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广东遗嘱库:密室镜头记录老人言行 子女不得在场
■本版撰文: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
提及遗嘱,人们往往就会想到遗产,但是在广东遗嘱库志愿者和律师眼中,一份有效遗嘱,并不是只有处理遗产的功能,还有立嘱者对家庭的期盼、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一份有效遗嘱如何订立?3月9日这天,新快报记者走进广东遗嘱库探访。
日前,广东遗嘱库陆续发出首批约400本遗嘱证。从2015年11月成立至今,该库已收到逾4000份办理遗嘱证的申请。据了解,尽管不少立嘱者通过这样的公益遗嘱库,来安排好身后遗产分配问题,但同时,他们将身后的特别愿望,通过遗嘱的形式传递。
“我们遗嘱库希望推广这样的别名:叫‘幸福留言’。即便你不在了,遗嘱能让你在乎的人未来生活得更好,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就是一种责任。”广东遗嘱库主任蔡盛说。
遗嘱里,写了什么?
有人寄语子女自力更生
3月9日上午10:30,位于越秀区明月一路60号的广东遗嘱库登记中心,已有二十几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排队办理遗嘱登记。
65岁的杨老伯踏足广东遗嘱库,是为了达成身故后将房产留给外孙子的心愿。“我知道遗产继承中有不少难题,特地来咨询广东遗嘱库。因为我希望将财产留给外孙子,而非子女,为此,希望遗嘱得到法律承认。”
为什么选择“隔代”继承?原来,杨老伯年轻时独自来广州打拼,通过努力,他不仅在广州成家,养育一女,还在许多年前买下了两套房产。杨老伯的女儿已经成 家,尽管不算太富裕,但十分争气,处于事业拼搏期,而他和女儿、女婿、外孙三代人都相处和睦。“其实,如果不订立遗嘱,女儿都会成为自然继承人。但我觉 得,‘好儿女不贪爹娘财’,比起财产,我更望她能继承为父当年白手起家的奋斗精神,而不是终日盯着财产,忘记艰苦奋斗。为此,我选择将房产留给外孙。这个 心愿,我将会通过立遗嘱的形式,传递给女儿。”他如是告诉记者。
像杨老伯这样,前来立遗嘱的人并不少见。蔡盛介绍,截至目前,北京的中华遗嘱库总库已平稳运行2年,4万余名老人进行了遗嘱预约,7000名老人成功办理、存放了遗嘱,其中6份遗嘱已经生效;而广东分库,如今已收到逾4000份办理遗嘱登记的申请。
“95%的人立遗嘱和身后财产分配有关,但有些人也会像杨老伯一样,在遗嘱中写明自己的一些愿望。他们认为,除了自己的遗产外,家风家训,以及自己对社会 的公益理念,也要通过遗嘱,代代传承。”蔡盛指了指墙壁上挂着的一份由北京妈妈写给两名儿子的遗言样板:“亲爱的儿子们,妈妈走了。这一生我过得很充实、 快乐,且有些许价值,足矣!我想,这是来自于给予我能量的两个源泉。所以,在这里我要祝福你们兄弟俩,希望你们珍惜血脉相连的亲情,相依相顾,友爱一 生……”——可见,在立遗嘱者眼中,精神传承、亲情延续等,比财产继承更重要。
直击立遗嘱现场:
密室镜头前记录一言一行
“幸福的家庭和不幸的家庭都需要立遗嘱”,蔡盛说。“大多数人立遗嘱和身后财产分配有关,立了遗嘱以后,很多人会一下子觉得轻松了,从前可能存在的顾虑、 担忧一扫而光。”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将近96岁的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来立遗嘱,他要把全部财产留给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其他的子女也支持他这么做。
“如果子女不认可遗嘱库登记的遗嘱该怎么办?”记者问。蔡盛很笃定地答道:“一份遗嘱要经过咨询、订立、保管、传递、执行几个环节才能生效,如果有质疑,按照法律法规,要由司法机关来判定,遗嘱库的免费程序足以让这份遗嘱有很强的证明力。”
为了解决遗嘱真实性这个问题,广东遗嘱库沿用中华遗嘱库的运作模式,在登记遗嘱的密室安有摄像头,将遗嘱登记者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记录遗嘱时,并不允 许子女在身边。随后,登记员将登记表上的信息一一念出并获确认后,再录入系统,录完后,登记员要扫描手写遗嘱,登记遗嘱者也要手持遗嘱面向摄像头拍照留 证,再在指纹器上留下指纹,最后签字按手印。登记完成后,遗嘱正本和登记表则被放入档案袋密封,连同电子版本一同存在北京中华遗嘱库银行保险柜中。最后, 立嘱者必须指定查阅人,才能在身故后查询遗嘱。
从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到广东遗嘱库工作人员的谨慎。“有些人会手写遗嘱,用的就是普通打印纸或便笺纸,但这样的纸难以符合遗嘱需要长期保存的要求。为此, 中华遗嘱库进口了泼酸防腐纸供人们免费使用,在国外这种纸专门用来书写重要文件,不但保存时间长,而且还可以防止虫蛀和避免人体汗液的侵蚀。”
观念在逐步改变
办理登记成了“新风尚”
对于“公益遗嘱库”这一新事物,广东遗嘱库指导顾问、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副秘书长卢小雯表示,广东遗嘱库的成立填补了广东省公益事业的一项空白,促进了家 庭和睦,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创举,其呼吁更多单位参加到为老人服务中来,以迎接老龄化的挑战和机遇。
事实上,遗嘱登记已在多个国家存在。如新加坡律政部于200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遗嘱注册处,负责登记订立遗嘱者的个人身份资料、订立遗嘱与修改遗嘱的 时间、协助拟订遗嘱的律师资料、遗嘱保管人的身份资料以及存档者的身份资料等。当订立遗嘱者逝世后,其亲属或律师方可向注册处了解其是否立有遗嘱以及遗嘱 的下落,从而顺利进行遗产继承。
当天在遗嘱库登记中心里,记者看见不少老年人携带身份证件和遗嘱原件,结伴前去预约办理遗嘱登记和保管。有老年人表示,过去社会上对“死亡”和“遗嘱”等 字眼比较忌讳,遗产分配没有办理法律公证,导致遗嘱无效。如今随着普法意识的加强,办理遗嘱登记成了“新风尚”,避免了日后不必要的纠纷。
“幸福的家庭和不幸的家庭都需要立遗嘱”。在看过不少争产案,又参与了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的创办之后,蔡盛依然觉得让中国人立遗嘱这件事“很不容易”,比 如,忌讳谈死,也就忌讳谈遗嘱。相比之下,西方人对这个事情看得就简单得多,遗嘱只是解决死亡后可能产生风险的预案,就像买保险。但蔡盛也乐观地看到,和 以前比,中国人的观念已经有所转变,一些人是主动接受了新事物,也有一些是被生活逼得接受了。
“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做观念转变的推动者,让人们认识到立遗嘱是一种责任。我们遗嘱库有一个推广名叫‘幸福留言’。即便你不在了,遗嘱能让你在乎的人未来生活得更好,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就是一种责任”,蔡盛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