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加快工业智能化服务化定制化升级

14.06.2016  04:32

6月8日,“新常态下新趋势”之“工业产业分化趋势”专题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作为“新常态下新趋势”第三场座谈会,活动由广东省经信委、南方日报社主办,以“广东省工业产业分化趋势研究——新常态下工业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析我省工业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端化不断演进的原因,探讨工业产业分化未来趋势和应对策略,并为广东如何从中抓住“十三五”发展机遇献计献策。

与会专家表示,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市场环境、技术进步、要素条件、资本积累等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我省工业产业出现了分化的现象,这使得不少企业必须转型,也带来了机遇。比如可以与创新驱动战略相结合,推动产业从高端向顶端转化;找到推动粤东西北发展的产业增长点;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使我省经济由“外向型”向主动“向外型”转变。建议接下来我省要针对不同产业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分,利用“互联网+”等加速智能化、服务化、定制化发展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唐柳雯

不是速度慢的就要淘汰

有工业开始就有分化,有快就有慢,这是必然要来的。但是在适应过程中,不能简单说哪些速度快,就要重点支持;速度慢的就要淘汰”。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授陈鸿宇表示,《广东省工业产业分化趋势研究》将制造业按照31个大类来分,根据2012年—2015年各行业发展情况,高速、中速、低速增长的行业分别有9个、14个和8个。但实际上每一个大类下还有很多细分,利润、目标市场、就业、进出口拉动等各方面,再细分下去,更加有价值。“不能说某个产业是夕阳产业就要压制,就要搬走,一定要进一步细分。比如家具行业总体慢,但是定制这一块可能就是高速。”他说。

而谈到产业分化的原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表示:“产业分化是内因、外因、政府顺势而为、本地产业特色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解释,内因上有收入效应和技术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对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同,需求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利润率高资本就会进入,产业就会扩大。技术上来看,不同的行业并不是同步增长,有些行业因为技术突破出现率先增长。

同时他提到,如果放在地区,就跟禀赋等外部因素有关,包括劳动力等,因为不同地域的比较优势而发生变化,影响产业发展。以广东为例,随着成本、行业标准都在上升,对于传统行业有压缩效应,就会转移到要素成本比较低的地方,产业就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同时,政府政策的顺势而为会推动这种演变过程,加速产业分化的过程。

注重定制化和互联网+

不过广东的产业分化趋势不能完全用一般经济学理论解释。”座谈会现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祁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解释,广东的主要产业有很强的外向型色彩。同时,广东产业和服务业联系紧密。

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高怡冰认为,在产业分化趋势中广东转型升级主要面临着三大机遇。“首先,可以与创新驱动战略相结合。”他认为,转型升级必然会伴随产业分化。产业分化趋势可推动产业从高端向顶端转化。目前,我省已出现了一些站在全球产业链高端的企业,例如华为、中兴,如何培育其突破性创新能力,是下一步的重要议题。此外,他还提到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生产服务业的,一些企业已经有意识向生产服务业延伸,这一方面也要积极扶持”。

关于服务化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所谷雨博士表示认同,“比如家电行业会细化出设计,很多产业可以把生产服务业这个环节更加细化。”另外,关于产业新模式,他认为:“一个是互联网+,另一个是定制化,附加值增长比较快,纺织服装家电家具陶瓷建材,定制化非常明显,很多企业转向这方面,产业应用上能够做大规模的应用,这方面可以更多考虑。”

对此,陈鸿宇则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强调:“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要放在补短板,具体来说要做到‘三化’——互联网化、服务化和智能化。”他认为,“新业态比新产业更加重要,特别是互联网化的新业态。同时,服务化转变能够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和速度。

关于智能化转变,谷雨表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转型有自己的办法,通过装备技术上进行一些突破和改进,虽然产品技术没法做很大突破,但是工艺技术可以突破,比如说机器人应用。”有些企业采用的机器人成本已经可以控制在产业化应用的范围了,值得更广地应用。

祁军则进一步表示,未来10年,工业会走向少人化。他指出,所谓“机器换人”可表述为“机器补人”,“如果企业在未来10年不利用机器人等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很难生存”。

粤东西北也应创新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板块值得政府关注。”祁军指出,该板块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产业链在广东省内的企业”。他表示,该类企业原材料、加工等链条扎根广东,不能简单腾笼换鸟,而是要依托原来的产业集聚实现转型升级。“在广东境内产业链较长的企业,往往需要政府更大的支持”。

对此,赵细康以广东计算机通信和设备制造业为例,“这个行业体量占了广东全省工业接近四分之一,在全国来看都占了百分之二到三,是全球行业的大的集聚地,虽然利润率不是很高,但也在扩张,这是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对此,赵细康解释,这是行业的关联效应、集聚效应在起作用,由于需要产业配套,对上下游有很多需求,虽然利润率不高,但是由于集聚效应,整个产业还是在扩张。像广东有些产业就非常有特色,值得重点关注。”

陈鸿宇还提到,对于产业梯度转移,要考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人文因素三个维度,资源有吸引力、管理有能力、市场有压力等几个因素都要具备,不能简单定义发展水平高低。粤东西北也应该创新驱动,也可以发展高端产业。

对此,高怡冰认为,结合产业分化趋势,能找到推动粤东西北发展的产业增长点,这是产业分化带来的第二大机遇。“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是产业分化的不平衡,但并不是每个市的产业分化趋势都是一样的,有些和全省的趋势是相反的。”他认为,产业分化的不均衡恰恰是产业转移的动力。推动珠三角的企业转移到粤东西北地区,可构建一体化的分布体系,打通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产业、人才、技术链条。

对此,广东省经信委园区处黄鹏认为,首先应是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用好、用活有形之手。比如,通过规划先行等措施,为企业传递产业信息,通过政策激励、氛围营造,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同时,通过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等,实现错位发展。

高怡冰指出,产业分化带来的第三大机遇在于,可以将产业分化趋势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使我省经济由“外向型”向“向外型”转变。具体而言,就是主动向外,不仅输出产品,而且输出产能。“在产业分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望带动这一部分产能随着‘一带一路’走到国外去”。

地市经验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政府做好服务很重要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增长比较快,2015年底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速17.4%,GDP比重从2011年的28.2%提高到2015年的40%。”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科员周后宏表示,其中政府积极发挥政策推动作用,顺势而为。深圳较早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等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配套政策和创新路线图,以及顶层设计规划,并配套财政资金,对企业进行支持。

同时,深圳已经实现‘三个90%’,即90%研发机构在企业,90%研发人员在企业,90%发明专利在企业。”他表示,充分尊重市场,在创新过程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于产业发展十分重要。政府主要做好优化行政服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人才、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引进海外人才团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好的支撑。包括人才住房补贴和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方面,比较早建设超算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撑。

对此,广州市工信委副巡视员李丹戎介绍,下一步广州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创建一到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我们还要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推动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建设”。同时,李丹戎表示,广州将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建设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周后宏进一步补充表示,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也很重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在于简单体量上对经济的贡献,还在于对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带动发展,包括人才溢出效应,并由此创造更多的创新企业。

发展智能装备为工业插上“翅膀

同时,李丹戎表示,广州的传统产业历来比较发达,但目前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节点。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汽车、电子、石化等传统支撑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今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其透露,后续广州还将出台系列政策,扶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而怎样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让“智造”为工业插上翅膀呢?据佛山市顺德区经科局李敏莉介绍,顺德正在大力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同时,也支持本地大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比如美的拟收购德国库卡30%以上股份,有望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目前正在谈判”。她介绍,顺德还引入了一些机器人企业,鼓励他们与顺德企业合作,“希望通过引入这些项目壮大顺德机器人产业发展”。

最后,李敏莉介绍,顺德正着力打造一系列平台,比如打造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打造一些公共服务平台,比如‘两化’融合创新中心等”。

行业反响

自主研发创新驱动

我们通过筑牢核心技术研发载体实施创新驱动,成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全国各个行业1000多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比中,我们排第12名,处在前1%的梯队里”。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助、部长欧阳惠芳以汽车行业为例,“近5到10年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广汽传祺生产一次合格率达到90%。‘十三五’还要举集团之力打造自主品牌”。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必须加快自主研发拥抱新业态。”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宇阳如此形容当下产业发展,“作为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家电产业两极分化趋势十分明显,‘十二五’期间家电行业增长17.6%,‘十三五’预计这种高速增长已不会是一种常态。

他表示,一些劳动密集型没有自主技术的小企业在加速淘汰,由于互联网技术、智能化等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带来了新一轮产业分化,传统企业要积极拥抱新业态,利用互联网适应与客户更加快捷地交互,并加大自主研发,才能更好发展。

而广东省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晓民举例表示认同,“手机行业也是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一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大生产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一些中小品牌,包括代工厂,却体验到了生存的危机。

他建议,电子行业应更多考虑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改革,依托好“互联网+”等新业态,用大数据、云计算来再造企业基因。“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扎实做好电视、手机。因为社会上有一大批消费者愿意为好的服务、好的产品买单”。

加快布局高端服务业

同时,欧阳惠芳表示,借助互联网,还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发展,制造业正在向服务化积极转型。“单纯的整车制造已经不能代表广汽了,汽车后市场以服务为中心的趋势特别突出。我们已成为全产业链完整的汽车企业之一,涵盖了研发、汽车销售、保险、金融等服务,加快布局高端服务业。”他说。

如果没有内容,我们只能卖低端产品。”对此,创维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部广州研究所所长丁宏认为,要将内容服务做好,积极向互联网企业转型,才能向高端迈进。

而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助理张靖怡则表示,利用定制服务和柔性化生产,低速成长也能冲出“黑马”。“以家具行业为例,近年来虽然处于低速成长,但是定制家具成长很快。过去主要以销售标准化产品为主,款式和尺寸都是既定的,厂家大批量统一规格的生产,没有办法让消费者随意挑选尺寸和款式。通过信息化系统和柔性化生产的定制化产品,能够调和定制和大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供给”。

她提到,年轻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倾向于个性化产品,建议企业要积极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满足消费者对丰富产品便捷选择的需求,推动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