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政:运动员文化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省运会

06.06.2015  10:34
广东新政:运动员文化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省运会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广东在全国率先出新政:文化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省运会

   四肢头脑都发达 体育明星出学霸

  前有姚明、李娜,现在又有了苏炳添,近年来,体育明星不断用“学霸”事实冲击着人们对运动员的固有偏见,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他们更聪明了?还是更刻 苦了?羊城晚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体育尖子们往往天分过人,近年多重政策的支持和刺激不但为他们的天分发挥创造了条件,也激励着更多的体育人才全面发展。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王中亮 通讯员 卢健民

   先天条件

   顶尖运动员智商也高

  苏炳添2009年考入暨南大学,2013年因优秀的体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保送暨大研究生。对此暨大体育部主任李淑芬认为,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水平运 动员其实大多也有着过人的智力水平,“‘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纯粹是外界对运动员的误解,这个误解持续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消除,”李淑芬说,“其实,优秀 的运动员的理解力和悟性都要很高,因为专业运动不是靠肌肉发达就能做到顶尖,技术的钻研、技巧的打磨都是智力水平的体现。

  谈到运动员“学霸”,李淑芬认为不止是现在才有,过去也有,但过去的机会条件没有现在好,专业运动员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比如苏炳添的师兄师姐中就不 乏“学霸”——当年和李淑芬同为广东省乒乓球队队员的关珊,考入暨大国经贸系时成绩和普通生一样高,入学以后文化课成绩一直不错,英语不仅过了四六级,还 考了托福,后来去了美国。又如目前在香港执教乒乓球队的李静,当年也是暨大国经贸系的学生,因为不满足于在二沙岛训练基地上的课,自己频频骑着摩托车回暨 大本部上课,补充知识,而他后来也代表香港队获得了雅典奥运会男双亚军。

  现在国家和教育部门给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因而有天分的年轻人得到了发挥。“他们都很有天分,就是看怎么去挖掘开发,条件适合,他们自己又努力的话,就容易成才。”李淑芬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记者从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也了解到,运动成绩出色的体育明星们文化课往往更加出色,比如两届奥运冠军冼东妹,当年就是体校的“学霸”。老师们 解释,训练刻苦的孩子往往做什么事情都认真,读书也不会吊儿郎当。文化底子差,体育训练时对科学训练方法的理解力就差,想攀登运动巅峰,没有好的文化功底,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校条件

   高校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谈起这些体育生,傅京燕觉得他们非常不容易也非常优秀。“他们大多是10岁就离开父母进了体校或体工队,要独自面对严酷的训练、比赛的竞争、频繁的 伤病,还要独自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参赛,相比我教的普通大学生,体育生们明显地更坚强、开朗,相比老一代运动员,现在90后的孩子们对新事物比如计 算机、英语的学习能力又强很多,所以他们男生帅气,女生漂亮,都非常时尚健康。

  苏炳添和另一个田径类体育生都是暨大经济学院首次招收的体育特招研究生,傅京燕认为,现在高校为运动员提供的深造机会更多、层次更高,也在一定程度 上成就了一批运动员“学霸”。“他们自己也非常努力,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比较忧虑,”傅京燕说,“除了极少数体育明星外,大多数运动员退役后会选择 担任教练或到中小学担任体育老师,如果希望转型或有更好的前途,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据她了解,近年来,体育生转型的例子也不鲜见,在她的学生中,就 有转到公安系统、银行及海关工作的,出国的也越来越多,这都和他们的努力及选择机会的增多分不开。

   政策条件

   文化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省运会

  昨天,羊城晚报记者还探访了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这所学校是广东唯一一所省属竞技体校,是广东体育明星的摇篮,江嘉良、冼东妹、陈燮霞、陈小敏、傅海峰等明星运动员的中小学时代都在此度过。

  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教务科掌管广东体育未来之星的文化课教学,教务科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最近5年,小运动员们的文化课学习已经变得大不同。

  该负责人坦言,过去的确有不少小运动员甚至他们的教练都对文化课“不在乎”。转折发生在2010年3月,彼时,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一手抓运动成绩,一手抓文化课逐渐成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共识。

  这位负责人说,体育生文化底子差,训练又累,提起他们对文化课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让课堂更贴近体育生,老师的教案和在普通中小学不一样。 比方说物理和数学,教一个物理学、数学原理时,举例子往往会选用孩子们训练中碰到的事情。“铅球怎样投才远?要45度角斜上方抛,为什么这个角度会更 远?”从运动的角度切入知识点,孩子们的兴致就来了。

  2014年,广东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出台规定,把文化课成绩作为了参加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门槛。一张综合卷子,涵盖语数英三门知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次考不及格允许补考一次,再考不及格,今年8月在湛江举办的省运会就只能作壁上观了。

  猛抓体育生的文化课整整5年,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的老师们已经看到辛勤付出后的回报。今年,从体校毕业的孩子,98%考上了五年一贯制的体育 类大专,读完大专后,他们还有30%以上升入了本科,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这些名校都有体校毕业的学生。

   学霸”运动员 其实都很拼

   跑步学霸”专业课全A

  虽不是体育科班出身,却在2013年上海市大学生锦标赛1500米里跑出了4分30秒的成绩,名列前茅;一天要练习跑步至少2小时、跑足8000米,却在大一期末拿下专业课全A、绩点3.95的专业成绩……

  95后的江熹霖,是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大二的学生。

  夏天的时候5:30就起床去跑步、每天下午一下课就直奔操场跑圈,此外,江熹霖还是大一时的班长、还有校团委的工作要兼顾,高强度的训练加上理科课程高强度的作业量,让很多人都奇怪他如何撑得下来。

  “其实,我有时候挺努力的,”这个被戏称为“跑步学霸”的小伙子曝出了“秘籍”,“比如一到自习、上课我就关手机,全心沉浸在里面;再比如很多作业我确实来不及完成,那我就尽量搞懂各个知识点、各种原理,这样就算习题没有全部做完,知识也是掌握了的。

   踢足球也能上北大

  据媒体2013年报道,身高186cm的雅礼中学高三考生肖鲲,凭借着自己理科441分的卷面分和北大高水平运动员男子足球招生测试第一名的优秀成绩,顺利地敲开了名校的大门。

  肖鲲两岁半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踢足球,五岁半便开始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后,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习,他便迅速做出调整,即便是晚上训练完回家很累,他也会在适当的休息后再进行学习,填补自己的功课。足球练习两小时、课后学习三小时,训练、学习两不耽误。

  肖鲲参与的校足球队曾获得中国中学生足球杯第六名、北京杯国际中学生足球赛第四名的成绩。在球场上,他充当进攻的重要位置。“在学习时,我的状态其实也和球场一样,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