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通过国家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复核评估

22.09.2016  10:08

      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四省区通过维持消除血吸虫病状态复核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6〕655号),确认广东省继续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不再作为血吸虫病流行区。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国家级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复核工作,截至目前,共有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五省区通过国家级维持消除血吸虫病状态复核。我省是唯一连续22年全省未再查获活钉螺的省份。我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历程】

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历程概况

      血吸虫病在广东省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前其流行十分猖獗。新中国成立后,调查发现广东省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北江、东江中下游水系的韶关市的仁化、曲江、翁源县,清远市的英德、清远县(现为清新区和清城区,含清远华侨农场),广州市的花县(现为花都区)、增城县(现为增城区),肇庆市的四会县(含大旺华侨农场),佛山市的三水(含迳口华侨农场)、南海、顺德县,共11个县、市和3个农场(1985年),有钉螺面积1亿多平方米。流行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9.04%(1950~1956年),以行政村为单位感染率最高达84.21%;累计有血吸虫病人84859人,其中晚期病人4432例(至1985年)。
      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执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卫生、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并采取以“消灭钉螺为主,反复查治传染源为辅”的防治策略,实施 “水(水利)、垦(垦荒)、种(种植)、灭(灭螺)、治(治病人、病畜)、管(管粪、水)”六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艰苦防治,于1985年通过考核,达到了全国“消灭血吸虫病试行标准”的要求。1985年10月1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粤府函〔1985〕178号),我省在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市、自治区中率先宣布消灭血吸虫病。
      1986年起,我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转入全面巩固监测阶段。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始终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社会参与”血防工作方针,结合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1986年至2015年,通过系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2起突发疫情,经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迅速将疫情扑灭,消除隐患。1993年至今,连续22年全省未再查获活钉螺和未发现本地新感染血吸虫病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得以有效巩固,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6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委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在我省抽查省级及2个流行区县(区)现场(韶关市曲江区、清远市清城区),就血吸虫病防治及巩固监测效果、防控知识和技能、疫情处置能力、防控工作开展及日常管理规范情况、资料管理规范等进行全面的复核评审,结果认为广东省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以来,持续巩固防治成果,连续22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病畜以及活钉螺,防治和监测资料规范齐全,数据准确可信,监测体系完善、有效,广东省持续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不再作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加强螺情及输入疫情的监测,加大宣教力度,强化血防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测质量,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巩固我省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成果。

 

【知识链接】

防治血吸虫病常识
(消除血吸虫病  巩固血防成果  人人有责)

      一、人是怎样得血吸虫病的?
      含血吸虫卵的粪便进入水中,孵出毛蚴,并主动钻入钉螺体内,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便很快钻入人体皮肤,然后随血流到人体内各器官,引起血吸虫病。
      牛、羊、猪、狗和鼠等接触有尾蚴的水后也可以得血吸虫病。


血吸虫的生活史

      二、第一次得血吸虫病,有什么不舒服?
      发病前1个月左右曾到有钉螺的地带下水。
      (一)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发痒。
      (二)一般可有畏寒、发热、多汗、腹胀及腹泻等。
      (三)肝、脾肿大,常有肝区痛、压痛等。
      (四)可有面色苍白、乏力、消瘦、头晕等。
      三、怀疑得了血吸虫病应该怎么办?
      要及时到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经医生诊断为血吸虫病后用吡喹酮治疗,并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副作用较小。
      四、血吸虫病有哪些危害?
      (一)急性血吸虫病:来势迅猛,感染较重,反复感染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等严重症状而导致死亡。
      (二)慢性血吸虫病:腹泻或下痢,粪内偶带少量血丝和粘液;重者可有腹痛、里急后重;轻者可无症状。长期没有治疗的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弱,病情逐渐加重,产生晚期症状。
      (三)晚期血吸虫病: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危及生命。


晚期病人—腹水、巨脾型

      五、怎样才能预防血吸虫病?
      (一)不要到有钉螺区域进行游泳、玩水、捕鱼等接触水体(可能是疫水)的活动。特别是到外省疫区出差或旅游时,不要在当地江河游泳、玩水等。
      (二)搞好粪便管理和水源管理,别让粪便排入水;不要到野外大便。
      (三)消灭钉螺。
      六、为什么要进行查、灭钉螺?
      因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有钉螺才有可能造成当地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因此,查清钉螺并消灭它,可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的。
      七、钉螺生长在什么地方?
      钉螺需要适当的水分和杂草才能存活,如湖沼、江滩、低洼荒地、沟渠、水田等是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
      一般分布在河岸上下1米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水线上33厘米的范围内。
      在自然环境中,钉螺在温暖的春季和秋季较活跃,在严寒和酷热时活动迟钝。在冬季大多数隐藏在草根、缝隙、松土、枯草、树叶或砖瓦片下。在夏季将钉螺放入水中,不久即迅速爬出水面。炎夏时,河、沟岸壁表面的钉螺大量减少,它们大多潜伏在草丛、土缝、树叶或瓦砾下,很少活动。

   
钉螺孳生地—荒地、水沟                                      草丛里的钉螺     

      八、钉螺的样子是怎样的?
      圆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1厘米、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的较细长、有的较粗短。湖沼和水网地区的钉螺壳表面纵肋明显,广东省的钉螺为肋壳钉螺。但山区钉螺的纵肋不明显或为光壳。螺旋为6~9个。

   
光壳钉螺                                                        肋壳钉螺     

      九、我省为什么要长期开展血防工作?
      因为我省还存在血吸虫病疫情反复的隐患:
      (一)仍存在大量的钉螺可疑孳生地:低洼荒地、丢荒弃耕依然较严重;人工种植芒草和芦苇;河流水渠纵横交错,河岸、沟渠边、田沟等杂草丛生,是适合钉螺孳生的环境。
      (二)我省可能尚有少量残存钉螺和排卵历史病人未被发现。
      (三)外省疫情和钉螺处于徘徊状态,对我省构成一定的威胁:
      1.外来传染源的输入:在我省大量的外来人口中存在相当数量的血吸虫病病人。
      2.外省钉螺的输入:交通方便,人口流动频繁,动植物流通增多,钉螺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输入我省。
      十、如何做好血防工作?
      (一)政府重视。加强领导,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在人、财、物方面保障血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队伍精干。要有一支能够承担血防工作和处理血吸虫病突发重大疫情能力的血防专业队伍。
      (三)人人有责。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传染病,其传播流行与社会、环境、人的行为和活动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是影响到社会经济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的大事。因此,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必须依靠社会各种力量,人人参与,才能达到目的。
      十一、开展血防工作你有什么义务?
      (一)多了解血防知识,做好自我防护,如不到有钉螺区域游泳、玩水、捕鱼等,尽量不要接触疫水,如非接触不可得情况下,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好防护;
      (二)积极参加血防部门组织的义务查螺和其他血防社会工作;
      (三)积极配合血防部门自觉接受血吸虫病检查;
      (四)积极报螺;
      (五)不到野外大便;
      (六)怀疑自己得了血吸虫病要及时到医疗或血防机构进行检查治疗;
      (七)自觉维护血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