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纪委:要害和关键是监督班子“一把手”

08.09.2015  21:06
但由于历史原因,广东省腐败存量仍较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感到查处力量、力度仍不够,这一矛盾和问题急需破解。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处置数、立案数、处分数和查处省管干部数均有大幅度提升。

   省纪委谈如何解决当前腐败存量大但查处力量力度不足问题 ——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立案数同比增长41.3%,结案数同比增长34.54%,立案的地厅数列全国第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广东省腐败存量仍较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感到查处力量、力度仍不够,这一矛盾和问题急需破解。

  为此,广东省纪委近日推出破解正风反腐方面难题系列谈。

  羊城晚报记者 张林 通讯员 粤纪宣

   上半年:广东立案的地厅数列全国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力量最大限度向纪律审查一线倾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纪委内设机构调整方案获准实施,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平均减至12个,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在办案一线的人员达到总数的70%,实现了“攥指成拳”,持续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处置数、立案数、处分数和查处省管干部数均有大幅度提升。其中,立案数同比增长41.3%,结案数同比增长34.54%,立案的地厅数列全国第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广东省腐败存量仍较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感到查处力量、力度仍不够,对这一矛盾和问题,急需破解。

   惩治腐败:重点查处“三类人”和“三个后

  要破解腐败存量大与查处力量力度不够这一对矛盾,首先要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现阶段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继续全面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面对这一形势任务,必须持续保持足够人员力量投入纪律审查第一线。要立足于内部挖潜,通过转变思路、创新方式、深化改革,有效解决力量不足、力度不够的问题。

  要把握政策要求,突出纪律审查重点。当前,惩治腐败要重点查处“三类人”,即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纠正“四风”要重点查处“三个后”,即重点查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越往后执纪越严。这是中央根据形势任务确定的政策和尺子,必须坚决执行落实。不管是哪个地区还是部门,班子问题最重要,把“一把手”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这就抓住了监督执纪问责的要害和关键。只有把“一把手”看住了,把领导班子建设好了,才能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促进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风气好起来。

   办案机制:时机要早进度要快时间要短

  要转变工作方法,创新纪律审查方式。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树立正确的纪律审查政绩观,既突出监督执纪的重点,又着眼于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坚持快查快结,在时机上能早则早,在进度上能快则快,在时间上能短则短,提高纪律审查工作效率。要按照标准要求排查处置问题线索,创新方式,科学施策,最大程度地用好和节约纪律审查的人力资源。要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纪律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推动党员干部把严守纪律和规矩作为一种习惯养成和自觉行为。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持续深化“三转”,始终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把纪律审查放在中心位置,防止职能泛化,又要不断推动组织和制度创新,注意盘活派驻机构和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的力量,在市、县两级派驻机构探索开展派驻、巡察、办案“三位一体”新机制,形成派驻一个点、监督一条线、巡查和办案辐射一个面的新体制,整合力量资源,切实增强纪律审查工作合力。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