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餐饮企业厨房不“透明” 未来或被罚

19.07.2017  16:16
原标题:厨房不“透明” 未来或被罚

  “明厨亮灶”摄像头拍的多是无人角落,百姓食品安全知情权如何落实;酸奶常温放置,超市冷藏冰柜普遍达不到食品储存要求;农村土榨花生油备受追捧,真的更健康吗……7月18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回应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

  该负责人透露,广东已于今年7月出台了“明厨亮灶”的相关规范指引,省食药监局目前正在起草对应的法律责任处罚文件,罚则力争年内出台。

  暗访:“明厨亮灶”放广告或关闭监控

  “厨房重地,闲人勿进”,餐厅的厨房多年前一直保持着神秘感,消费者对自己吃进去的东西是否干净,一无所知。而“明厨亮灶”工程就是要把事后监管变为事中监管,关键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让消费者知道,师傅怎么做菜,厨房是否卫生。

  截至今年5月,广州全市已经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超过4.6万间,覆盖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的三分之二,实施数量比去年同期提升400%。“民声热线”记者走访广州的多家餐厅,发现视频监控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多个餐厅的视频监控画面定格在厨房一角只有15秒左右,随后播放的就是20秒左右的广告,20秒食品安全宣传语。电视机一直就按照这样的顺序循环播放。很多食客表示碎片式的插播厨房监控画面,几乎看不出是实时直播还是录像播放。  

  相比实体餐饮店,入驻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的餐饮店的执行情况更不容乐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在去年8月约谈了5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出制定和出台《广东省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进和落实“明厨亮灶”。“民声热线”记者搜索了这5个平台的餐饮店,可查看的图片大多是餐厅就餐环境和门面,真正拍摄厨房实景的非常少。

   回应:力争年内出台罚则

  该负责人回应称,今年7月,省食药监局正式出台了“明厨亮灶”规范指引,对“明厨亮灶”的标准、要求都做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到2017年底,全省所有学校、幼儿园、中央厨房、集体配餐以及大型餐饮业、企业食堂全面实行“明厨亮灶”,实现100%覆盖”。

  该负责人介绍,“按照规范,一个餐厅的厨房至少要在加工、烹饪、面点、清洗消毒、专门工作间等五个区域,共安装五个摄像头;摄像头应该对着整个区域而非一个角落,也就是说要让食客实时看到整个被监控区域的卫生状况以及工作的情景”。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省食药监局正在起草“明厨亮灶”相关的法律责任处罚文件,“力争于今年内出台”。如果商家不配合“明厨亮灶”工作,根据罚则,可以对其采取警告、罚款、停业、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措施。同时,将餐饮服务商家开展“明厨亮灶”的情况与行政许可、量化等级评定、食品安全示范街评选等相结合。此外,今年还要把“明厨亮灶”作为纳入考核各地政府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

  针对网络订餐的第三方平台,该负责人称,已经召集几家第三方平台专门召开约谈会,鼓励他们按照要求来推进“明厨亮灶”。

   暗访:超市冰柜普遍不够冷

  炎夏到来,冰柜温度不够低,被储存食品保质期大大缩短。“民声热线”记者暗访广州、佛山多个不同品牌的超市,发现超市冷藏冰柜普遍存在温度未达到酸奶、刺身、寿司、雪糕等冰鲜、冷冻食品存储要求。

  “民声热线”记者走访发现,超市冰柜温度不够几乎是超市的通病,而且都会把不同低温要求的食品存放在同一个冰柜里。例如沃尔玛超市,虽然超市用了玻璃门把冰柜封起来保持温度,但细心一看,里面的食品,储存温度要求从0℃到10℃的都有,超市就这样把这些食品存放在同一个空间,温度调高调低都不合适。

   回应:探索智能化监管食品低温保存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很多商家的冰柜储存达不到应有的温度存在几种情况:一是本身设备达不到要求,不少商家没有对设备进行维护,有些长时间达不到制冷要求;二是管理问题,有些服务员、经销商没有按履职要求定期测量、调整冰箱温度;不排除个别商家出现造假情况,也不排除监管不到位。

  “现在正考虑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监控”,该负责人称,目前,正探索对一些药品经营店进行智能化监管,有的药品存储经营店也有温控的要求,“对于食品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主要在技术层面寻求解决之道”。此外,加大检查力度,按照食品安全法,对于没有按照食品温度要求进行储存的,首先是警告,如果不继续整改就要停业,同时罚款1万元-5万元。情节严重的要吊销营业许可证。

   民声问答

  土榨花生油真的更健康?

  很多市民喜欢到农村买土榨花生油,感觉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更健康。“这是很大的误区!” 该负责人指出,通过对土榨花生油的检验检测,有一些毒素超标非常严重,高致癌的黄曲霉毒素甚至高达10—15倍。原因为:南方天气闷热潮湿,大量小作坊的花生保存方面缺乏严格温控,有的直接一麻袋一麻袋堆在地上,花生很容易发霉、变质;土榨时也不可能对花生精挑细选,加之榨油工艺过于简单,没有提炼,无法根除有害病毒。

   港货店销售货品安全吗?

  市面上“港货店”越开越多,销售来自港澳等地的食品、药品、生活日用品,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备受市民追捧。这样的商品是否合法?存在安全风险吗?

  该负责人称,通过对市面上一些“港货店”的商品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一些商品是没有任何手续的。如果购买未经进口批准的商品,是有安全隐患的,如果市民发现问题,可以拨打热线12331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记者汤南 通讯员胡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