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青年创业爱干批发零售 最心水广深

31.08.2015  10:25

  调查显示广东青年创业选择批发和零售业占25%,低端制造业占20%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80后”成为广东创业的主力军,他们30岁上下,正是而立之年,更愿用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数据显示,在广东,深圳和广州是“80后”创业者们的心水之地,他们中的佼佼者多数都有辞职后创业的发展路径。不过,对“80后”来说,后起之秀“90后”在互联网+背景下,正在创业领域后来居上。

   “失败了连家也不能回

  1983年生的阿涛是天河一家民营石油公司的中层员工,大学毕业后接近10年的打拼后,如今拿着约20万元的年薪,一辆公司配车,外加手下一个三四人小团队。结婚、供房、养娃,他开始盘算更远的未来。阿涛选择了不少同龄段打工一族的路:不辞职,有限度创业。在海珠区某旧工业园区,他跟两个同学一道,开了人生的第一家店,一家咖啡小食店。40万元的起步资金,每月一万多元的运营费用,3个在职80后用自己的积蓄上路,以工作养事业。

  对于绝大多数80后创业者来说,启动资金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有调查显示,25%的在粤大学生创业资金来自家庭支持,19%来自银行贷款,合伙融资和个人存款各占18%,依靠政府基金支持的只有12%,民间借贷与风险投资则较少,同为4%。

  对于非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情况也应该大致相似。阿峰选择的是银行贷款。两年多以前,一款移动“打飞机”游戏兴起,让辞职赋闲在家的阿峰看到了游戏跟社交元素结合后的市场前景,一个互联网游戏公司的构想就此诞生。可比起咖啡小食店,互联网公司动辄百万元计的起步费用,远非一般“80后”的自身积蓄可以企及。

  那时候,阿峰的小孩刚满一周岁,身背100多万房贷,月供上万元。对很多人来说是压力的房子,却成为他赖以立业的第一桶金。房子的抵押,为他争取到了200多万元的银行融资。加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1000万元的起步资金终告到位。比起餐饮网店等小生意,互联网公司的前路广阔,但融资后的债务压力却也相应剧增,“如果失败了,连家也无法回了。

  大家都爱“互联网+”

  在各种创业大赛中,有广州的调查显示,互联网、高新技术、电子商务及文化创意领域创业最受青年喜爱,互联网领域创业青年占33.9%,高新技术类创业占22.3%,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占21.2%,文化创意领域创业占11.7%,其他领域类创业10.9%。

  1986年出生于广州的钱科铭,创办米创网络,开发针对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品牌APP制作及管理工具“蜜蜂系统”,是目前中国首家从事这类项目的公司。2011年米创改名为微窝。互联网带给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太多颠覆性的机会。

  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广东青年创业就业蓝皮书2015》显示,广东青年创业的行业架构呈现下列格局:批发和零售业占25%,低端制造业占20%,住宿和餐饮9%,农林牧渔业9%,体育和娱乐(8.7%),合计比例占71.7%,多集中在市场门槛较低的行业。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进入门槛较低、投资风险较低的行业,在经营产品类型上,产品代理或销售类(30%)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选择,仅有16.6%的人经营专利类产品。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的数据也支持上述结论。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90后创业者其行业分布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其他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批发、其他未列明批发业以及其他未列明专业技术服务业”,占比分别是7.35%、6.57%和5.99%。

  从事传统行业,看谁能在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加入互联网因素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徐锐锋和高中同学林丹煜两个潮汕“85后”合伙开了一家潮汕小吃店,取名“物依”,他们把“物依”定位为O2O模式的潮汕特产店,线下体验线上销售。即使卖潮汕小吃,也与十年前相比有了新特点。

  边工作边创业 降低风险

  华南农业大学的尹然平,2013年成立迅睿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微循环范围内可溯源的农产品质量准入体系,带领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增产增收。九尾科技的王锐旭,创办“兼职猫”APP,已获得多次融资。两人都是“90后”,在大学读书时就已创业。

  在“80后”的世界里,大学就创业并非没有,但“先就业再创业”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更为可行。唐亮创业前,曾在一家知名公务员培训机构担任讲师,也曾在咨询公司担任重要职务。蔡伟则有媒体、公关公司多行业的工作经历。“有了工作经历,在创业时更游刃有余。

  同样是80后的蔡延青,2012年辞职准备环球旅行,采访各地的NGO创新组织,后来成立“一起开工社区”,这已发展成为华南最大的联合办公社区。8868手游交易平台创始人季尚选择从UC辞职自己创业。“其实是基于我对个人人生的考量和对市场机会的考虑。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喜欢新鲜事物,所以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创业来挑战自己。

  也有很多人选择“曲线救国”,在工作时创业。广州一个知名企业中层,在没有辞职的情况下进行创业,做教育培训,有了不错的收入。也有高校老师通过与朋友合作,涉猎农产品电商领域,种植绿色农产品,还获得了风投。他们有自己的合伙人,还会进行初期的投资。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创业的风险能大幅度降低。

  广州深圳 创业者大爱

  《广东青年创业就业蓝皮书2015》显示,从区域结构看,青年创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福布斯中文版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评选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90人名单中,9人在深圳创业,6人在广州创业,广东其他城市没有创业者入选。相对而言,广州和深圳拥有更好的创业条件:人才招聘、获得投资等。

  近几年数据来看,在全省创业的人群中,选择在广州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四成。以2014年为例,创业的本科生中,选择在广州市创业的有688人;其次是深圳市,有175人。

   中美“80后”创业者

  前者拓市场

  后者擅研发

  美国《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曾选出中美两国30位“80后”创业者名单,并且就此进行了比对。中国30人名单上涌现出“猛犸”浏览器开发者季逸超、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力美广告创始人舒义这样的优秀创业者;美国30人名单上则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Dropbox创始人豪斯顿(Drew Houston)、Spotify创始人埃克(Daniel Ek)这样的明星人物。

  扎克伯格只是一个缩影。福布斯美国版在美国12个行业中每个行业寻找了30位80后的“重塑世界的颠覆者”,其中包括创业者、科学家、艺术家、学者、娱乐明星等。而中文版从2011年底展开了30位“80后”创业者的寻找之旅,与美国的创业者们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中美“80后”创业者的区别,恰如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分别位于微笑曲线上的两个端点,一个在研发,一个在市场。

  美国年轻创业者更擅长从技术创新或者产品、服务创新入手,寻找打破行业固有格局的着力点;中国的年轻创业者更擅长从应用着手,寻找传统产业在网络平台的新应用,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将传统产业迅速转换为更适应网络市场的运营模式。有意思的一点是,中国不少成功的年轻创业者,都借助了淘宝这样的平台,是美国所没有的现象。淘宝对许多中国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确功不可没。

  在行业分布上,美国的年轻人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领域肆意挥写他们的创意;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则成为中国年轻创业者们商业力量崛起最大的蓝海。(徐静、何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