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响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3年投516亿

27.03.2015  11:25

26日,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下称《计划》)正式印发出台,广东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据了解,2015—2017年,省财政统筹安排516亿元,集中支持工业转型升级。

计划》提出,通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粤东西北产业园区为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并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和工业绿色发展等5项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

计划》提出,到2017年末,我省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稳步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

看点1

组建重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新常态下,面对经济驱动引擎的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我省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计划》明确,力争至2017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16%,3年分别累计提高0.13%和6%。

其中,强化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受到高度重视。

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发挥创新骨干作用,实施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组建重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根据要求,工业企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在2017年要达2800家,比2014年末增加750家左右,并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另一方面,作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作用也不容忽视。《计划》要求,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其中包括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导作用,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后补助制度,引导中小微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购买技术服务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

此外,未来3年广东还将重点围绕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跨国企业等方面,完善工业创新体系,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看点2

未来3年工业技改投资累计将达9430亿

作为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将助广东重塑转型升级新优势。《计划》明确,至2017年末,力争全省3年累计引导2万家、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3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430亿元,拉动工业投资完成344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5%、16%左右。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认为:“技术改造不论对于企业还是国家来说都是大势所趋,不能无限制地占用土地和能源依靠外延扩张,而必须要靠提升内涵、调整结构,技改是重要的手段。”

据了解,我省将重点围绕引导企业扩产增效、推动企业设备更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攻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

其中,将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项目增加投资,引导企业重点投向优质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全面推行设备更新,普及现代制造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将着力通过实施“互联网+”战略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现有产业。通过实施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改造企业生产工艺和业务流程,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同时,扩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规模,推动一批传统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开展交流对接。到2017年末,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达500家,其中通过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2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