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进校园点燃激情

27.04.2015  11:53


学生们好奇地观看演员化妆。


精彩的演出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林翔 摄)


汉剧小演员的表演精彩纷呈

  ●记者  郑炜梅

  25日,广东汉剧走进东山中学,用“课堂+演出”的形式给东山中学的学生们带去了一场精彩的汉剧课,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称赞。

  “这个太让人惊艳了吧!”、“汉剧真是一门多变的艺术”……25日,在广东汉剧走进东山中学的现场,学生们在看完汉剧演员的化妆、表演后发出了阵阵惊叹声,大呼惊艳和长知识。“在没有看过演员化妆之前,我一直以为汉剧演员脸上戴的是脸谱,现在看了之后才知道非常不容易,”正在读高一的古柳婷在了解到可以观看演员们化妆的过程后,早早来到现场观看,并全程用手机记录下全过程回家给爸妈分享。

  这边厢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化妆,那边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副院长徐青也准备“开讲”。15:30准时开讲后,他用幽默的语言向现场的千余名学生讲述了汉剧的形成、发展,精彩的讲述迎来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在精彩讲述过程中,汉剧演员们先后登台表演不同的剧目,生动展示生、旦、丑、公、婆、净等不同行当的区别与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看到演员们台前幕后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汉剧也与时俱进推出了汉调音乐剧、汉歌等具有现代时代气息的作品。在生动的课堂讲解后,25日晚,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特地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现代歌曲《盛世欢腾》、汉调音乐剧《梦@时代·云端之上》等十余个节目悉数登场,尽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汉剧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台前幕后演员们的形象变化大,而且唱腔变化也很大,有机会我还会来听。”学生朱燕君说。

  剧院走进学校聚人气,学校用演出丰富学生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在25日的“汉剧狂欢”后,剧院和学校都对演出效果点了个赞。“我校成立了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专项工作小组、客家文化研习社,积极组织活动、演出等,将客家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次用‘课堂+演出’形式在演完之后很多学生都和我反馈说特别好看,这也说明学生喜欢这样的节目,以后我们也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东山中学的校长安国强说。与此同时,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副院长徐青说,“通过这样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广东汉剧,乃至客家传统文化,让他们走出梅州后能说出广东汉剧是梅州代表之一,那我们就成功了。” 同时,他还告诉记者,在今后广东汉剧将继续进我市大中专院校和各县(市、区)中小学,用讲课、表演、分发教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客家传统文化,了解广东汉剧。

  链 接

  汉剧的行当角色分工严谨细腻,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和艺术特点的异同,分为生(小生)、旦、、丑、公(老生)、婆、红净、乌净七大行。

  小生主要扮演青、壮年男子角色,身段稳重大方,动作文雅潇洒;旦行主要扮演青年、中年妇女的角色,表演以身段和水袖功夫见长;丑行扮演各种滑稽诙谐的人物,动作夸张,常走矮步或单腿移步;公行又称老生、须生,扮演中老年的角色,仪态庄重大方,声音浑厚;婆行又称老旦、老妈,扮演老年妇女角色;乌净行又称乌面、大花脸,既扮演英雄豪杰,也扮演权奸神怪,嗓音威猛粗犷,表演多用大动作;红净行又称红面,扮演英雄豪杰,以原嗓与假嗓结合发声唱腔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表演要求龙行虎步,器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