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海岸线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中国南海海上贸易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明清时期远及欧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广州开设专门对外贸易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实行一口通商,广州垄断清代中国海上贸易长达80年之久。广东古代海外贸易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全国水下文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早在1974年和1975年,省博物馆考古队就两次赴西沙进行文物调查,在岛屿和浅海中发现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文物,证明了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此后,在东至潮汕,南至徐闻的海域内,都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沉船、瓷器、铜炮、铁炮等珍贵文物。从1989年开始至21世纪初,广东的水下考古人员参与了国内的所有水下考古项目,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2002年后,广东文物工作者提出整体打捞“南海I号”沉船并建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构想。2005年,我省成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组建了广东水下考古队伍,并在全国开创了由省级文物部门举办水下考古培训班的先例。自2005年以来已进行配合基建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项目30余项,在全国率先开展配合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勘探。2007年,成功将“南海I号”从沉没水域整体打捞成功,并移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同年发现了“南澳I号”,这标志着广东省水下考古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0年,我省将建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文化强省的重点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选址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工作。2012年,省文化厅会同省海洋与渔业局开展了广东省海域内度文化遗产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兄弟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全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南海Ⅰ号”考古工作
“南海I号”整体打捞及保护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该项目先后获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一等奖、中国航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化部创新奖等。2009年8-9月和2011年4-5月间,我省组织水下考古力量对“南海I号”的两次试掘,试掘面积共计24平方米,采集各类出水文物300余件和大量的水样、泥样标本。两次试掘证明,沉箱中的“南海I号”安全、准确的被包裹在沉箱中,木质船体和船载文物保存情况较好。
2012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合作编制《“南海Ⅰ号”保护发掘方案》,并于2013年6月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3年9月开始,按照工作方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开展“南海Ⅰ号”沉船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到2014年9月,“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建设完成保护发掘辅助系统,完成上表面淤泥的发掘任务,并出土400余件文物。
(二)“南澳Ⅰ号”考古工作
“南澳Ⅰ号”沉船是广东继“南海I号”沉船保护项目之后又一重要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7年完成调查勘探、2009-2011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对该船进行了发掘,发掘出水各类文物1万余件,确认沉船现存十六道隔舱板,十五个舱位;现存船体的纵向长度约27米,最宽的隔舱长度7.5米,船体纵轴方向10度,横倾角度8—13度。“南澳Ⅰ号”是目前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调查和发掘的首条明代沉船,同时也是能解决多项重大学术课题的水下沉船遗址。南澳I号的发掘与保护项目荣获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年,为保护沉船船体,我们在沉船上方安放了大体量钢制框架。2013年至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沉船的框架每年均进行定期检查,确认了框架在海底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均达到预定效果。另外,“南澳Ⅰ号”的出水文物整理工作接近尾声,影像资料、器物图的摄录与绘制已经完成,还选择了一千多件标本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建模,作为建立“南澳Ⅰ号”数据库的基础资料。
(三)出水文物保护工作
我省的出水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是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承担,该中心成立于2009年,先后承担了“南澳Ⅰ号”和“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项目的出水文物保护工作,并依托项目开展,建立了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开展出水文物保护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2013年,中心已建成出水文物脱盐室、分析仪器室、金属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纸制及其他有机材质文物保护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出水文物脱盐室建筑面积约200平米,内部配置不同规格的文物脱盐箱共11个、先进的纯水设备及水循环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及安防、消防系统,可同时满足上千件文物的脱盐保护需要。
(四)推动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十大重要文化建设项目之一,计划投资1.9亿元人民币,中心选址在广州番禺区亚运城,中心占地面积73亩,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中心职能围绕以“南海Ⅰ号”和“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和保护方法的研究为近期工作目标和重心,实现培训本省的水下人才,建设水下考古队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实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籍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中国水下考古发掘和水下文物保护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目前中心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推进。
(五)建立水下文物联合执法机制
为推动和加强我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同提高我省水下文化遗产联合执法能力,省文化厅、省海洋与渔业局于2012年6月联合制定了《广东省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方案》,明确了双方在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总体目标、组织领导、执法海域和执法内容,并建立了联合执法巡查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等。2012年9月,省文化厅会同省海洋与渔业局在汕头市开展了首次广东省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专业研究、人才培训、海洋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此次活动标志着广东对所辖海域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填补了我省管辖海域文化遗产联合执法的空白。
(六)加强水下文化遗产研究和展示
目前广东省从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水下考古的专业人员共18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近年来,我省科研单位相继承担了《南海出水古木材的微生物劣化及防治研究》和《激光清洗技术在出水陶瓷类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在水下文化遗产的宣传展览方面,2013年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了《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和《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广东省博物馆的《异趣同辉--馆藏清代中国外销艺术精品展》荣获2014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省博物馆与福建博物院等省共同举办了《丝路远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此外,配合我省还举办了一系列水下文化遗产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如2012年我省承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省博物馆举办了“海上瓷路——古代南海贸易与陶瓷外销”国际学术研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