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中国美丽乡村”是怎样炼成的?

13.04.2016  11:53

  人们常常感慨于江南水乡的温婉恬静,但对于岭南水乡却往往没有深刻的印象。但在东莞麻涌镇的乡村建设中,经典的岭南水乡形象正逐渐从陈残云的文学著作《香飘四季》中搬到现实生活中来。

  4月11日,麻涌镇举行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动员大会,邀请专家为该镇制定未来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其中,乡村游成为了麻涌镇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麻涌镇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麻涌也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此外,麻涌新基村获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华阳、麻三村获评“珠三角最美生态乡村”,大步、东太、新基村获评“珠三角最美乡村”……近年来,麻涌重塑岭南水乡美景,发展乡村游,并让当地居民依托环境改善和旅游业发展实现就业创业和增收增长的做法,受到了各界关注和推崇。

  A.乡村旅游带动居民增收

  遍植水生美人蕉的河道、富有古典韵味的拱桥、静谧的古村……骑着自行车经过10公里的“走进香飘四季乡村游”岸上绿道,一路的美景不断变换,目不暇接。停车问路时,当地老人的笑容和热情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去年10月,麻涌“走进香飘四季乡村游”项目正式向游客开放,让不少游客颇为惊艳。除了可以骑乘自行车通过的路上景区之外,游客还可以在大步、新基等村乘坐小艇畅游村内的河涌景观。

  “走进香飘四季乡村游”包括陆上游和水上游两条旅游路线,连通大步、东太、新基三村的水陆通道,让游客体验包括龙舟风情、水上婚俗等文化项目。麻涌乡村旅游是按照陈残云名著《香飘四季》的内容提炼形成,让游客在体验乡村游的过程中犹如阅读一本名著。

  同样喜人的变化将出现在麻涌更多的村庄。去年初,该镇选取大步、东太、新基三村作为试点,通过保护和恢复岭南水乡特色元素,深挖《香飘四季》文化资源,建设美丽平安文明乡村,逐渐实现村民“居住在公园中”的愿景。麻涌镇委书记陈建枝透露,麻涌将在今年之内,对辖区内所有村都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改造。

  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还将吸引周边城市居民走进农村消费,这为村民创业就业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新基村民曾庆饶也说,新基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环境变化提升,河涌变清。现在在村里散步,感觉好像是在花园之中。而且游客也越来越多,有时节假日里一天便有数百名游客前来观光。游客的增加,也给当地的村民带去了收入。

  大步村党工委书记李建生说,大步村有大量的农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但能够改善村内环境,更可以带动就业和脱贫,目前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今年,麻涌还提出将以岭南水乡文化为依托打造“香飘四季”乡村旅游品牌,加快麻一等其余村“古梅乡韵”乡村游项目建设。“乡村旅游,是旅游内容丰富,旅游产业的纵深,避免了旅游点分散的问题。让麻涌处处是景区”。麻涌镇委委员杜学民说,通过重现陈残云的小说,麻涌新基、大步、东太村的乡村游已经取得了成果。接下来,伴随着其他村逐步完善,让麻涌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让游客能够住下来,把麻涌的农业特色旅游进一步丰富。

  据了解,麻涌的目标是在未来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让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产值占到麻涌全镇生产总值的50%左右。

  B.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

  “过去,我家门前不远有个很臭的水塘,里面有很多建筑垃圾,大家都绕道走。”东太村居民莫启太说,伴随着东太村的环境大改变,他经历了从逃离到回归的过程。

  过去村里环境不佳,莫启太不愿意在村里的宅基地上盖新房,一心想着去外面买商品房。但是,伴随着近两年东太村的乡村改造,村里的环境变美了,原来的臭水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经过东太村的河涌也清澈了,河道两边还种满了鲜花。

  面对家乡如此巨大的变化,莫启太决定回归东太村,在宅基地上建新房。

  在麻涌的东太村、新基村等地,有着与莫启太类似变化的居民为数不少。

  近年来,麻涌坚持打造美丽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走进麻涌的东太、大步、新基等村,人们往往会被当地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所深深吸引。

  陈建枝也坦言,建设美丽乡村早期最大的困难是做好当地农民的思想工作。一些当地居民在务农时为了方便,搭建了窝棚等临时搭建物,但在进行乡村建设时不得不将其拆除。这就需要与农民做好沟通,要让农民意识到未来会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环境。

  陈建枝说,在乡村建设硬件基本完成之后,现在最大的困难则转变为如何提高效率,要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加快与农民的增收及就业结合起来,让农民更快地享受到成果,同时也带动麻涌镇的经济增长。

  据介绍,在麻涌进行乡村改造的过程中,许多村民都积极配合,尤其是离退休老干部、本地企业家在推动发展中的优势作用。

  在水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村党工委班子带头迁坟,生产队长积极带头支持农地统筹和征地拆迁工作。大步村退休老干部叶佑多、现任党工委委员黄炯卫主动拆迁自家房屋,带动其他村民自行拆迁房屋4间及违法建筑28处。

   ■纵深

  打造现代服务型旅游城镇

  麻涌旅游自开放以来,游客数量超过200万人次。麻涌镇在旅游领域的名气正不断提升。近两年,麻涌镇不但培育了生态游、乡村游、农业游、工业游、美食游等旅游产业,还开展了乡村旅游节、水乡美食节、“M·M”周末嘉年华等旅游活动。

  借力生态环境发展优势,打造现代服务型旅游城镇是该镇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麻涌镇将整合镇内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游、乡村游、农业游、工业游、美食游等多个旅游线路。

  目前,建设华阳湖景区的工作由云南城投集团负责。今年初,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还成立了广东云景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该公司致力于建设东莞市麻涌镇岭南水乡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以华阳湖湿地公园为核心,向周边开发建设,通过加快湿地恢复,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将该项目打造成为体现岭南水乡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的景区。

  广东云景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建林透露,要将华阳湖湿地公园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需要对景区旅游交通、游览体验、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

  按照计划,华阳湖景区将在今年底完成国家4A级景区评定标准的建设。

   麻涌旅游业进入全域发展阶段

  在东莞水乡旅游规划课题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系主任吴志才看来,目前麻涌旅游业已经逐渐呈现出了全域旅游的趋势,逐步实现麻涌农村变景区,农业变景观农业,农民变景区农民的“三农变三景”转型。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模式。

  “旅游业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吴志才提醒说,麻涌镇应该借助此次打造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机会,打通麻涌镇的“景点孤岛”、“旅游产业链孤岛”以及“旅游区域孤岛”。吴志才建议,麻涌应该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同时打造目的地消费,让游客在麻涌留下过夜。同时,麻涌旅游业应该与麻涌周边的东莞镇区以及广州进行联动和线路整合。另外,麻涌的旅游配套支撑还没有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资讯中心、旅游互联网等等都亟需完善。

  吴志才认为,麻涌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企业造景、政府造势、民间造品牌,将麻涌经验打造成为全国镇域旅游发展的样板。

  ■访谈

  麻涌镇委书记陈建枝: 今年实现游客吃喝玩不离村

  麻涌镇打造乡村旅游的做法受到外界广泛关注。麻涌是如何将一个个村庄打造成旅游景区的?麻涌乡村旅游下一步将如何完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麻涌镇委书记陈建枝。

  南方日报:麻涌在大步、新基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明显,麻涌具体是怎么做的?

  陈建枝:麻涌打造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平安乡村,是从点到面来展开。我们首先选择进行改造的3个村是大步村、新基村和东太村。这三个村有故事、有亮点、有特色,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在修复、利用现有河涌水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麻涌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休闲生态旅游项目。

  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考虑到这3个村都属于华阳湖水系,相互之间水系贯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将村里的河道清淤,整治岸线,种植水草,迁走污染企业,同时将祠堂、凉棚等农村元素保留和优化,建设水上和陆上绿道。

  同时,我们还穿插农业特色公园。通过清淤、绿化建设和生态治理,通过新的农业特色公园的建设,凸显岭南水乡的美景。

  南方日报:村内环境的改善,是不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

  陈建枝:过去,村里的河涌存在垃圾遍地和污染的问题,很多都是人为的。这次通过治理河涌,水更清了,农民的想法也升华了,不愿意再做破坏美丽家园环境的事。其实麻涌乡村最大的变化是人思想的变化。

  接下来,麻涌将借助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依托毗邻广州的优势,打造农业旅游和农村特色旅游。

  南方日报:麻涌治理河涌的做法也被其他许多地方效仿,其中有哪些是麻涌的原创做法?

  陈建枝:其实麻涌的河涌整治方法也是借鉴了其他地方的经验,其中,“淤泥不离村”是麻涌的创新。

  具体做法是,将河涌底部的淤泥挖起来之后,将淤泥直接放在岸边,用松木桩拦住。然后在淤泥上种植水生开花植物。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得每吨淤泥的处理成本从80元左右降低到10元左右,同时还美化了环境,对未来发展旅游业大有帮助。

  麻涌乡村游正在不断成熟,从今年底开始,游客们可以实现吃住玩不离村。伴随着旅游资源的丰富,可以将游客留下来过夜,从而大大增加游客在麻涌的消费,带动麻涌的第三产业发展,让村民可以通过餐饮业、民宿等方式解决就业,还可以提供摆渡等服务增加收入。

  策划 蒋才虎 统筹 卢真伟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卢真伟 蒋才虎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