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两年缴获毒品15吨 2.4万人被刑拘

19.11.2014  10:40

全省“雷霆扫毒”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扫毒成果。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曾祥龙 王佰川 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通讯员 粤公宣

  广东省公安厅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雷霆扫毒”暨“百城禁毒会战”行动的成果。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邓建伟通报说,行动自去年开展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侦破毒品案件2.3万余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4万余名,捣毁制毒场点200多个,缴获各类毒品15吨多,打掉制贩毒团伙450多个,查处吸毒人员10.5万多人次,强制隔离戒毒4.9万多人次。

   多条国际贩毒通道被斩断

  邓建伟介绍,今年7月份以来,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湛江等地公安机关及机场、海关、铁路、边防等部门联合行动,已斩断多条国际贩毒通道。深圳、广州等地公安机关则接连对跨境毒品出境大案展开收网行动,重创跨境贩毒集团企图通过广东走私出境的通道。

   惠东再没有发现制毒工厂

  邓建伟通报称,“109”惠州“雷霆扫毒”行动统一收网行动后,惠东县本地迄今未发现制毒工场。而在广东另一个毒品犯罪的重点地区陆丰,经过去年12月29日对博社村的重点清查,加上接下来持续不断的重点打击,目前陆丰三角地区大规模公开性制贩毒活动已经得到遏制,转向分散、隐蔽、零散,并且有向外转移、分散的倾向。

   构筑拦截毒品“防火墙

  邓建伟还特别提到:“要打好全省通道查缉毒品攻坚战役。紧紧抓住‘运输毒品’这个环节在整个毒品犯罪实施过程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性,继续推动物流寄递收寄验视实名登记制度试点工作。

  他表示,目前,陆丰已经推行物流寄递实名制,接下来,还要在其他制贩毒重点县区铺开试点,构筑拦截冰毒、氯胺酮外流和制毒物品流入的“防火墙”。

   广东仍有45万吸毒人员

  邓建伟通报称,广东毒情依然严峻复杂。一是吸毒人员基数庞大。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累计达45.7万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1/6。二是制毒活动仍然活跃。开展“雷霆扫毒”行动一年来,全省21个地市均发现并捣毁制毒工场,捣毁冰毒、氯胺酮工场401个,占同期全国捣毁总量的45%。

  此外,邓建伟说,港澳台毒枭在境外频频操纵广深等地的大宗跨境贩毒活动。

   南田路枪战后,警方改进装备

  发布会现场,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雷虎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广州每年的毒品案件有3000多宗,南田路枪战后,广州警方也对自身装备做出改进。

  “一方面会投入更多特警队员参战缉毒;另一方面,参战民警除了要穿防弹衣,还会考虑推广防弹盾牌,”雷虎说,“南田路制毒窝点之所以设在广州城区,一是因为现在的制毒工艺比较简单,二是市场需求使然。枪战时,毒贩还吸食了毒品,因此变得异常凶残。”(张璐瑶)

   广州42件毒品犯罪案集中宣判

  羊城晚报讯 记者董柳,通讯员杨晓梅、彭勇、吕明健报道:昨日,广州法院对42件毒品犯罪案件进行公开宣判,61人中最低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以上,最高被判处死刑。

   近半涉毒罪犯吸毒

  据广州中院的统计,2014年1月至10月,广州两级法院审结并已生效的毒品犯罪案件共1925件2146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2146人中,属于毒品再犯的为244人,占全部涉案毒品罪犯人数的11.37%,累犯(不含毒品再犯)为222人,占全部毒品罪犯人数的10.34%,罪犯本身即为吸毒人员的有948人,占全部毒品罪犯的44.17%。

   外籍人员毒品犯罪上升

  结合最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广州的毒品犯罪具有显著特点。

  据介绍,在犯罪主体上,非洲等外籍人员从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流动人口从事毒品犯罪的问题突出,毒品累犯、再犯的现象较为严重,吸毒人员进行毒品犯罪的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另外,毒品的种类繁杂多样。以传统的海洛因作为犯罪对象的毒品犯罪虽然仍占有较大比例,但以化学方法制造的甲基苯丙胺(冰毒)等新型毒品为对象的毒品犯罪呈上升势头。

  (原标题:广东重创金三角毒网:缴获毒品15吨 刑拘2.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