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内涵出发,构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跟踪监测广东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变化情况,研究分析薄弱环节,提出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广东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指标体系 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同时经济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现代化演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立足当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是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东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力图通过构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跟踪监测广东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变化情况,研究分析薄弱环节,提出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广东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一、提升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发挥了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聚集五湖四海的资源优势、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大胆创新的制度优势,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13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3.1%,人均GDP年均增长10.7%,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经济实力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从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看,广东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较多投入实现,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过去支撑广东快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广东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中高速增长期,由速度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可以说,广东的发展已经告别“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时代,进入“精耕细作”的转型期。
步入转型期,意味着广东正处于新旧发展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必须顺应形势变化,主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谓新旧模式交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本质就是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持续增长。
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破解当前广东经济发展难题的需要。目前,广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多变。目前,全球经济和贸易持续低迷,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很多冲击,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大的调整变化。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全球产业和技术革命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此外,全球面临贫困、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方面的挑战。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难题。三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广东已经是经济大省,但还不是经济强省,已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地区行列,但发展方式总体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内需和外需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减。四是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出现了经济增长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往往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广东同样面临这类挑战,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增加,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期待。这种形势,要求广东必须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提升国内外竞争力,其本质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环境的制约不断加强,经济发展各种成本的不断攀升,广东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包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站在当下,回顾过去,该如何去科学衡量、监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种种变化、所获得的进展?这就需要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数据开展测算分析。
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内涵
本文采用广义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综合各方观点,认为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应具备以下特征:(1)经济增长体现经济体系的投入产出效率。从产出角度,等量投入带来产出增加,则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反之相反。从投入角度,经济增长质量就是单位产出的各种要素资源消耗的变化。对于劳动力、物质资本和能源等要素资源而言,经济增长质量可以定义为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消耗、资金消耗和能耗等。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效率两方面因素的组合方式,即经济增长方式,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经济增长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和总供需的大体平衡。(3)经济增长过程稳定、持续,即经济运行过程稳定,经济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沿着某一个良好的上行通道运行。(4)经济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5)经济增长潜能不断增强,能在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及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增长潜能与科技进步以及知识创新等密不可分。(6)经济福利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经济系统的最终产出水平,并通过产出量的增加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根据上述内涵,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包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经济质量效益提升,还要包含民生福利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力求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二)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仅仅包括各种要素投入所产出的效益,也要看经济结构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环境的影响,还要看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力求系统、全面。
二是代表性原则。每个领域可供选择的指标很多,但关键是要选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指标,以充分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内涵。
三是适用性原则。指标的选择既要照顾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内涵,也要考虑指标的准确性、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既要照顾到能够从纵向上观察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变化情况,也要考虑到对其他地方能否获得相应的指标从而方便进行横向对比。
(三)指标设置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民生改善、创新驱动、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共35个,其中结构优化指标6个,权重24%;产业升级指标4个,权重10%;质量效益指标7个,权重21%;民生改善指标7个,权重18%;创新驱动指标6个,权重15%;资源环境指标5个,权重12%。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法,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指标是核心,所以分配较高的权重,民生改善关系百姓生活,科技教育指标关系未来经济发展质量,所以这两类指标权重也相对较高。具体指标见下表1:
表1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 代表性指标 | 单 位 | 标准值 | 权 重 | 指标类型 |
结构优化 (24%)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70 | 4% | 正向型 |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 | % | 20 | 4% | 逆向型 | |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 | % | 50 | 4% | 正向型 | |
城镇化率 | % | 80 | 4% | 正向型 | |
城乡居民收入比 | 以农村为1 | 2.6 | 4% | 逆向型 | |
区域发展差异系数 | - | 0.5 | 4% | 逆向型 | |
产业升级(10%)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 % | 30 | 3% | 正向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 % | 20 | 2% | 正向型 | |
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部分规模服务业比重 | % | 40 | 2% | 正向型 |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5 | 3% | 正向型 | |
质量效益 (21%) |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15 | 3% | 正向型 |
投资效果系数 | - | 0.5 | 3% | 正向型 | |
土地产出率 | 万元/平方公里 | 40000 | 3% | 正向型 | |
增加值率 | % | 40 | 4% | 正向型 | |
单位GDP能耗(2010年价格) | 吨标准煤/万元 | 0.45 | 4% | 逆向型 | |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 % | 0.1 | 2% | 逆向型 | |
通货膨胀率 | % | 5.0 | 2% | 逆向型 | |
民生改善(18%) |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 % | 50 | 3% | 正向型 |
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 % | 60 | 3% | 正向型 | |
人均可支配财力 | 元 | 8000 | 2% | 正向型 | |
恩格尔系数 | % | 40 | 2% | 逆向型 | |
平均预期寿命 | 岁 | 76 | 2% | 正向型 | |
失业率 | % | 5.0 | 3% | 逆向型 | |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 | 100 | 3% | 正向型 | |
创新驱动(15%)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 % | 2.8 | 4% | 正向型 |
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 | 人年/万人 | 100 | 2% | 正向型 | |
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14 | 2% | 正向型 | |
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 | % | 4 | 2% | 正向型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 | % | 1.0 | 2% | 正向型 |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万人 | 10 | 3% | 正向型 | |
资源环境(12%) | PM2.5达标天数比例 | % | 100 | 3% | 正向型 |
地表水达标率 | % | 100 | 2% | 正向型 | |
森林覆盖率 | % | 60 | 2% | 正向型 | |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 % | 100 | 3% | 正向型 |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100 | 2% | 正向型 |
六大类指标的设置如下,具体指标解释见附件。
1.结构优化共设置6个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2个指标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方面反映结构优化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也即居民消费率)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成果用于居民的份额,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城乡经济结构情况,区域发展差异系数反映区域协调发展情况。
2.产业升级共设置4个指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个指标反映工业的先进程度,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反映服务业的发展层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3.质量效益共设置7个指标,主要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经济发展稳定性两个方面内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映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益,投资效果系数反映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土地产出率反映土地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增加值率反映整体的投入产出效益,单位GDP能耗反映能源物资的投入产出效益;经济增长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率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程度。
4.民生改善共设置7个指标。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反映劳动者收入的分配情况,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反映国民经济所创造的人均财富中有多大的程度归个人所用,人均可支配财力反映财政收入可用于改善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资源,恩格尔系数从居民消费结构的角度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程度,平均预期寿命反映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失业率反映居民的就业状况,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反映居民的生活保障情况。
5.创新驱动共设置6个指标。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反映创新经费的投入情况,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平均受教育年限2个指标反映创新主体情况,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2个指标反映创新环境情况,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反映创新效果。
6.资源环境共设置5个指标。PM2.5指标反映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地表水达标率反映地下水受污染的程度,森林覆盖率反映地面植被覆盖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反映生产中各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程度,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反映城市环境卫生状况。
(四)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考虑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追求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质量和效益的好坏也是相对而言,因此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按西方发达国家70%的标准定,城镇化率按80%的标准定,单位GDP能耗、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标准值比国家小康中的标准还要严格,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8%也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等等(见表1)。有的指标直接根据常识设置100%的标准值,比如PM2.5达标天数比例、地表水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等。其中,计算单位GDP能耗指标的GDP使用了2010年的可比价,那么计算2000-2009年该指标时,GDP使用了2000年价格,同时标准值相应调整为0.60吨标准煤/万元。
(五)综合评价方法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监测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总指数和分指数。先将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得到发展程度,然后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分类指数和总指数。
1.单指标评价方法
——正指标。正指标共有27个,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城镇化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投资效果系数、土地产出率、增加值率、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人均可支配财力、平均预期寿命、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R&D经费占GDP比例、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平均受教育年限、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PM2.5达标天数、地表水达标率、森林覆盖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的评价值,为实际值,为标准值。
——逆指标。逆指标共有8个,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城乡居民收入比、区域发展差异系数、单位GDP能耗、经济增长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恩格尔系数等。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的评价值,为实际值,为标准值。
具体计算中,为了避免出现数值奇高奇低的影响,对个别指标采取分段赋值法。如经济增长波动系数的波动幅度在5%以内的给100分,在5%-10%的给90分,如此类推。通货膨胀率指标,虽然标准值定在5%之内,也采取分段计分法比较科学,在0-3%的给100分,在0到-2%通缩的也不理想,给80分,如此类推。
2.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民生改善、创新驱动、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指标构成,综合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z为的实现值,为指标的权数。
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趋势的分析,也可以按分类结构进行分析。
三、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状况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历年数据,计算出全省历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可以进行纵向分析,反映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变化情况;同时,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的个别重要指标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对比,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分析判断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总体状况及未来提升方向。
(一)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总体进展情况
根据测算结果,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61.5%逐年提升到2013年的82.5%,13年共提升了21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6个百分点(见图1)。这表明十多年来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从2009年起,综合指数上升较快,从2009年的69.8%提高到2013年的82.5%,近四年年均提升3.2个百分点,明显快于前十年。可见,虽然近年广东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调,但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方面却取得明显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加扎实,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尤其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不仅提升了珠三角本身的产业聚集力、竞争力,改善了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也通过产业转移、帮扶等促进了粤东西北加快发展。
图1 2000-2013年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
(二)六大领域指数变化情况
分领域看,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创新驱动指数,从2000年的33.0%提升到2013年的79.5%,提升了46.5个百分点;其次是资源环境,从2000年的62.1%提升到2013年的92.7%,提升了30.6个百分点;第三是质量效益指数,从2000年的61.4%提升到2013年的80.0%,提升了18.6个百分点;第四是民生改善指数,从2000年的75.7%提升到2013年的91.0%,提升了15.3个百分点;第五是产业升级指数,从2000年的66.3%提升到2013年的80.5%,提升了14.2个百分点;第六是经济结构优化指数,提升了7.5个百分点,相对比较稳定。各项指数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2000-2013年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
类 别 | 2000年 | 2013年 | 提升百分点 |
总指数 | 61.5 | 82.5 | 21.0 |
1.经济结构优化指数 | 68.6 | 76.1 | 7.5 |
2.产业升级指数 | 66.3 | 80.5 | 14.2 |
3.质量效益指数 | 61.4 | 80.0 | 18.6 |
4.民生改善指数 | 75.7 | 91.0 | 15.3 |
5.创新驱动指数 | 33.0 | 79.5 | 46.5 |
6.资源环境指数 | 62.1 | 92.7 | 30.6 |
(三)六大领域主要指标发展变化情况
1.结构优化方面:6项指标中,积极变化最明显的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方面,偏离度从2000年的61.4%缩小到2013年的36.1%;城镇化率变化也比较大,从2000年的55.0%提高到2013年的67.8%;第三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44.3%提高到2013年的47.8%,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从2000年的0.69缩小到2013年的0.66,这两项指标变化相对较小。而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出现倒退,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1.7%下降到2013年的40.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67提高到2013年的2.84。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日益缩小。近十多年来,广东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取得长足发展,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广东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9.2:46.5:44.3逐步调整为2013年的4.9:47.3:47.8。其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010年之后降到5.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在2007年开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升,是2003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2013年达到57.8%。
图2 2000-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广东就业结构也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快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定上升。2000年,广东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9.9:27.9:32.1,2013年调整为23.0:41.9:35.1。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从2000年的61.4%迅速缩小到2013年的36.1%。
——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近十多年来,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持续扩大到不断缩小的过程。2000-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67攀升到3.15。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先后出台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开发“双到”等政策措施,有效加快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促使贫富差距开始缩小。2009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步下降,2013年缩小到2.84。
图3 2000-2013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趋势图
——区域发展趋于协调。近十多年来,广东区域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后收窄趋势。2002-2006年,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粤东西北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差异发展系数从2000年的0.69提高到2006年的0.77。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粤东临海工业、粤西临港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粤东西北发展速度逐步超越珠三角,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差距呈现可喜的收窄势头。广东地区发展差异系数从2007年的0.75持续缩小到2013年的0.66,为近十多年来最低水平。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近十多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大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也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城市化全面推进。广东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55.0%提升到2013年的67.8%。
——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呈波动态势,总体偏低。2000-2013年,广东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在37.0%-42.5%之间波动,中间下降,近年有提高趋势。近几年,广东最终消费率在50%左右,相对偏低,而其中的居民消费占比偏低是主要原因,表明启动内需还是有潜力可挖。
2.产业升级方面:新世纪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抓住产业升级的新动向、新机遇,结合国内外需求的发展趋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产业升级,现代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
——工业升级不断推进。近十多年来,广东更加注重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汽车、装备制造、石化、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集群发展、品牌提升、产业转移等手段加速升级,工业产业结构继续向高级化方向调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20.5%提高到2013年的25.1%;先进制造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45.1%提高到2013年的47.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2.4%。
——高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迅猛发展,为制造业发展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拉动全省服务业增长。2013年,全省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28.5%,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
表3 2007-2013年广东现代产业主要指标比重变化情况
年 份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 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 |
2007 | 45.1 | 20.5 | - |
2008 | 46.7 | 19.6 | - |
2009 | 47.1 | 20.7 | - |
2010 | 47.0 | 21.1 | - |
2011 | 47.7 | 21.9 | - |
2012 | 48.1 | 24.1 | 27.5 |
2013 | 47.9 | 25.1 | 28.5 |
3.质量效益方面:近十多年来,广东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生产要素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产出不断增加,单位能耗不断降低,同时,经济增长波动性较小,物价保持相对稳定。
——各产业投入产出率稳中有升。近十多年来,广东各行业整体增加值率呈现波动,近年有上升趋势。2000年,增加值率为35.2%,2002年有所下降,至2009年开始反弹,2013年达到34.6%。由于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率相对较高,随着广东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整体增加值率也将继续提高。
——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高。广东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2.69万元/人上升到2013年的10.29万元/人,名义增速年均10.7%,实际年均增长8.3%。
——土地产出率持续提高。以建设用地计算的广东土地产出率从2000年的6498万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013年的32268万元/平方公里,按可比价算年均增长超过10%。
——能耗水平持续降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广东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不断降低。“十一五”期间,广东单位GDP能耗实现了下降16%的预期目标。“十二五”以来,广东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继续下降,2011-2013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3.78%、5.38%和4.55%,2013年单位GDP能耗为0.51吨标准煤/万元,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投资效果系数近年偏低。2000年以来,广东投资效果系数多数年份在0.4以上,但2009年、2012年、2013年均出现0.2左右的低点,表明大量的投资并没有产生相应较高的产出,这跟近年的投入主要投向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有关,而这些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逐步释放出来。
——经济发展稳定性比较好。近十多年来,广东经济保持比较稳定健康发展,年度间极少出现速度的跳跃,经济增长波动系数多数年份在0.2之内。物价也比较稳定,14年中,2001年和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2008年和2011年CPI超过5%,其他年份物价涨幅均在4%以内。
4.民生改善方面:近十多年来,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广东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水平日益提高,虽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没有提高,但总体民生状况得到改善。
——劳动者分配比例近年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0%下降到40%多,2000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2.1%,近年的最低点是2010年的44.4%,近三年逐步提升,2013年达到47.4%。随着中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劳动者报酬的分配份额将继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走势接近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52.4%降至2008年的39.5%,之后逐年上升至2013年的44.7%。
图4 2000-2012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趋势图
——人均可支配财力较快增长,财政投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强度加大。广东人均可支配财力从2000年的1053元,提高到2013年的6653元,名义年均增长15.2%,高于GDP名义增长14.5%的速度。特别是财政对民生的投入速度近年都高于财政整体的支出速度,各项民生保障建设卓有成效。
——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恩格尔系数指的是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效指标。近十多年来,广东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3.6%,降至2013年的40.7%。与此同时,居民的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日益提高,消费逐步转向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居民追求更高层次的小康生活。
——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百姓就业和健康得到较好保障。近十多年来,广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 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由2000年的20.8%逐年提高到2013年的88.8%;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维持在3%之内;平均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73.3岁提高到2013年的77岁左右。
5.创新驱动方面:近十多年来,广东注重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率先出台实施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加强与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新增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全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从科技创新投入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增大,R&D经费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1%提高到2013年的2.32%;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00年的18.27人年提高到2013年的106.64人年;科学技术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2.0%提高到2013年的4.1%;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8.49年延长到2013年的10.17年;201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为0.17%,近年比重较快提升。
——从创新成果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0.83件/万人提高到2013年的8.97件/万人。尤其是2007年以后,科技投入及科技成果均有显著变化,2012年R&D经费占GDP比例突破2%,2007年以后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迅速提高,2013年拥有量是2000-2008年拥有量的总和。
6.资源环境方面:近十多年来,广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体系,不断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完成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任务,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从2000年的28.3%逐年提高到2013年的92.8%;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从2000年的90.4%提高到100%;地表水达标率从2000年的50.0%提高到2013年的85.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0年的33%左右提高到2013年的84.6%;森林覆盖率也有所提高,从2000年的56.9%提高到2013年的58.3%。
(四)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重点指标分析
若从单一指标考察一个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则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是其中的两个核心指标。增加值包含了劳动者、企业和政府收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全社会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及改进所带来的产出增量。增加值率是增加值与总产出的比率,增加值率越高表示产品的附加值越大,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好。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值与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率,反映的是单位劳动力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是从人力投入的角度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下通过这两个核心指标进一步分析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状况并与主要省份对比。
1.增加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在国内处于较好水平。2000年以来,广东增加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基本在32.5%-35.5%之间波动,波动幅度3个百分点,近两年有企稳回升的趋势,2013年为34.6%。
图5 2000-2013年广东增加值率变动趋势图
分三次产业看,2000年以来,广东三次产业增加值率变化较小,第一产业增加值率在57%-62%之间波动,第二产业增加值率在22.5%-25%之间波动,第三产业增加值率在54.0%-59.5%之间波动。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率比较接近,但第二产业增加值率明显低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广东工业生产相对粗放,中间投入率较高,附加值偏低。多年来,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率基本在23%-25%之间波动,2013年仅为24.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0%以上,美国、德国等国近年在40%左右。这表明广东工业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附加值偏低。而且广东制造增加值率低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还体现在先进制造产业、高技术产业。广东规模以上企业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还低,特别是主导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13年增加值率分别低于平均水平2.0个、2.4个百分点,可见这些行业的自主创新不足,技术水平不高。据测算,如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率提升到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则可以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
表4 2000-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增加值率
年份 | 总体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2000 | 35.2 | 58.0 | 24.9 | 54.3 |
2001 | 35.3 | 57.4 | 24.6 | 55.3 |
2002 | 35.1 | 57.0 | 24.1 | 56.3 |
2003 | 34.4 | 57.0 | 24.0 | 57.2 |
2004 | 34.2 | 59.2 | 23.9 | 58.5 |
2005 | 34.0 | 58.4 | 23.9 | 59.1 |
2006 | 33.7 | 60.4 | 23.8 | 58.7 |
2007 | 33.1 | 60.1 | 23.2 | 58.5 |
2008 | 32.5 | 59.8 | 22.6 | 58.2 |
2009 | 34.0 | 60.2 | 23.7 | 58.1 |
2010 | 33.8 | 60.9 | 23.9 | 57.3 |
2011 | 33.0 | 60.8 | 23.1 | 56.7 |
2012 | 34.2 | 61.1 | 24.1 | 56.3 |
2013 | 34.6 | 61.6 | 24.2 | 56.3 |
表5 美国、日本三次产业增加值率
年份 | 美国 | 年份 | 日本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1972 | 38.0 | 41.1 | 72.9 | 1970 | 63.1 | 32.6 | 67.7 |
1977 | 37.8 | 38.5 | 71.2 | 1975 | 60.7 | 31.9 | 68.3 |
1982 | 36.6 | 38.8 | 69.2 | 1980 | 53.6 | 30.8 | 66.4 |
1985 | 38.1 | 39.9 | 68.9 | 1985 | 54.7 | 33.0 | 67.5 |
1990 | 38.3 | 41.2 | 68.9 | 1990 | 57.0 | 35.8 | 67.3 |
1998 | 39.6 | 42.9 | 62.7 | 1995 | 56.7 | 39.2 | 66.5 |
2001 | 37.8 | 39.7 | 61.5 | 2000 | 56.2 | 38.5 | 66.3 |
2004 | 44.6 | 39.7 | 61.1 | 2005 | 52.8 | 34.2 | 65.3 |
2007 | 45.7 | 38.6 | 59.6 | 2007 | -- | -- | -- |
注:资料取自王德利等《基于投入产出的中日美产业关联结构演进比较》。
表6 广东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率情况
行 业 | 2005年 | 2012年 | 2013年 |
规模以上工业 | 26.2 | 23.8 | 24.2 |
高技术制造业 | 22.0 | 21.7 | 22.7 |
先进制造业 | - | 23.3 | 24.0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1.3 | 21.2 | 22.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5.4 | 21.9 | 21.8 |
虽然广东增加值率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但明显好于国内经济发达省份。2012年,广东增加值率分别高于江苏、山东、浙江2.6个、5.5个、5.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分别高出相应省份2.2个、5.0个、4.5个百分点。
表7 2012年广东与部分省增加值率比较
产业 | 广东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合计 | 34.2 | 31.6 | 28.6 | 28.7 |
第一产业 | 61.1 | 58.8 | 62.7 | 53.9 |
第二产业 | 24.1 | 21.9 | 19.6 | 19.1 |
第三产业 | 56.3 | 56.8 | 51.9 | 63.1 |
从国外经济发展历程看,在工业化过程中,增加值率先呈下降趋势,随着工业化的完成,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增加值率呈现上升。近年,广东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在其带动下,广东增加值率出现提高趋势,2013年达到34.6%,预计未来增加值率将继续缓慢提升。
2.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全国处于前列水平。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看,广东劳动生产率绝对值在不断提高,从1979年的914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890元。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情况看,则出现较大的波动,基本的趋势是,2000年以前劳动生产率波动比较大,之后则波动幅度明显趋缓,其波动趋势与GDP增长波动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代,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2%;20世纪90年代,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2.6%,2001-2013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3%。这表明,2000年以后,随着广东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也进入一个比较平缓的阶段。
图6 1980-2013年广东劳动生产率增长变动趋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自身的提高,另一部分是由于部门间劳动力的再配置对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称之为资源配置效应。广东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最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高于第三产业,到90年代则时而被第三产业所超,2003年至今则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第二产业。2013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21587元/人,第二产业为116012元/人,第三产业为141815元/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二产业的1.2倍。
图7 1980-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变动趋势
与全国比,2013年广东劳动生产率102890元/人,是全国的1.4倍,比江苏少21407元,比浙江多1353元,比山东多19623元,处于前列水平。近年,江苏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广东,劳动生产率逐步接近并超过广东。
表8 广东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及主要省份对比
地区 | 2000年 | 2005年 | 2012年 | 2013年 |
全国 | 13764 | 24775 | 67655 | 74030 |
广东 | 27592 | 46487 | 95698 | 102890 |
江苏 | 19421 | 40805 | 113594 | 124297 |
山东 | 15502 | 31752 | 76708 | 83267 |
浙江 | 22952 | 44045 | 94131 | 101537 |
四、提升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排头兵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成为制造业大省强省,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全国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各种机制体制得到改革创新,特别是科技发展走在前面,为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了贡献。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新的发展阶段,称之为发展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仍要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这个新时期,广东的历史使命是既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全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又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个要求下,加快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根据上述统计监测和分析结果,提出如下意见和政策建议。
(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原则
第一,坚持质量取胜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就是要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没有质量效益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增长。广东要在保持合理的、适度的经济增速的同时,坚持质量取胜原则,宁可牺牲一点落后生产力所创造的速度,也要坚持不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模式转变,打造关系长远的、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格局。
第二,坚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原则。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目标要落到实处,就需要每个企业都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促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因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既要发挥政府的引领、规划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要做好规划,定好制度,以有限的财政资源撬动无限的社会资源的融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是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要素市场和产权制度改革,利用价格、成本、质量等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政府和市场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原则是不可偏废,不失偏颇。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原则。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质量效益的提升,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方面的,也要包括政法清明、社会和谐、民生和环境的改善,也就是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要协调发展。经济因素可以决定其他因素,同时其他因素也会对经济因素产生影响,五个方面只有协调发展,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经济才能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而且,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环境更加美好,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这个谈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
(二)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第一,全面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核心都是增加值,因此提升这两个指标的关键在努力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提高各类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要继续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此构建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改变过去名为高技术产业而实际附加值低的状况,实实在在发展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在关注发展这些先进产业的同时,还应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同样蕴含着巨大的空间,食品、服装、箱包、家具都是广东的优势传统产业,具有消费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这些产业看似夕阳产业,却也包含了朝阳产业的成分,只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增值空间依然很大,比如新型的鞋子、箱包、酱油等,附加值都很高。农业领域也需要重点关注,农业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农业的附加值远远高于普通工业附加值,要重视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引导各地大力培育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产品质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才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王道,通过创新可以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甚至可以引导消费,通过创新可以改变生产经营模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政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成全国自主创新示范省。关键是要创新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要努力引导创新人才、科技投入、技术成果、技术信息、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提升企业和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广东由制造大省转变为创造大省。
第三,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供更强大的基础产业支撑。广东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看,还存在对信息产业的投资不足、全社会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偏低、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程度不够高等问题。信息化水平不仅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影响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信息消费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在生产、流通、服务、社会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智慧广东”,目标是使全省的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各种电商平台发展。要加快推进全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城乡信息化均衡发展,在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领域实现信息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完善人力资源建设机制,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源泉。人力资源是软的资源,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力资源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与先进省市、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是存在差距。要继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立科学的机制,形成培养和吸纳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常态机制。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改善教育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制造业的现代化生产,以机器和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实施劳动力替代。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制度安排等措施大力开发和提升本省劳动力资源,同时以发展潜力、较高报酬等优势吸引外省劳动力入粤。
第五,推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打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坚持民主法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升群众安全感。二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广东文化竞争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文化新业态,保护、继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三要加强社会保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保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四要加强环保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对生态发展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低碳生态示范市和生态城镇建设,促进低碳和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三旧”改造,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快林业生态省建设,加强水域生态建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这里要特别强调节能降耗工作。节能降耗,一方面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实质上是提高了增加值率;另一方面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看,广东能源利用效率在全国已经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提高广东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提高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广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实施科学发展的的能源战略。从过去强调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转为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并重。要进一步完善《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等节能管理法规及规范文件,制定广东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其次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为抓手推动广东绿色发展,建立节约导向型的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制定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技术标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工业节能改造计划、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绿色交通行动计划,加强重点用能领域的节能管理。狠抓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减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能源消耗的重复浪费。最后要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放开能源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探索建立合理反映供气成本的天然气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完善阶梯电价、分时电价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积极参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使市场力量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附件: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供稿单位: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课题组
课题指导:幸晓维、朱遂文
参加单位:综合处、核算处、农村处、工交处
服务业处、能源处、社科处
撰 稿:王文森、马建强、陈丽芬、周媛媛
吕 琼、李 华、黄春红、马彦君
张建梅、吴宏斌、王科欣
附件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一、结构优化指标
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100%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指三次产业的GDP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差距百分点的总和。计算公式为: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GDP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3.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也即消费率,指按支出法核算的GDP中,居民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100%
4.城镇化率: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地区常住人口总数×100%
5.城乡居民收入比: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以农为1)。计算公式为:
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区域发展差异系数:指所辖区域内各地区人均GDP的离差系数,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系数越大表示差异程度越高。计算公式为:
区域发展差异系数=各地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各地区人均GDP的平均值
二、产业升级指标
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占比,高技术制造业按照国家统一的统计标准进行汇总。计算公式为: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
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进行汇总。计算公式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
9.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比重:指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收入的占比,高技术服务业按照国家统一的统计标准进行汇总,因为目前没有核算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所以采用营业收入数据计算。计算公式为:
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100%
1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GDP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占比。计算公式为: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GDP×100%
三、质量效益指标
1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每个从业人员平均所创造的GDP。计算公式为: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全社会从业平均人数
12.投资效果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单位投资所能增加的国民收入。计算公式为:
投资效果系数=当年GDP增加额÷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13.土地产出率:指每平方公里土地所能创造的GDP,这里的土地是指辖区的土地面积,但用建设用地计算能够更准确反映土地的使用价值,GDP总量数据为了日常方便使用,按现价算,标准值的设置考虑了物价变动因素。计算公式为:
土地产出率=GDP÷建设用地面积
14.增加值率:指国民经济各领域所实现的增值额与总产出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率=增加值(GDP)÷全社会总产出
15.单位GDP能耗:指在一定时期内每生产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计算公式为:
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GDP(万元)
16.经济增长波动系数:指GDP两年增速的波动程度,用两年增速之差与上年增速进行对比。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两年GDP增速之差÷上年GDP增速×100%
17.通货膨胀率: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在经济学上一般用物价平均水平的上涨来表示,通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计算公式为:
通货膨胀率=(当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100%
四、民生改善指标
18.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指从收入法核算的角度,劳动者所分配的所有报酬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劳动者报酬÷GDP×100%
19.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指城乡居民所获得的总收入与每人所创造的GDP之比(以城乡居民收入为1),计算公式为:
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均GDP
20.人均可支配财力: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算公式为:
人均可支配财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常住人口
21.恩格尔系数: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城镇)或生活消费支出(农村)的比重。食品支出是指居民用于主食、副食、其他食品以及在外饮食的支出总和。计算公式为: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消费性支出×100%)×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生活消费支出×100%)×(1-城镇人口比重)
22.平均预期寿命:指一个人口群体从出生起平均能存活的年龄。平均预期寿命根据分年龄死亡率,通过编制生命表得到,一般利用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和5年一次的1%人口抽查获得死亡数据来计算,其余年份参考年度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23.失业率:指失业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之比,分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调查失业率正式发布使用之前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
调查失业率=某时点(期)失业人口÷同时点(期)经济活动人口×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100%
24.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人口占政策规定应参加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50%+(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50%
五、创新驱动指标
25.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指一定时期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支出占同期GDP的比例。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计算公式为: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R&D经费支出÷GDP×100%
26.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指R&D人员全时当量与每万就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R&D人员全时当量,由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及应分摊在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两部分相加,一个折合全时当量是一人年。计算公式为:
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全时当量÷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27.平均受教育年限:指一定时期某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本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P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E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数系数,i则根据我国的学制确定。
28.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指在财政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投入的经费所占比重。计算公式为:
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0%
2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指在金融机构总贷款中,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贷款所占比重。计算公式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贷款总额×100%
3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限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六、资源环境指标
31.PM2.5达标天数比例:指一年内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PM2.5达到标准的天数所占比例。PM2.5即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在PM2.5数据正式公布使用之前用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代替。计算公式为:
PM2.5达标天数比例=PM2.5达标天数÷一年总天数×100%
32.地表水达标率:指辖区内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断面全年监测结果均值按相应水域功能目标评价达标的断面数占总断面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地表水达标率=辖区内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断面中全年水质达标的断面数÷辖区内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断面总数×100%
33.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辖区内森林面积÷辖区土地面积×100%
34.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是根据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4项指标加权合成。计算公式为:
其中,GDP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
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在一定时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工艺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总量,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处理的垃圾总量。计算公式为: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城市生活垃圾产出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