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气象局
二○一一年八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3
(一)发展基础 . 3
(二)发展环境 .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 11
(二)基本原则 . 11
(三)发展目标 . 12
三、主要任务. 13
(一)构建民生优先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 13
(二)提升气象预报预测的精准高效水平 . 15
(三)健全立体综合的气象观测网络系统 . 17
(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业务能力 . 19
(五)打造国内一流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 20
(六)营造适应现代气象发展的良好环境 . 21
四、重点项目. 23
(一)省部共建气象预警中心 . 23
(二)低碳发展保障工程 . 24
(三)海洋气象服务工程 . 24
(四)为农气象服务工程 . 24
(五)基层台站建设工程 . 25
五、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组织领导 . 26
(二)创新体制机制 . 26
(三)加强监督检查 . 26
附表一: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表二:各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特色项目表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广东气象事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整体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珠三角地区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争当全国气象事业发展排头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是今后五年广东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与行动纲领。
一、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在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气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气象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势头,“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有关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为全面推进广东气象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十一五”时期,广东气象工作“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服务政府决策为核心,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广东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应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台风、暴雨洪涝、灰霾、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广州“亚运”气象保障等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安康、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减少了15%。气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
2. 气象灾害监测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时期,我省新建3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9部风廓线雷达、9个大气成分站、87个GPS/MET站、40个闪电定位仪、17个风能资源观测站及3个海洋浮标站等种类比较齐全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设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天基、空基和地基一体化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基本实现了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不漏网。建立了省—市—县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和多种形式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渠道,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和指导群众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持。按照“四个一流”标准投入2亿多元加强基层台站建设,对全省7个雷达站,36个基层台站进行了综合改造,提高了基层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了全省气象综合实力。
3. 气象预报预测能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服务产品明显增加,准确率显著提高。短时临近预报增加了逐6分钟自动滚动更新的十多种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数值定量产品,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由2005年的56%提高到2010年的66.5%。具有参考意义的天气预报由原来的3天提高到7天,暴雨和台风的预报准确率分别比“十五”期间提高了12%和8%。短期气候预测特别是汛期预测已成为省政府防汛抗旱的重要科学决策依据。建立了农业与生态、城市气象、海洋气象、森林火险、地质灾害、雷电、交通、风资源利用、大气成分等预报预警业务。初步开展了华南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及对海岸带、热带亚热带农业、水资源、能源的影响评估。
4.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省和21个地级以上市都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周边省份建立了制度化的气象灾害联防工作机制,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推进。气象服务已经覆盖工业、农业、能源、交通、林业、地质、水利、海洋、渔业、环境、体育、卫生、旅游等领域。服务时效性逐渐提高,服务手段更加丰富,电视、网站、12121电话、短信、传真、报纸、手机电视、地铁电视、气象电子显示屏、多媒体显示终端等各种气象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其中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已达1500多万,全省共有76套气象节目在68个频道播出,每天播出气象节目超过500分钟,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广州的插播,建成了供地方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服务的气象专用网、气象公众和专业网站、1505个乡村气象信息站和1124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组建了以11613名气象信息员、1690名协理员和498名应急联系人组成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全省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3000万人次。
5. 现代气象业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初步形成以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为主要依托和核心支撑,以气象台等业务单位为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基地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数值天气预报同化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热带气象预报技术、热带环境气象与生态和热带海洋气象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自主研发的灾害性天气综合临近预报系统“雨燕”(GRAPES-SWIFT)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气象局研究开发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国际合作、区域合作和部门合作进入新阶段,与国内外20多所大学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国际双边、粤港澳和泛珠三角气象合作不断深入。人才队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全省气象部门在编职工本科以上学历61.3%,副研以上高层次人才比例位于全国气象部门前列。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制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为广东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是广东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广东气象事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新的发展时期,广东省气象事业既面临着许多战略性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1. 发展的机遇。
(1)加快转型升级为提高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注入新动力。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积极发展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争当全国海洋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高水平建设现代综合运输、清洁能源保障、民生水利、信息网络四大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支撑,因此对气象监测预警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将有力带动气象综合探测技术与装备、信息传输网络、预报预警技术和灾害信息发布渠道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2)建设幸福广东对气象服务水平提出新要求。
广东是我国气象灾害种类最多、影响最大、损失最重的省份,特别是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对严重影响广东的气象灾害进行准确预警预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我省各级政府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防御、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建立健全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要有的基本内容,也要求气象从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防御组织体系、风险区划、应急演练、公众教育等方面不断推进,形成完备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为全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更好应对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减少由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生命、生产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安全,建设幸福广东。
(3)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气象发展新需求。
作为全国五个低碳试点省区之一,广东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加快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必须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用水安全、能源安全、海洋安全的影响评估,合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及空中云水资源,推进气候资源详查、精细化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这些工作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
(4)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带来新契机。
未来5年是广东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为广东气象事业大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省部合作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项目列入规划纲要建设重大项目,拟通过建设珠三角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综合气象监测系统、信息网络支撑系统五大内容,全面提升珠江三角洲、环珠江三角洲及南海海洋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构筑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现珠江三角洲气象事业的创新跨越发展。
2 .面临的挑战。
(1)气象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省气象预测预报水平还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要求,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待提高,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时效有限,气象衍生灾害预报预测能力不足,对海洋、农业、地质、交通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预报水平不够,特别是特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水平还达不到城市防灾减灾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台风路径预报,仅接近于美国和日本2006年的预报水平;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尚末建立起省、市、县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体系,各种预警信息的传播手段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面还存在“盲区”,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不足、专业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还不能将突发气象灾害信息及时传递到高风险区域、高危险人群、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山区、海上等偏远地区。
(2)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时代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气象服务领域滞后于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仍然是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的薄弱地区。气象观测网络仅基本覆盖到乡镇,与先进国家5公里间距的观测网络差距很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难于及时发布到农村边远地区,与国外预警信息主要是利用常规的地面网络和无线信号进行发布和传输,信息网络发展程度高,常规通信网络可以覆盖绝大部分国土面积,预警信息的传输手段包括互联网、电视、广播、手机等手段,并继续向着多种手段、多种网络传输发布的方向发展具有相当大差距。二是海洋气象服务远不能满足广东建设经济海洋强省的需要。目前广东海域海洋观测仅有3个浮标和19个海岛自动站,海洋气象监测基础非常薄弱,长期稳定的海洋气象观测几乎空白,与发达国家海洋气象监测网络由卫星、浮标、海岛自动站、志愿观测船等组成的观测体系,长期稳定的提供海洋的气象、气候观测数据的状况相比较仍有很大差距。气象观测资料缺乏难以形成有效的预报技术手段和工具,也无法吸引高水平技术队伍开展海洋气象预报预测技术研发。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单一,有效性不足。三是最直接服务农村的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观测场受到周围新建建筑物遮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连续性、科学性受到严重影响,近80%的台站需要搬迁。区域差距大制约了全省气象的协调发展,东西两翼和山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在资金、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全省区域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
(3)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于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
我省现代气象事业发展还比较多地体现在靠投入、靠硬件建设上,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现代科学管理等发展比较滞后,由于缺乏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科研业务团队,科研成果对业务的支撑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尤其是基层气象台站在业务能力、服务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数值预报模式和资料同化等核心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均影响和制约我省气象现代化的进程。大量新型探测资料没有在科研和业务中得到有效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气象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人才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使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由项目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4)气象法制建设和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气象发展需要。
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应对气候变化、探测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有待制定或完善,气象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体系尚末健全,全社会涉及气象领域活动的行政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及运行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基层人才队伍补充和稳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目标要求,着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气象法规标准和先进气象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 。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围绕建设幸福广东,把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气象事业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气象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大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2. 服务大局。
坚持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对气象服务需求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部门联动机制,真正有效地发挥气象事业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创新发展 。
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气象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加强气象与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气象工作的全面开放。坚持制度创新,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以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实现现代气象业务整体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珠三角地区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 .气象预测预报能力。
(1)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空间分辨率达到5公里。
(2)台风和区域性暴雨等灾害天气预报时效达到3天,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偏差在100公里内。
(3)降水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85%。
(4)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时效达30分钟。
2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1)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稳定在80%以上。
(3)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自动化观测,区域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4)初步实现南海近海100公里内气象要素的有效监测。
(5)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8%以上,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
3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1)初步建成全省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网。
(2)初步建成县级滚动短期气候预测和全省主要灾害的气候趋势预测业务体系。
(3)建成适合省情的气候变化影响定量评估模型。
4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1)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覆盖面达75%以上。
(2)气候资源区划精细到县以下,建成气候资源决策服务系统。
(3)建成完善的陆地风资源观测评价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民生优先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公共气象服务要适应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时代要求,强化保障民生和公共安全,努力在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下工夫,不断满足全方位、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
1. 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多灾种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多部门间灾害应急信息通报、交换与服务协作机制,建立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发布制度,有效开展气象及其相关灾害的防御工作。
2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根据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需求,建立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面向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影响力。加强面向海洋等重点行业的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灾害风险和影响评估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等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平台建设。
3. 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
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省、地、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并与国家级发布系统相衔接。大力加强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的应急气象频道建设,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和应急信息的全天候不间断播出。继续加强广播电台气象信息播出,完善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网站、公共视频媒体、农村有线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手段,及时、准确地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以及高影响行业。积极推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适应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捷发布的需要,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设备设施建设。加强应急责任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4 . 完善“三农”气象服务体系。
大力提升面向现代农业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民生活出行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推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及农村防雷避雷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特色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建设专项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性监测站,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高广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水平和效益,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试验中心和河源、韶关重点作业基地建设。
5 . 加强气象科普教育。
把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通过气象科普基地、主题公园、应急气象频道等,广泛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灾害自救互救方法。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责任人和基层信息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面向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加强对大中小学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海上作业人员等的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在灾害易发、多发区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防灾避灾演练,提高群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二)提升气象预报预测的精准高效水平
应用先进的气象探测装备技术,拓展天气预报预测新产品,优化天气预报预测业务布局,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的精细度、时效性和准确率。
1. 提高精细化气象预报准确率。
建设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研究发展中心。进一步发展资料同化技术,加快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发展并提高其应用水平。加强数值模式释用技术研发,制作多要素精细化预报产品。完善以雷达、自动站等监测为基础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提高突发性天气预报时效。提高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中短期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发展延伸期预报技术。建设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逐步实现天气预报向灾害预报的转变。
2. 建立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
建立专业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合理分工省、市、县三级预报业务,设置专业化预报员岗位。以精细化格点预报为基础,形成省级、地级和县级上下互动的强天气短时、短期预报业务流程。突出省级预报指导和市、县级的订正反馈作用。针对地方服务需求开展月内精细化的天气过程预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开展逐月滚动的季节预测业务,针对洪涝、干旱、高温、低温(冷害)、寒潮(冰冻),以及关键农事季节的灾害等开展年度气象灾害展望和年景预评估业务。
3. 加强专业气象预报业务。
继续提高对林业、海洋、水利、交通、电力、旅游等行业以及城市的专业气象服务水平。强化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完善水文气象服务业务,在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着力提高地级市、县级短时临近预报、定量估测降水估测预报和强降水精细化监测分析和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气象服务。完善与交通道路、市政市容、电力、水务等城市运行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加强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在城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实施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三)健全立体综合的气象观测网络系统
加强气象观测网规划和建设,推进观测标准的统一,开展监测网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产品的应用研发,充分发挥气象观测数据的效益,实现综合观测系统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1. 优化气象观测站点建设。
在现有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网的基础上,布设风廓线雷达观测网和大气电场监测网,并针对区域观测站网设备老化和安装环境不标准问题,选择代表性站点进行改造。建设清远、江门新一代天气雷达(S波段)和局地天气雷达网(X波段),在全省8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布设云、能、天自动化观测仪器,基本实现云、能、天自动观测,提升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
2. 加快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贯彻落实《南海海洋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以茂名博贺、汕头南澳和深圳西冲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为核心,以徐闻、新会、珠海、惠来、汕尾海洋气象探测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地基观测,增加海面观测、补充垂直探测,构建基本覆盖南海的海洋观测区、地基气象观测站网和探测系统。建设近海浮标观测系统、海洋(海岛、船舶、石油平台)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沿海GPS/MET水汽观测站网、地波雷达站网和海气通量观测站网,初步建成由岸基气象观测站网、近海气象观测站网及遥感探测相互补充的沿海海域立体气象监测站网,提高南海海域海洋气象立体观测能力。
3. 完善气象卫星观测系统。
完成新一代极轨卫星珠三角区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建设,建设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卫星遥感海洋大气校准系统,建设以广州为中心站、周边三个闪烁高发区组成的电离层闪烁探测系统,按照国家要求完成风云二号、四号气象卫星建设任务。
4. 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
针对气象高影响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依托当地政府和与部门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主要建设完善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网、森林气象火险预警监测网、山洪气象灾害监测网、清洁能源观测网、环境气象观测网、交通气象观测网,电力气象监测网,旅游气象观测网等。
5. 完善野外雷电综合观测基地建设。
依托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建设闪电光、电、磁同步综合观测系统,针对重点场所布设三维高精度定位系统并推广应用,逐步建设防雷装置和产品相关的雷电防护观测系统。建成国内较高规模的中高层大气放电观测系统,提高闪电综合观测能力。
6. 加强综合气象信息处理能力建设。
建设以“闪存”、固态硬盘为主体的气象信息数据中心,升级全省气象视频系统和省-市-县高速网络带宽,优化全省分布式气象信息服务传输系统和网络安全服务应用系统,建设10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系统,提升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应用能力。
7. 建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保障体系。
建设省、市、县三级气象技术保障系统,建立技术保障库、设备仪器供应库、仪器检定库三个应用数据库;开发技术装备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技术保障支持系统、设备仪器管理信息系统、仪器检定管理信息系统四个应用支持系统。建立省级装备综合维修测试平台、21个地市级移动维修保障系统和86个台站配套维护维修测试仪表和工具。根据综合观测系统内容补充必要观测仪器备件,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气象观测仪器(备件)的有效供应。
(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业务能力
加强温室气体监测和评估、气候观测和预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为广东低碳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 加快温室气体 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建设。
依托全省天气监测站网,建设由重点区域中心站、本底背景站、地市级子站、初级站组成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并建设省级标校与评估中心。
2. 提高短期气候预测预估水平。
加强短期气候预测,丰富短期气候预测产品,滚动制作全省分县的短期气候预测,建立全省主要灾害的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效果的检验评估。
3. 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
开展区域气候模式的本地化应用技术研究,预测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广东省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引进或开发适合省情的气候变化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气候变化对广东高影响行业的影响评估,划分广东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建立广东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4.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论证评估。
开展精细气候资源区划,制订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建立气候资源咨询决策服务系统。加强对气候能源开发利用和承载力的评估,开展针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重大生态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基本摸清全省新清洁能源资源状况,提升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型可再生能源的评估能力。
(五) 打造国内一流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为气象现代化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1.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
积极探索解决关键技术的科研项目管理方式。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研究任务,给予持续支持,建设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2至3个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业务准入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建设,发挥其科技创新体系核心与引领作用,加快应用技术研究和预报技术成果转化。
2. 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科学试验外场基地和海洋气象业务预报支撑平台。
依托华南海岸带海洋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开展海岸带海洋气象探测技术研究。将博贺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建成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科学试验外场基地和海洋气象业务预报支撑平台,为华南和南海地区的天气、气候变化和大气成分预测预报提供科技支撑。
3. 打造国内一流的实验室。
提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实力,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预报技术成果转化,重点为热带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南海台风数值天气预报、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热带天气预报、延伸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等研究成果提供转化条件和中试平台,为华南区域气象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 实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突破。
以热带海洋气象综合观测与试验为基础,实现灾害性天气与短期气候预测、热带区域中尺度预报模式和中国南海台风预报模式、海岸带与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研究方面的新突破。加强公众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技术、气象资料与社会经济资料分析融合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等关键服务技术的研发。
5. 着力建设适应气象现代化要求的人才队伍。
创新气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岗位管理、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选人用人等制度。培养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气象管理人才队伍、气象科研开发人才队伍、气象专业服务人才队伍、气象预报预测人才队伍、综合气象观测人才队伍,实现全省气象部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占人才队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70%、50%,选拔和培养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在本学科业务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首席专家”15名,有较强气象科技业务能力,科研成果显著的“学科带头人”15名。
(六) 营造适应现代气象发展的良好环境
全面推进气象事业依法行政,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履行好气象行政许可职能,依法管理,着力推进法制化进程。提升气象文化建设水平,加强区域、部门的合作。按照“四个一流”要求,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
1. 大力推进法制化进程。
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的地方法规,加快推进《广东省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办法》出台,力争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或《应对气候变化办法》列入立法计划。制订与《气候资源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等相配套的政府法规。
2. 切实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程序,有序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力度,依法维护气象探测环境。加强对气象信息传播市场的监管,维护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统一发布制度的权威性。加强与技术标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气象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各类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评估、工程防护设计的标准、技术规程和规范。加强气象地方标准建设和气象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维护技术标准的严肃性。加强地市级气象执法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3. 推动国内外广泛合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领域,提高合作质量。创新粤港澳合作的思路和方式,加快建立系统共建、资料共享、天气会商、技术交流和项目研发等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合作新格局。完善与广西、海南、福建、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灾害联防工作和气象资料的充分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交通、能源、水利、渔业等部门的合作领域。加强与大学在人才培养、业务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4. 推进粤东西北基层台站发展。
实施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战略,加大全省统筹力度,重点扶持粤东西北基层台站和艰苦台站建设,基本完成全省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造,促进全省台站协调发展。
5. 提升气象文化建设水平。
坚持以建设“四个一流”新型台站为载体,不断丰富文明创建工作内涵,从整体上提升全省气象部门文明单位档次和水平。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团组织建设为带动,不断推进学习型部门建设,以气象文化建设推动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气象系统的业务能力和整体实力。
四、重点项目
(一)省部共建气象预警中心
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建设项目”已列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重大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珠三角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实现对多种气象灾害预警防御的统一协调、指挥和调度,推进珠三角防灾减灾一体化;2.综合气象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气象卫星观测网、优化天气尺度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3.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4.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指挥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系统和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基地;5.信息网络支撑系统,主要建设以“闪存”、固态硬盘为主体的气象信息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系统、全省高清视频会商系统、气象环境视频监视系统;建设相关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二)低碳发展保障工程
在目前珠三角观测站网的基础上,在全省建设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重点区域中心站和本底背景站,地市级温室气体观测子站,建成全省温室气体立体监测站网,建设省级标校与评估中心。建设2-3个近海风资源观测站和5-10个太阳能资源观测站。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广东的大气成分监测,增加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与灰霾前体物等监测项目,初步建立广东省区域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体系,为广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建设布局、节能减排评估等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海洋气象服务工程
在我省现有海洋气象工程的基础上,建设博贺、南澳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建设近海浮标观测系统、海岛自动气象观测站、沿海GPS/MET水汽观测站,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大气成分站。通过对海洋气象的进一步探索研究,初步实现对海洋气象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海洋气象服务信息基本能覆盖整个南海区域。
(四)为农气象服务工程
根据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警需求建设由特色水果观测站、特色蔬菜花卉观测站、特色水产禽畜养殖观测站、专项农业气象试验站组成的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网。在地质灾害高发区,建设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对山洪地质灾害区域开展气象加密监测,建设省级山洪灾害资料处理、重点防治区数值预报业务、气象等级预报、气象趋势预报和气象预警指挥系统,市级和县级山洪灾害资料处理和气象预警指挥系统。根据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要求建设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中小河流治理气象监测系统和气象预警系统两部分。新建静止气象卫星探测信息地面接收站、地球探测信息地面接收站(EOS)和相匹配的风廓线监测站。建设由广东省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中心、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试验中心、重点作业基地组成的人工增雨减灾系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均等化气象服务。
(五)基层台站建设工程
进一步改善探测环境和气象工作环境建设,基本建成满足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气象台站。重点支持艰苦台站综合改造,改善艰苦台站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台站业务用房建设,台站道路、围墙、供水、供电、护坡、排污安全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台站观测环境。建设基层台站气象防灾减灾平台,基本实现配置科学、分工合理、流程优化的服务平台。明显改善气象文化科普教育、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立跨部门的气象工作协调机制,政府组成部门各司其职,及时研究解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问题,推进气象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各级政府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范围,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落实规划气象重点项目财政资金,建立项目维持经费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已有的建设项目和气象仪器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各级发展改革和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特点,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地方现代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二)创新体制机制
以省部合作共同发展珠三角地区气象事业为突破口,深化气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气象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各种需求。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的机制措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珠三角地区气象人才特区,凝聚海内外创新型气象人才。
(三) 加强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要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基层和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年度计划,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附表2 各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特色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