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电商经营“标准化”

11.11.2015  18:46
原标题:广东推电商经营“标准化

  “双11”掀起节日般的网购热潮,也惹来了不少烦心事儿。货不对板、虚假降价、假冒伪劣、邮寄损坏等成为网友吐槽的焦点。

  “提升电商产品质量,迫切需要解决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标准体系建设滞后或缺失问题。”广东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获悉:广东已开始推广电商经营“标准化”,而首片试验田,就是位于粤东揭阳市、拥有3000多家淘宝网店的军埔电商村。这是广东省首次以标准明示、鉴证的方式,为电商经营活动“立规矩,树规范”。

  据2015年上半年的统计,全国网上零售额16459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广东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购物额等稳居全国首位,但三无、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产品等问题也最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客户投诉逾10万起,其中,广东省以13.8%的比例成为遭到投诉最多的省份。

  传统渠道销售的产品,外包装上都必须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厂址、原料等生产信息,尤其是生产过程所遵循的标准号,以便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后倒查。与此相比,网络销售的产品相关标识常常不完整、不规范,特别是没有明示生产标准,导致无据可依。

  这个问题,在全国闻名的“淘宝电商村”揭阳军埔村表现较为突出。该村490户家庭中,从事电商经营的已有458户,开设淘宝店超过3000多家,月交易额超过1亿元。不过,当地一位电商经营者告诉记者,村里的网店店主多是从农民转型而来,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他们的产品多停留在价廉质次的水平。

  经过调研,广东提出以此为试点,推行电商产品标准公示制度,将标准化作为推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9月21日,广东省电商产品标准明示和鉴证工作在军埔村正式启动。“根据电商产业‘线下’组织货源、‘线上’虚拟经营的特点,以及电商户量大面广的监管难点,将追溯产品质量源头为重点,带动全省电商企业参与标准明示和鉴证工作。”揭阳市质监局局长黄红辉表示。

  一个多月来,军埔村的淘宝店正慢慢被打上标准的印记。“我们店主要经营各类服饰。以前没有标准的概念。”一家淘宝店负责人说,现在我们要求生产厂家严格按相关标准生产,在出厂时都打上了标准号,而且都有委托第三方纺织服装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质量完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