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智囊团”换届 人数减半瞄准高精尖

15.10.2015  15:56

  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15年省长与专家座谈会昨日举行。 广州日报记者王维宣 摄

  刘世锦

  王一鸣

  白重恩

  王珺

  周大地

   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举行

  国内59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受聘 委员任期从5年减为3年

  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省长与专家座谈会昨日在广东大厦举行,59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受聘,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昨日同时举行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东‘十三五’发展策略”为主题的省长与专家座谈会。

  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12人)

  顾问委员会选取坚持以中央专家型领导及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主,既有著名经济社会专家学者,也有在任或离任的省部级领导

  专家委员会(36人)

  专家委员选取坚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既有中央党政智库的专家、省市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也有高校、社科院等理论部门的专家

  企业家委员会(11人)

  既有来自中央、省属国企的企业家,也有知名民营企业的企业家,都是知名度较高、有丰富企业管理理论与经验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

  受聘委员总人数精简一半

  2010年9月,在“省长与专家座谈会”机制下和省决策咨询特约研究员队伍不断健全基础上,广东省政府成立了第一届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今年届满要举行换届大会,换届工作年初已启动。

  记者获悉,受聘委员以“政治坚定、学术精湛、业内影响大、研究成果显著”为基本选择标准。顾问委员会组成借鉴外省高、精、尖,“宜精不宜多”的经验做法,选取“高层次、跨领域、影响大”的专家学者为受聘委员,委员总人数从第一届130人精简为第二届59人。其中,顾问委员会从首届的21人减至12人,专家委员从77人减至36人,企业家委员从32人减至11人。

   委员任期从5年调整为3年

  委员会延承了上届架构,下设“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企业家委员会”三个委员会。需注意的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变化较快,委员工作变动较快等新情况,本届委员会委员任期从上一届的5年调整为每届3年。

  第二届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广东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参与对广东省的重大建设项目或重大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对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还能以多形式、多渠道参加省政府及省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决策咨询活动。

   近半专家委员来自经济领域

  在12人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中,诸多顾问委员为大众所熟悉,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等。记者观察发现,顾问委员名单中只有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教授在广东工作。

  为保证架构连续性,陈锡文、刘世锦、郑新立、范恒山和周其仁续聘为第二届顾问委员。

  “专家委员会”共有宏观经济绿色发展、产业经济、三农经济、财税金融、经贸、社会法制党建6个组别。其中,宏观经济绿色发展有8人,产业经济6人,三农研究5人,财税金融6人,经贸5人,社会、法制、党建6人。通过名单可以发现,与顾问委员会不同,专家委员会的组成以广东省内的专家学者为主。

  企业家委员共11人选取坚持各类企业相结合,既有中央国有企业、省属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有知名民营企业的企业家,都是知名度较高、有丰富企业管理理论与经验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

   顶级智库都有谁?

  专家委员来自哪?

  (12人顾问委员会名单)

  陈锡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韩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

  韩文秀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刘世锦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罗俊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新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著名政策研究专家

  范恒山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教授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刘尚希 财政部研究所所长、博导、教授

  在36位专家委员中,学术专长或从事与经济有关工作的达到16位,可以看出经济事务在专家委员会中的独特重要性。此外,专家委员中有12位来自大学,也可看出广东高校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轻视的智力贡献。如华师党委书记胡社军、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广工校长陈新、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杜承铭等。

  刘世锦:广东要建世界级创新中心

  刘世锦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的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但有些地区在往上走,其中首先就是广东。广东的发展对全国稳增长起很大的作用。广东要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上做示范,要在深化改革开放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做示范。“这两个示范,广东可以走在全国前列,也必须走在全国前列。

  他建议广东应在两方面着力,一是建设世界级创新中心。这个创新中心不仅是珠三角的、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是全球分工链条中的一段。二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一种创新是从零到一,别人没干过的我干;还有一种创新是微创新,在现有的装备框架没变,但能更精细,生产实现更专业化和精致化——通俗说来是精致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值,在这方面广东的潜力还很大。

  王一鸣:广东可打造“中国版加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一鸣为广东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选择了美国加州作为目标。他表示,广东正处在战略性突破的关口、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化的关口,脱胎换骨的变化关键在创新发展,加州可作为广东创新发展的借鉴对象。

  与美国加州相比,广东差距在哪儿?王一鸣分析,第一是创新能力,第二是教育和人力资本条件,第三是产业发展水平。广东要追赶,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上下大工夫,提升科技创新的原创能力,打造产业技术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

  王一鸣认为,广东应按国际标准打造专门领域的新型研发中心。新型创新需要市场主体在试错中逐步找方向,为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他建议政府推出普惠性激励政策。

  白重恩:减少社保缴费为企业减负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白重恩教授指出,为了达到增长目标,政府依靠投资做财政刺激,但政府主导的投资越多,经济效率越差,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的压力,于是再投资刺激,形成了恶性循环。

  白重恩建议,政府财政投入应该转向,少做建设性投资,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多做工作,让市场有更大空间。他向广东支了一招,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白重恩分析,目前企业和员工为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的缴费占了工资的40%,这在全球来说都是非常高的缴费率。降低社保缴费可能会对社保收入有影响,但可以减少逃避缴费现象,征收工作会更容易。

  王珺:让企业家帮政府发现投资机会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通过大量数据和实证研究发现,在“十二五”期间,广东赚1元钱,需要投资4元,全国平均需要投资7元。他还发现,投资增长率和GDP年均增长率的相关关系表明,投资增长率在15%~18%之间边际收益较高。

  如何让广东投资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未来投资方向在哪里?王珺提出,与其由政府苦思冥想寻找投资机会,不如动员企业家发现投资机会。他建议,第一鼓励企业经营以孵化器为主的公共性创新平台,让经营者不仅通过房租赚钱,更通过在孵化项目中发现投资机会赚钱。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其与股权投资结合起来;第三建设各类基金平台,引导民间资本以组织化方向对重化工业等大型项目进行股权投资。

  周大地:能源结构要进一步绿色低碳化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周大地建议,广东应考虑以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为“十三五”重要目标。在他看来,要在2020年实现所有新建建筑绿色化,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全省绿色交通系统。在周大地看来,广东应研究和提出全省以及重点城市的碳排放峰值目标,一批城市2020年实现排放峰值,2025年前全省实现排放峰值。同时,尽快建立全省重点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和清单编制,为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和交易系统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广东能源结构调整先于全国,但能源结构也需要进一步绿色低碳化。他建议,广东坚持推动核电发展,进一步限制煤炭消费不再新建煤电厂,推动天然气发展,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重视生物能源技术发展和市场化利用。(徐静 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