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智造强省 珠江西岸抱团出击
8月22日,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装洽会”)将在珠海开幕。在广东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迈向制造强省的过程中,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正抱团合作,联手打造广东先进装备制造区域品牌。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随装洽会采访团深入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和佛山市顺德区这“六市一区”了解到,各地在《中国制造2025》主攻领域均已形成较好基础,部分产品或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成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专家表示,西岸地区各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各有侧重,企业之间、公共技术平台之间的协同合作有较大空间,以“装洽会”为平台,“六市一区”有望进一步整合资源,良性互补,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装备制造成珠江西岸经济主要增长点
在西江出海口的珠海高栏港区,中海油正全力建设中国首个深水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目前,该基地一期已生产4个采油平台,二期将于年内建成,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在8月底举行的“装洽会”上,该公司将携最新产品和技术亮相。
不仅是中海油珠海公司,更多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将“抱团出击”,在“装洽会”集中展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发展成果,对外擦亮广东装备制造的区域品牌。目前各地已有超过150家企业参展。
据了解,“装洽会”设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智能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六大主题展区,这些均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点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各地在这些主攻领域已形成不少龙头项目和领先技术。珠海重点布局“海陆空”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如中航通飞已自主研发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年底完成总装;佛山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优势突出,如中南机械研制的“船用柴油共轨单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中山明阳风电是全省唯一百亿级“工作母机”企业,在风电、芯片、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江门围绕中车广东基地、富华重工等五大龙头完善产业链,其中中车基地今年产值预计达20亿元,城际轨道的一半订单来自珠三角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六市一区”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77亿元,同比增长9.6%;装备制造业投资451.2亿元,同比增长42.5%,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产业协同打造制造强省“主引擎”
目前,江门产业转移园恩平园整体引进佛山机械装备行业,共同分享包括“一汽-大众”等汽车制造龙头在内的装备制造“大蛋糕”。像这样的区域内部协同与产业合力正在珠江西岸形成。
从产业定位来看,“六市一区”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已具有资源整合与错位互补的基础。如江门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较发达,可以与佛山汽车制造形成互补;阳江以不锈钢产业为突破口,建设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提供优质原材料;肇庆则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高端电子装备等。
市场自发的合作也在出现。如中车珠海基地和江门基地将逐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有轨电车、城际轨道、地铁等领域形成完善的产业布局;珠海的启世机械相关产品已在格力、美的等知名制造企业中广泛应用。
先进装备制造的一些公共技术平台同样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比如,佛山广工大数控研究院可为珠江西岸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研发平台,珠海国家级海工装备与船舶材料质检中心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专业检测服务。
“‘六市一区’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全方位开展投资洽谈、贸易合作和技术交流,可以有的放矢地吸引到符合自身产业优势的项目,同时也能形成区域之间的错位发展和良性互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认为,这种协同效应有利于提升西岸装备制造产业的创新力、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网络化。(记者/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