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超9万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广州一名90后小伙子成为全国第6457例、广东省第51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大学时每隔一个月捐血小板
5月8日上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张北莽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张北莽1990年出生,2012年就读华南理工大学期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现就职于广州一家化工有限公司。在上大学期间,张北莽就热心公益,每隔一个月捐献血小板,参加工作后尽管业务繁忙经常出差,他也坚持每半年捐献血小板。
今年3月,张北莽接到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的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患者。经过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张北莽符合捐献条件。5月4日,张北莽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进行捐献前的动员准备,并于5月8日上午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我很幸运能帮到别人”
谈到能在“世界红十字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张北莽觉得自己很幸运,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配对几率的问题,愿意捐献的人不一定有机会,自己能够有这个机会去帮助别人、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张北莽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种子”由专人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供给患者进行移植。
造血干细胞可治近百种疾病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稳步发展,目前已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9万余人,实现捐献511例。
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五,每年新增病例4万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少年和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要想成功地进行移植,关键在于捐献者和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必须相合,HLA 配型相合的几率在同胞兄弟姐妹间是1/4,非血缘关系HLA配型相合的几率为1/400~1/10000,独生子女现状使得患者获得同胞兄弟姐妹造血干细胞的几率很低,只能依靠社会上的捐献者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
目前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已拥有9万多人份的志愿捐献者资料,但还满足不了临床患者的移植需求。省红十字会希望更多健康、适龄公民加入到志愿捐献者队伍中。
据悉,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
其中包括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贫血、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
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不是“抽骨髓”
如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有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联系(电话:020-38845874),填写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测,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检索配型。当患者检索到与某一位志愿捐献者配型相合时,便可以做捐献准备了。
到底是怎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呢?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其实并不是“抽骨髓”,而是采用肌肉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过程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不会损害捐献者健康,但却能挽救等待造血干细胞患者的生命。(记者 何雪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