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获准探索限额内资本自由兑换
备受瞩目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4月20日出炉,作为方案重头戏的金融改革亮点频出。
广东自贸区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片区组成,其金融改革重点亦不相同。前海以“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为定位,将金融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之首;南沙、横琴各有侧重,前者打造“特色金融”,后者聚焦“商务金融服务”。
在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方案大量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打开了多片创新空间;一些政策的创新之先,甚至与上海自贸区并驾齐驱。譬如,上海自贸区年初启动研究的“限额内资本自由兑换”,就已写入广东自贸区的方案中。
三片区金改各具特色
20日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电话采访时,前海金控总经理李强的语气颇显兴奋。“我现在人在香港,为前海金控明天发行人民币债券作准备。”他说,这将是广东自贸区正式获批后,首个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项目。
广东自贸区方案明确,探索区内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发行人民币股票,放宽区内企业在境外发行本外币债券的审批和规模限制,所筹资金根据需要可调回区内使用。李强表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正是前海的长项。
在纳入自贸区框架前,前海即作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金融创新上大力突进,尤为聚焦资金双向流动,率先启动“跨境人民币贷款”,区内企业可向香港的银行借入低成本人民币资金用于支持前海发展。
南沙金融的定位则可参照去年末多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提出支持南沙“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和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广州市市委书记任学锋则对南沙的融资租赁业寄予厚望,拟将之打造为“全国统一融资租赁行业改革试点地区”。
横琴新区金融改革更具生活气息。该新区起于“粤澳合作示范区”,在自贸区框架下的任务是“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其金融创新除引进外资,重点就是围绕融合居民与企业的需求,探索货币兑换、两地车险互认乃至跨境房贷,为境外居民入境定居、展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地纳入自贸区后,金改政策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只是各地会根据自身特色来发展特定业务。”一名前海管理局人士说,事实上在跨境双向融资、降低境外机构准入等方面,三地均有共同的探索。“比如去年横琴就尝试了跨境人民币贷款,外商投资企业意愿结汇也同时在三地试点。”
资本项目兑换限额开放
今年初,有媒体报道上海联合“一行三会”制定自贸试验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的方案“新51条”,其中有一重要措施是探索“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
“新51条”尚未推出,但该措施已写入广东自贸区方案。方案在“推动投融资便利化”一节明确:“区内试行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符合条件的区内机构在限额内自主开展直接投资、并购、债务工具、金融类投资等交易。”
一名接近外管局的人士表示,资本项目大致可分为“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短期证券投资”三类,其金融属性、波动性依次增强,我国现已放开直投项目的兑换,但外债、证券投资领域仍有较严格的管制。
“方案提到的债务工具、金融类投资应属于管制项目,开放力度比较大。实施时肯定是从小的限额开始,一点点放开。”他说,“而且应该会基于分账核算体系来推进,与其他账户进行风险隔离。”
“分账核算体系”首见于央行2013年末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账户、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以及其他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之间自由划转资金,但对“区外境内”转账时视同跨境。
该体系亦将在广东落地。广东自贸区方案提出“探索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和其他风险可控的方式,开展跨境投融资创新业务”。
前述接近外管的人士表示,自由贸易账户被视为“金融封关措施”,通过分账核算隔离风险,使金融创新处于可控范围内。“此前前海、横琴分别向中央要过政策,但因为上海的实验尚未成熟,没有推广。这次写入方案,对广东金改是个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