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用“互联网+”模式织密反腐败天罗地网
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廉情预警评估和主体责任评估等信息系统,实行实时监控和同步预警,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6月2日南方网)
近些年来,广东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摆在突出的位置,省委书记胡春华一再强调,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决不能心慈手软,要求以改革精神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完善具有广东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仅查处贪腐官员的数量在各省份中最高,推出的反腐新举措也是各省份中最多的,诸如治理“裸官”、紧盯官员“小圈子”等都是全国首创,引入“互联网+”模式,推进“技术反腐”,清楚地反映出广东在创新反腐机制体系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从报道披露各地各部门的做法可以清楚地看出,广东“互联网+反腐倡廉”新形态,已经超越了网民监督、网络举报等浅层次、碎片化、随机式的网络反腐,而更为重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大数据,从责任评估、风险防控、信息预警、在线监督等各个层面,通过“互联网+制度”、“互联网+预警”、“互联网+监控”等多种形式,织密反腐、惩腐、防腐的“天罗地网”,量化指标、动态监管、实时跟踪、即时督查、严密防范,真正做到监督无处不在,既可以及时发现涉嫌违纪、腐败的“蛛丝马迹”,又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警钟长鸣。
纵观广东“互联网+”反腐败新格局的构建,具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责任明确,特别是把监管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挺在前面,倒逼其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能动作为,以打消极少数党员干部“不收手”的侥幸心理;二是针对性强,尤其是针对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多发、高发、常发的实际,用数据方式对建设程序、投资控制、招标投标、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的廉政风险进行量化、预警;三是突出重点,对社会敏感、易生腐败的专项财政资金申报、评审、分配等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公开透明、全方位监督。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不仅经济领域先行行试、敢闯敢干、创新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净化政商关系、深化反腐倡廉、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探索、创新和取得的成果同样令人瞩目;不仅“打虎拍蝇”战绩不俗,而且注重健全防范机制,构筑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生态,既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得到显著改观,更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干净的环境。“互联网+”思维模式在各地、各部门的广泛应用,线上反腐与线下反腐的共同发力,制度反腐与技术反腐的互动共振,必将构筑起更加严密的党风政风“防火墙”,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为给力的环境。
南方网高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