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榕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研结合促企业转型

17.05.2017  12:52

   ■揭阳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系列报道之特色实践成果

  去年以来,中央、省委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吹响了全面深化人才发展领域改革的号角。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政策吸引人才、搭建平台培养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为揭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科研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灵魂所在,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03年,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4年的发展,作为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创新平台,广东榕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为高层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揭阳市发展不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开启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定准课题挑人才,工作站效应凸显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谁赢得了领先的技术,谁就赢得市场。广东榕泰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新技术从而在市场抢得先机,至2016年底,广东榕泰总资产超41亿元,近3年研发投入近2亿元(每年均占销售额的4%以上)。

  广东榕泰是以氨基复合材料为主营产品的制造型企业,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如何使传统的氨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成为企业思考的课题。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根据发展需要,坚定“以用为本”,提出专题专项,真正让招收的博士后充分了解公司需求,发挥长处,有的放矢,早出成果。同时,公司聘请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有效发挥外部智慧作用,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科学、高效,为公司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有力保证,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广东榕泰还先后订立了《博士后招收制度》《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期考核及出站管理制度》《博士后科研激励机制》《博士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博士后生活福利待遇管理制度》,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有章可循,让博士后能安心科研、努力工作、早出成果、快出成果,顺利完成科研任务。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人才和项目优势互补

  自建站开始,广东榕泰就注重博士后人员的招收培养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和院企合作,实现人才和项目的优势互补。公司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并与其博士后流动站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沟通联系常态化,为工作站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近年来,公司先后招收了4名博士后,3名科技特派员,通过不断的技术交流与项目攻关,发挥科研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为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郭熙桃博士后以《SEBS、SEPS基环保型热塑性弹性体》为课题,协助研发“环保型高性能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树脂模塑料的制备”这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协助广东榕泰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宋旭琴博士后以《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为课题,研究了广东榕泰的产业链整合战略及其与组织结构、绩效的关系,对公司面临的整个行业、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产业链整合历程、整合战略等进行详细了解,帮助公司提高企业经营的成功率和绩效;梁文光博士后则主要研究企业社群品牌与品牌创新方面,参与公司品牌分析中心规划工作,为公司的产品开发、品牌塑造过程中制定精准的目标市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帮助榕泰公司建立市场的先发优势。

  杨明山博士和黄文迎博士作为公司的科技特派员,一方面成功改造了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使其通过了国家评审,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也成为国内新材料重要的研发平台,特别是在氨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转变方面实现突破,为公司带来革命性的成果;另一方面,结合公司在快速发展中对培养和引进化工新材料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对企业原有的年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一支由国内外数位博士、专家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开发了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极大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李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