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感上升趋势正在减缓 省疾控中心:仍需持续关注

20.01.2018  12:35
寒潮袭来,感冒儿童增加。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寒潮袭来,感冒儿童增加。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记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目前广东全省流感流行水平上升趋势正在减缓。

  疾控专家同时提醒,由于广东流感历年主要流行高峰出现在3~7月,因此市民对流感情况仍需持续关注。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专家建议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及早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减少重症的发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梁宁

  疫情:

  全省流感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整体的流感流行水平明显高于往年,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强度最大的一次。我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发现影响流感病毒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的变异。

  广东专家对本省流感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发现,全省流感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绝大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为主。

  而最近一周的流感监测数据也显示,广东全省已呈现流感流行水平上升趋势减缓的迹象。疾控专家预测,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本次季节性高峰将出现回落。

  专家同时提醒,由于本省流感历年主要流行高峰出现在3~7月,因此对流感情况仍然需要持续关注。

  预防:

  今年流感疫苗可防3型别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这是广东疾控专家不断的呼吁之声。不过,今年冬季流感流行,有点特别的是,部分市民表示接种过流感疫苗却依然“中招”。

  对此,省疾控中心专家解释,今年冬季,我国许多地区包括广东在内,流感流行的优势病毒为乙型流感的Yamagata系,而今年采用的流感三价疫苗因不包含这一型别的成分,所以疫苗对这一型别不具有保护力。

  原来,流感病毒很易变异,针对这一特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预测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的流行株是什么,并就此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全球各国的疫苗企业则根据WHO的预测结果生产当年的流感疫苗。在大多数年份,流感疫苗与流感流行毒株的匹配较好,具有良好的保护力。

  既然今年的流感三价疫苗与流行的乙型流感的Yamagata系毒株不匹配,那还需要接种疫苗吗?“十分必要!”疾控专家回答。

  疾控专家介绍,广东常年有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而不同时期是由不同的亚型作为主导。例如:去年3~8月是甲型H3N2,进入11月就由B(Yamagata)成为主导。目前广东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别除了乙型流感的Yamagata系,还有甲型流感(包括H3N2和H1N1)和乙型流感Victoria系,后三种型别的流感正是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所针对预防的,所以疫苗接种是十分必要的。

  疾控专家解释,不是得过流感就不会再得,因为亚型不同,抗体不同,而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不同亚型流感病毒感染。

  治疗:

  48小时之内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针对流感治疗提出详细方案。方案指出,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省疾控专家强调,抗病毒药物不能自行购买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也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其他水杨酸制剂。

  老人、儿童患上流感,家居治流感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而妊娠中晚期女性患上流感,慢阴肺、慢性肾功不全等基础病患者因流感而病情加重,医生诊断是重症或危重流感,流感伴器官功能障碍,这四大情况有一条或以上的,建议住院治疗。

  特别提醒:

  药物预防不可替代

  流感疫苗接种

  疾控专家表示,按照广东省历史监测数据,广东的主要流行高峰出现在3~7月。为了降低特殊人群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此外,由于6月龄以下婴儿没有流感疫苗可以使用,建议家有6月龄以下宝宝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至于能否用药物预防代替疫苗接种,疾控专家表示“不可以替代”。

  药物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除了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疾控专家还提醒市民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和通风。若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症状,应佩戴口罩,防止传给其他家庭成员,同时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去人多拥挤、空气混浊的场所;若症状持续发展则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