。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06859.59亿元,同比增长14.0%,低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4.7%)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交货值30205.44亿元,同比增长5.8%,出口增速回落影响工业产品销售的增长。

   四、进一步提高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目前,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着“三期叠加”的挑战,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要以稳定增长速度为基础,加快转型升级,释放市场需求;将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出口拉动为主逐步转变为出口、投资、消费共同拉动;将工业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将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提升转变为追求综合质量提升,从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结构合理性、经济效率优化性、经济发展协调性、资源环境保护性等方面,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1.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大力促进出口。广东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出口型企业较多,金融危机后部分企业由外销转内销,但是对出口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仍然占一定比重。因此要加大国外重点市场的开拓力度,抓住欧洲、北美市场有所回暖的机遇,深度开拓欧洲、北美市场,积极拓展东盟、中亚、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利用粤港澳合作的优势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比重,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

  2.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能,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内需。近几年,广东工业产品销售内需拉动为主,占7成以上,但是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仍不够强劲,内需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要把促进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既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解决没钱花的问题;也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有钱不敢花的问题;还要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解决有钱不愿花、没处花的问题,释放有效需求。珠三角要利用传统优势,发挥批发市场聚集地、交通物流集散地的功能,吸引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粤东西北地区要利用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加快发展战略的机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二)优化市场秩序和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

  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支持。一是要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服务职能,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二是要采用多种手段,加大对高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加大对高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尽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三是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培育资本和劳动力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使优质资源流入实体经济;加强劳动力培训和引进,帮助企业解决结构性用工困难的问题,规范企业用工方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东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调整优化行业结构,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推动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加快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认真落实《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落实园区建设所需的资金和配套设施,提高产业转移企业的盈利能力,利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优势互补,形成广东工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提升产品和技术结构,创新品种、提高质量、培育品牌,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提高广东工业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四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中新广州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等六大平台为载体,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培育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工业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改造。在增加政府研发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改造,对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进行税收减免,对企业技术改造带来的短期效益下降进行补贴,对企业进行研发所需的人才进行政策性的优惠和支持,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降低研发成本。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工业企业进行创新提供智力保障。广东的工业企业要想由“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智造”,作为智力来源的人才是关键,一直以来作为广东研发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如长三角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东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政府要注重帮助企业从硬件和软件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人才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双赢,才能促使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实现自主创新。三是加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近年来广东申请的专利量逐年增加,这表明我们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从科研成果到具体产品生产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同时要注重培育市场需求,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突破口,做好新产品的配套服务,加快培养新产品市场,提升新产品产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五)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政策,保障工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大力推行新能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广东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海洋工程等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广东的汽车产业要依托现有技术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升级改造,减少污染排放。在节能减排压力日趋增大的环境下,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是工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责任,一方面要尽量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布局,尽量引进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污染物处理,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的处理,尽量将污染物处理达标以后再排放。三是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对于已经产生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要尽快关停污染企业、升级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流、土地等,要通过系统性的手段进行治理,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 全国和广东工业产品产量数据为快报数。

 

 

                                                                                                                    课题组:广东省统计局工交处

                                                                                                                  撰  稿:邱国祥  王慧艳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到政务服务中心检查督导
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大力度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张硕辅主持中国广州政府
张硕辅温国辉到越秀区调研
坚持新发展理念 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为深入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政协举行十三届十三次常委会议
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于2020年1月8日召开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