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广东消防构建“实战化”灭火救援体系

29.05.2014  12:17

3年抢救遇险群众6.8万余人,保全财产284亿










      消防实战化训练,指要紧贴灭火救援实际任务要求,设置训练科目及内容,并通过严格的训练与考评机制,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练兵机制,做到战训一致,防止训战脱节,确保战斗力持续提升。其本质是“实”、核心是“战”、关键是“化”。

      公安部消防局推广广东消防经验

      粤消防实战化水平

      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是全国人口和经济大省,火灾事故多、防控压力大、灭火救援任务重,在传统练兵模式下,专业化、模拟化、基地化训练还存在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2010年以来,在公安部消防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立足于广东实际,聚焦实战需求,探索建立了“例操”制度、“两评一演练”、基地模拟化、日常实战化训练和作战编成调度体系,有效提升了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实战化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公安部消防局向全国推广广东经验。

      120个任务点的“任务库” 立足于“实”,灾怎么救兵就怎么练

      据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王郭社介绍,消防官兵以“火场”为背景设置训练科目,将日常实战化训练划分为初起、发展、下降三个阶段,整个训练由120个任务点的“任务库”构成,训练任务点不设具体操作规程,只设完成标准时间和评判细则,在符合实战要求的前提下,官兵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不作限制,训练标准时间只是参考,注重的是官兵体能、技能、战术、装备和信息手段的综合应用,抓住了官兵实战能力提升的核心,真正做到练为战。

      日常实战化训练所需4辆消防车和38类器材均为执勤中队常规配备,不需重新购置和投入。训练场地和设施设置机动、标准不高,可充分利用训练塔、模拟设施、营房建筑和重点单位灵活开展。据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王郭社介绍,全省消防部队立足“还原火场”,拓展训练思路,探索建立了整建制中队日常实战化训练模式,有效解决训战脱节等问题,提升基层部队初战制胜能力。

      7580名基层官兵参加真火等模拟训练

      省消防总队借鉴国外和港澳台20类模拟训练设施的深度应用,制定真火扑救、烟热搜索、巷道救生等120个模拟训练科目和考核标准。目前,全省285名总队和支队级指挥员、7580名基层官兵参加了真火等模拟训练,有效提升了官兵实战指挥和临机处置能力。

      投入3500多万元升级改造模拟训练设施装备

      日常实战化会操考评突出“随机性”和“全员性”,建立建制中队人员、装备和训练设施“信息库”,利用视频会议系统随机抽取参考单位,有效确保了全员普训普考工作的落实。制定基地模拟实战化训练保障规定,组建46人训管服务团队,强化日常维保经费保障,先后投入3500多万元升级改造模拟训练设施、增购教学器材装备,与4个专业公司签订日常维保合同,建立健全了基地模拟化训练长效保障机制。

      3年抢救遇险群众6.8万余人,保全财产284亿

      省政府为消防总队记集体一等功

      2010年以来,全省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30万次,抢救遇险群众6.8万余人,挽救财产价值284亿多元,先后成功扑救惠州“7·11”中海油火灾、东莞“4·9”建晖纸厂火灾和抗击超强台风“尤特”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在消防官兵开展抗洪抢险战斗的情况报告上批示:“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大官兵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民为民的壮丽凯歌。”省政府为消防总队记集体一等功。

      广东强降雨灾害救援暴雨袭南粤 消防官兵架起生命之桥

      2014年5月中旬,暴雨侵袭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造成道路瘫痪、河流地带严重积水,多地群众被洪水围困。广东消防官兵闻警而动,主动出击,激流中架起生命之桥解救被困群众。16日,惠州各地普降暴雨,惠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出动官兵1531名,抢救被困人员273名,疏散群众1869名。17日,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遭受连续暴雨袭击,水位上涨,2名工人驾铲车在渡河途中被困,消防官兵携带救援物品横渡过去,将被困者救出。20日,深圳暴雨,多处出现较大的险情,当地消防官兵接到多个报警电话,几乎整天奔跑在抢险救援一线。

      莞惠城际轻轨隧道火灾28名被困工人成功救出

      2013年9月24日16时,东莞市松山湖大道景田加油站对面的莞惠城际轻轨隧道施工地发生火灾,28名正在地下30多米处施工的隧道工人被困。东莞市10个消防中队108名消防官兵前往营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最终将被困工人全部救出。

      汕头“尤特”超强台风出动上万人次警力凫水救老弱

      受2013年第11号超强台风“尤特”的影响,2013年8月17日下午开始,汕头市潮南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灾情来势猛、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导致全区江河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并引发多处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房屋倒塌,多处堤段出现漫堤,许多镇普遍出现严重内涝,省消防总队第一时间调集力量参与灾害救援,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1071起,出动警力12445人次,出动车辆991辆次、冲锋舟2600次,抢救被困人员2483人,疏散被困人员30540人,抢救财产价值6340多万元。

      东莞建晖纸业公司火灾鏖战140小时保20余亿元生产设备

      2012年4月9日4时31分,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突发大火,19万平方米的厂区顿成一片火海,火灾扑救的难度前所未有。危急关头,6个支队、133辆消防车、2艘消防船、640多名消防官兵投入战斗。参战官兵顶着建筑坍塌的危险,与火魔鏖战六天六夜,成功保住了20多亿元的生产线,用科学的战法、过人的智慧和持久的战斗力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大空间灭火成功战例。

      向消防的投入就是向人民群众的投入

      广东消防灭火救援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全省各地逐年加大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城乡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装备建设工作,灭火救援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的消防装备经费就达33.56亿元,新购消防车899辆、器材62件(套)。针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省财政投入3.438亿元,启动3轮向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消防装备扶持计划,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消防装备“脱胎换骨”。

      小微型救援队让初起火灾化险为夷

      组建国家级专业救援队伍,组建地震救援队、石油化工等类型专业队,提升灭火救援专业化水平。广州、深圳组建地铁隧道、石油化工、高层和地下建筑专业消防站,佛山组建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水域救援专业消防站,惠州、湛江、茂名组建石油化工专业消防站,其他地市结合事故灾害特点组建专业消防站。与此同时,针对广东实际,大力推行小型、微型救援队和消防站的建设。珠三角地区实现了“镇有专职队、村有志愿队”,其他地区实现了一镇(街)一专职(志愿)消防队。

      精良消防器材装备与勇猛消防铁军相得益彰

      消防官兵灭火救援技能的展示得益于精良的消防器材装备。各地客观评价装备建设和作战能力,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党委政府,推动进一步加强消防装备和执勤能力建设。

      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根据实际需要,购置了百米举高消防车、850吨排水量亚洲第一消防船、大功率供水车组等精良装备。消防官兵还自主研发了消防无人侦察救援飞行器,为灭火救援工作插上了“翅膀”。

      战区制将全省划分为八大战区

      推行“战区制”指挥,将全省划分为八大战区(广佛区、深莞惠区、珠中江区、潮汕揭尾区、梅河区、茂湛阳区、云肇区和韶清区),提升部队协调作战能力;推行“网格化”指挥,划分大、中、小三个“网格”,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就近调集足够灭火的救援力量和器材装备。

      建立编成式作战模式,设立五个火警等级和四个应急救援警情等级,明确不同类型灾害事故调集的编队和车辆类型、数量;建立跨区域力量调度模式,开发“一键式”调度软件,加强跨区域增援力量调配,确保战斗力量和火场供给充足。

      “消防云”推动海量数据深度融合

      优化应急联动机制,与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地震、洪涝灾害等资源共享、定期交流和灾害预警“大数据”共享机制。建立统一调度指挥体系,依托各级政府应急办,建立应急协调机构,将专业救援队纳入统一调度体系,将消防志愿者纳入社会动员体系,一些地方还将消防救援纳入“数字大城管”系统,实现统一调度指挥。

      建强信息化作战指挥平台,建成省、市级两级指挥中心,建立集地面站、动中通、静中通、便携站为一体的卫星通信系统,自行研发应用灭火救援辅助决策平台,构筑了固移结合、空地相连的立体式网络。启动全省消防部队“消防基础云规划”,推动海量数据深度融合。

      专题撰文:

      高罡 崔刚 徐红锋 伍文彪 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