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传媒业改革:创出新天地,融来万木春

10.01.2017  18:37

  1月9日,广东省宣传部长会议在广州召开,回顾总结2016年,研究部署2017年工作。“要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十九大这一主线,按照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强调。

  几天前,全国宣传部长推进媒体融合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成为与会中央和地方传媒单位的普遍共识。在人民网发布《2016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广东各种媒体类型的融合传播力遥遥领先。与北京、浙江、上海等处于第一方阵。

  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广东宣传文化战线“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缩影。无论是媒体融合、文化产业,还是文艺创作,“南方力量”都已成为文化传媒界的“强势力”。“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广东宣传文化战线,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勇于创新,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作出广东宣传人的贡献。”慎海雄说。

  体制革新与资本运作推动媒体融合

  “以往提起南方报业,大家最突出的印象是报纸好看,报道有深度。现在我们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享用‘南方’的新闻大餐,而且更有趣、更生动。”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莫高义说,全媒体是南方日报在创刊67周年推出的新举措。除了客户端, 还有南方杂志、南方网等4个平台深度融合。

  在羊城晚报“中央厨房”,指挥大屏上传递着各种新闻快讯、视频素材,报纸和网站的编辑一起值班,主报和金羊网等多平台载体在此一次生成,多渠道分发,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新闻发布。“我们试运行之后,有效地实现了新闻生产率的提升。”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表示。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参考”、深圳报业集团“读特”等一批新媒体平台陆续建成上线;广东广播电视台与扎客(ZAKER)合作打造的“触电频道”覆盖1.7亿用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都“并读”客户端安装量达到8000万……一批新平台新载体的涌现,不断提高了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广东是传媒大省。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公开出版报纸141种,期刊381种,广播频率148个,电视频道163个,备案网站67万家;拥有南方报业、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深圳报业等多家报业集团,也拥有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广东也是一个经济社会活力充足,但舆论环境高度复杂的地区。

  “媒体融合发展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有效宣传,在于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在于主流舆论阵地功能的彰显。”慎海雄说,当前正是传统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拓展和争夺用户的重要时间节点。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加快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提升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决定着媒体融合的成败。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平台相加,而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特别是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在体制机制上作出了大胆突破:重构传统媒体资源,成立南方财经传媒集团。

  该集团,聚集了21世纪报系以及南方经济科教频道、股市广播频率等媒体核心资源,大力发展集“媒体、数据、交易”为一体的专业财经全媒体和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建成和世界主流财经媒体比肩的专业财经全媒体,为全球金融信息服务提供“中国方案”。

  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还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平台支撑。继“南方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两只融资规模超百亿元的投资基金相继成立,为培育新媒体拳头产品,乃至大手笔整合媒体资源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持。

  与此同时,浦发银行与广东省委宣传部签署《“文化+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浦发银行将向广东文化企业及文化产业集团提供不低于人民币500亿元的意向性投融资额度。

  “此次合作最核心的创新点,是这些资金以股权的形式投入到企业,不需要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物和母公司或其他第三方企业担保等,对于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主的文化传媒等企业尤为有利。” 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说。

  新兴业态与“文化+”创新产业发展

  2016年12月22日,“广莱坞”南方影视中心落户广东佛山。该中心借鉴了世界电影产业基地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的概念,将建设集影视创作制作、技术研发、版权交易、成果展映、人才培养、影视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集聚中心。

  该中心由佛山市委市政府与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开创了省级与地市优质文化资源融合的新模式,共同提升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类似“广莱坞”的文化创新,广东十分娴熟。目前,广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健全的产业链条:广东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动漫网游、游艺游戏设备生产等优势产业集群领军全国,形成以珠三角为龙头,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648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目前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1万家,从业人员340多万(不含个体劳动者);动漫企业1000多家,产值近300亿元,约占全国的1/3;游戏产业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占全国总产值的70%、全球产值的20%,网络音乐、数字出版等产业也在全国遥遥领先。

  除了南方报业、羊城晚报、广东广电、广州日报、深圳报业、深圳广电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产业资源,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群。一大批明星动画制作企业纷纷涌现,漫友、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熊出没、巴啦啦小魔仙等一批本土动漫品牌家喻户晓。

  此外,广东还是国内最大的游艺游戏设备生产和演艺设备制造基地,年产值占全国4/5以上,仅广州(番禺)、中山出口额就占全球市场份额近一半。

  近年来,广东发挥互联网大省的优势,把发展“互联网+文化+”作为增创新优势、抢占制高点的突破口,大力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建设了一批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培育发展了一批网络文化产业基地。互联网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涌现了腾讯、网易、金山、扎客(ZAKER)、UC、YY等行业巨头。

  广东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新型业态迅速增长,跨界融合日益活跃。

  为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广东出台了《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强化“文化+”思维,旨在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消费、信息服务、教育、商业、建筑、体育等融合发展,拓展产业边界,提升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比如“文化+旅游”,就是以创建文化创意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在粤东西北地区支持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名镇、名街、名村,开辟“世界遗产游”“潮汕文化与滨海美食游”“客家文化与山水度假游”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文化观光游、体验游、休闲游蔚然成风

  同时,广东着力开展“文化+贸易”试点,在广州、深圳建设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其中广州版权贸易基地的综合性版权交易平台上线仅一年,交易额就突破40亿元。

  “文化+制造”则立足珠三角制造业发达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东莞唯美文化陶瓷有限公司着力研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陶瓷,成功实现流水线与手工串联生产,产品附加值提高10倍以上。

  “创新是广东发展之魂。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新经济形态的层出不穷,无不得益于创新。”慎海雄说,“十三五”期间,广东将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创新引领广东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精品工程与群众文化促进文艺繁荣

  2017年,“广东打工文学”题材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作品将分别在英国、日本、匈牙利三国出版;“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计划7月在中国美术馆亮相;电视剧《建军大业》、纪录片《铸梦新丝路》等将陆续推进……新一年,广东的文艺大件事不少。

  而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广东文艺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节点,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硕果累累:

  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电视剧《毛泽东》获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重大题材类优秀电视剧奖,大型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两次赴北京演出,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票房达2.95亿元,大型文献纪录片《大抗战》在央视纪录频道及国内多个卫视热播,创下多项播出纪录等。

  同时,广东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推动文艺家深入基层采风创作,推进深圳、东莞劳动者文学创作基地建设;创新文艺创作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剧本超市”建设,开展“中国梦”主题歌曲创作征集活动,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成绩,来自于文艺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也来自于有效的组织。整个2016年,广东文艺战线各项工作可谓全面爆发:1月,推进音乐创作生产座谈会,部署广东音乐振兴计划;2月,广东美术事业发展专题座谈会,传承弘扬岭南画派艺术精神,扎实推动美术强省建设;6月,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部署全省地方戏曲繁荣发展工作;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召开全省繁荣文艺创作经验交流会……

  成绩,也来于有效的文艺政策。一系列顶层设计,为繁荣发展广东省文艺事业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过去一年,广东省委办公厅以1号文件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为繁荣发展广东省文艺事业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艺术院团演出补贴制度、实施戏曲进校园和学生进剧场“双进”等措施;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广东音乐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推动音乐强省建设;广东省委宣传部印发《广东省“十三五”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进计划》,为文艺创作生产下达了“任务书”和“施工图”;等等。

  一面注重文艺“高精尖”,一面重视群众文化。2016年,“永远跟党走”——广东省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参赛合唱团队633支,共37021人,参赛歌手1536人,现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百台地方戏扶持发展计划”、“百家千场文艺讲座下基层”、“同饮一江水”全省打工者歌唱大赛、首届南国音乐花会、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等一批品牌活动,从南国这片文化热土茁壮生长。

  慎海雄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文艺创作、媒体融合发展、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全面创新,不断开创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