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广东茂名抗日"第一枪":泣血的历史不能忘记

11.08.2014  10:25

  中新社茂名8月10日电 题:访问广东茂名抗日“第一枪”:泣血的历史不能忘记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梁远东

  1939年7月,广东电白县电城镇海面打响了茂名抗日第一枪。10日清早,电城镇文化馆代馆长邵叔铿陪同记者,先后参观了“电白抗击日寇第一枪旧址碑志”和当年打响第一枪的事发地白蕉海尾。

  记者在当年打响“第一枪”的白蕉海尾看到,一道港湾从远处蜿蜒过来,附近一些以捕捞鱼苗为生的村民,正在海河口上用小拖曳网捕捞游过来的鱼群。

  白蕉村村民周叔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总爱讲村边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故事,每每到了精彩处,更手舞足蹈,让人对往昔的抗日英雄无比尊崇。随着父辈们的先后离世,如今的后生,尽管已鲜有人详尽知道村里过往那场劫难,但他们总时不时会到村里那片海面,凭吊那段泣血的历史。

  周叔说,白蕉海尾附近原来是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后来被村民们开采成为盐田,如今,这些盐田又变成了一口口养虾塘。

  邵叔铿介绍说,电白东面临海,又有深水港,且背靠云开大山,广州到湛江公路贯通全境,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电白成立党支部。

  1938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深圳大亚湾后迅速占领珠三角地区。次年,日军军舰经常出没在电白沿海一带,并配以飞机不间断实施轰击。1939年7月晚,一股日寇开着橡皮艇窜到电白县电城镇白蕉海尾,用机枪扫射海边渔船和村庄。时任中共电白县中心支部书记黄秋耘(当时公开身份是国民兵常备队中尉政治指导员),带领一个加强排40多人及时赶到,借助海滩礁石作掩护向敌人猛烈射击,受到阻击的日军仓皇逃窜。

  1939年7月至1945年7月5月间,日本侵略者先后4次在电白境内登陆,大肆烧杀掳掠,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邵叔铿说,1941年3月3日,一队日本兵从电城公路上经过,途径麻茂仔村时,末队的两名日本军兵因为饥渴难耐,溜进公路旁边的甘蔗地里偷食甘蔗,被当时正在甘蔗地里劳作的高氏三兄弟发现,立即拿起锄头与之搏斗,最终将两名日寇杀死。但不幸的是,随后闻讯赶来的日寇扔下了一颗手榴弹,高氏三兄弟当场被炸身亡。

  在与麻茂仔村相邻的架炮村,村民黄老伯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有个地主叫螃蟹仔,他的大儿子黄德钦曾在国民党军队任营长,后退伍回乡成立民团保卫家园。黄德钦听闻高氏兄弟被日寇投弹炸死的噩耗后,立刻带着民团追赶日寇,并在马踏镇境内与日寇展开枪战,击毙一名日军。因寡不敌众,最后黄德钦只好率众撤退。

  据资料记载,电白白蕉海尾打响抗日第一枪后,受其影响,茂名各地爱国志士纷纷参加抗日活动,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