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精准扶贫”机制创新先行

19.10.2015  11:29
互联网思维、市场导向、企业管理等新理念助力“双到

广东“精准扶贫”机制创新先行

湛江扶贫工作队在展会上推广被帮扶村庄农产品。受访者供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扶贫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尤其需要解决“最后一群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在去年的全国扶贫日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指示,指明了方向。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准确把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以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继续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以大幅提高扶贫开发对象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创新帮扶与合作机制,为贯彻落实“六个精准”“四个切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进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扶贫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有效地强化政府的职能。

  3年来,广东7986名驻村干部及3599个对口帮扶单位,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探索尝试扶贫开发新模式,真扶贫、扶真贫,扶贫创新出成果,成效显著。3年间,电商扶贫、农业产业化扶贫、企业力量扶贫、社会团体参与扶贫等扶贫形式的创新,为精准扶贫带来强大内生动力。

  ●撰文:胡新科 韦浩 钱昱

  植入互联网思维探索电商扶贫

  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方兴未艾,农产品电商企业或依靠自有平台积极拓展产品销路,或借力淘宝、微店等公众平台做大网店品牌。面对这样的形势,对口帮扶单位在帮扶过程中积极实践“电商扶贫”的扶贫新模式,为“双到”扶贫增色不少。

  2014年3月25日,为解决塘头村圣女果销售难问题,广州驻湛江扶贫工作队帮助塘头村成立农产品淘宝网店,专门销售圣女果等农产品。上线半年时间,塘头村网店销售额突破20万元,帮助村民销售圣女果15000多斤,香瓜、火龙果等6000多斤,纯利润近3万元。同时,塘头村根据互联网销售平台所反馈的顾客需求信息,还引进新品种圣女果“千禧”。目前村里“千禧”种植基地达100亩,单从用工方面计算,为塘头村及周边贫困户带来超过70万元的工资收入。

  经过半年的试运营和摸索,湛江工作队决定将该网店覆盖范围拓展到整个湛江地区的扶贫村,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全新的帮扶模式,致力于打造中国扶贫产品第一店,做全国最大的扶贫农产品平台。“淘宝网店+线下基地+销售门店”模式对湛江当地贫困村,乃至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清远、湛江三地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塑造农产品品牌,带动村民致富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无独有偶,顺德区在对口帮扶英德市金竹村的过程中,也努力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帮扶中的作用。帮扶工作组首先引入乐从电子商务平台,将乐从的电子商务渠道优势与西牛当地的麻竹笋、砂糖桔等资源优势相结合,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又投入资金建设金竹村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拓展村里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更好地把金竹村的农产品推向市场。

  帮扶工作组还协调乐从投资者与西牛镇方面对接,引进麻竹笋冷冻运输技术,利用乐从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并研究与乐从供销集团合作,进一步打开销路,打造西牛镇“中国麻竹笋之乡”的品牌。

  通过“电商扶贫”做大主导产业的做法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帮扶双赢更长远

  根据新一轮三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阳春市、茂名电白、化州、信宜、高州五市(区)80个贫困村6万户、26万人。80个贫困村分散在阳江、茂名2市5市(区)34个镇,大部分贫困村分布在贫困边远山区,且处于省、市、县边界交汇处,交通不便,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以传统的分散经营为主,与市场对接程度低,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

  面对贫困村的现状,如何让这些地区和群众脱贫致富?针对这个问题,珠海市对口帮扶工作组经过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帮扶双方比较优势,明确了“坚持产业与民生并重、帮扶与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珠海市政府与扶贫办在阳江、茂名全面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花生、淮山、火龙果、蜂蜜、苗木、生猪、肉牛等主导产业,努力促进珠海对口帮扶的80个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

  截至目前,已建成农业产业基地36个,带动36933户(其中贫困户4817户)参加基地生产,人均每年增收2000多元,带动6万户、26万村民实现增收脱贫;通过对口扶贫平台,先后已有53家企业参与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企业投资总额已达1.56亿元。

  今年8月,珠海对口帮扶地区特优农产品星园专业销售市场开业,集中展示9个珠海对口帮扶的地区共36个扶贫产业基地的特优农产品。

  星园扶贫市场作为珠海搭建对口扶贫地区的农产品流通平台,将有效疏通被帮扶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被帮扶地区的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对促进被帮扶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星园扶贫市场也是珠海引进绿色、生态、健康农副产品,把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培育成珠海市“菜篮子”基地,满足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佛山市在对口帮扶清远、云浮过程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被帮扶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创新产业扶贫帮扶模式,把扶贫开发与发展外延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点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佛山在对口帮扶中,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外延“菜篮子”基地,并以此为平台,积极引进农业企业和产业化项目,把原本分散单干的村民纳入产业化的链条当中。帮扶指挥部决定,被帮扶地区每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佛山市补助10万元启动资金;每个被认定的外延市级“菜篮子”基地,佛山市政府给予30万-40万元的资金扶持,并视单个项目情况给予50万至200万元不等的扶持。目前佛山所帮扶的贫困村共成立1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精细滴灌引入企业管理理念

  “整个村庄在我脑子里就像一个车间,每位贫困户都是车间工人,干什么,怎么干,都要做好规划”,广汽集团驻村干部夏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多年的企业一线和管理岗位工作经历让自己更能体会到“精准”的特别含义。

  2013年初到联西村,当地提供了一份360户贫困户名单。夏强按照企业做法选择将名单进行公示,出人意料的是,公示期间他收到了大量关于名单有假的举报。“每一分扶贫款都来之不易,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随后夏强开始了数月的入户走访,掌握每个申报贫困户家庭的基本经济数据,再经过统计,按照省、市制定的贫困标准,最终确定315户符合帮扶标准。

  对这315户贫困家庭,夏强依靠摸查数据,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将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为每一贫困户建立一个档案,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依据PDCA手法为每一贫困户制定“可量化、看得见、落得实”的具体措施,同时对贫困户进行ABC管理,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

  为了能够实时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夏强还制作了贫困户动态跟踪管理看板,通过看板实时反映贫困户的家庭种植以及收入情况,并用颜色进行ABC管理。

  在驻村过程中,夏强了解到,联西村存在一些贫困户因懒致贫的情况,“有些贫困户领到生产资料等物资如化肥,现场当着我的面就转卖,卖到的钱就随便花了”。

  “扶贫先扶志”,夏强意识到,若贫困家庭的理念不转变,那么任何帮扶工作都不能帮助他们彻底脱贫。

  2014年,联西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511元,实现100%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帮扶前的3000元提升到23.988万元,完成百姓受惠民心工程53项。

  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督察组组长成伟广评价,“连州联西村的模式是建档立卡生动、鲜活的教科书,是广东乃至全国范围的优秀样本。”联西村被作为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示范点进行推广,也成为全省11地市学习推动“连州扶贫经验”的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