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次高职依学考录取 学生弃走“独木桥”

29.05.2017  09:11
原标题:高考未到 录取通知书已到!

  5月26日,距离高考还有12天,一纸来自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书就已经寄到了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三(12)班邓智钊的手中。“快递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我才接,我不知道录取通知书原来是这样寄来的啊。”这份“早到”的通知书,让离校在家的邓智钊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广东省高职院校今年首次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通过1月学考并成功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可无需再参加高考。

  许多像邓智钊一样饮“头啖汤”的考生,因为拿到了心仪高职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无需再和千军万马挤战“高考独木桥”。

  “突然发现,我多了一条路可以走

  去年11月,广东省考试院发布一则重磅消息,广东从2017年试行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招生录取的改革试点,考生2017年1月参加学考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的考试,3月确定录取,已被高职院校录取的考生可不用参加普通高考。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改革的试行主要是希望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减轻学生的应考压力,给考生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利于高职院校选拔人才。

  邓智钊从班主任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当时的他并没有把高职院校作为自己的首选,他希望自己还能努力一把,考上本科。“既然能有个保底的机会,不要白不要。” 邓智钊和班上十几名同学一起,上了1月学考的战场,对于这场考试,邓智钊直言题目只有初中水平,自己是“裸考”。

  “班主任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很好,突然觉得我多了一条路,可以达到我的目标。”和邓智钊不同,文科班的黄梓澄早就“”上了省内几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

  成绩大概在二本线左右的她,因为想要出国留学,考虑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院校4年数十万的学费难以承担,于是黄梓澄和父母共同决定考取更为“经济适用”的高职院校。学考,成为她进入心仪学校的又一条路。

  “考不上本科,高职也很好

  学考成绩公布以后,全市的次高职依学考录取的研讨会在广州三中召开。邓智钊回忆,当天学校500人的礼堂被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学生挤得水泄不通。随后,邓智钊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对各院校、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填报了10所高职院校60个专业的志愿。

  据了解,广东今年共有80多所高职院校拟试行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安排的招生计划数将占高职院校年度招生计划的30%左右,招生专业除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外,其余符合招生条件的专业均开展此项改革试点。

  4月底,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俗称广州“二模”)成绩公布,邓智钊还是没能达到二本的预测录取分数线。此时的他,已经陷入迷茫,感觉成绩很难提高,但看着周围的同学埋头苦读的样子,又感到无所适从。和父母商量后,邓智钊离开了学校。

  黄梓澄则清晰地记得,她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学校正好在举行“高考倒计时60天誓师大会”。因为身体的原因,黄梓澄认为自己不再适合继续备考。了解她的朋友们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说“你这么早就可以解放了”,而黄梓澄自己则清楚地知道,“没有经历过高考,还是感觉人生有一点不完整。

  离开学校后,黄梓澄先后去了巴厘岛旅游,跑步、游泳锻炼身体,还去了一家面包店兼职。就在几天前,她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中澳“2+1”联合培养班的录取页面中点击了“确认”。

  “希望煎熬的时间短点,再短点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邓智钊和黄梓澄感到“一身轻松”。邓智钊在父亲的工厂做“实习工”,黄梓澄则准备做好朋友的“陪读”,和他们一起共度“高考大关”。

  据统计,广东高职依学考录取首年,参加志愿填报的考生有近10万人,超过初步安排的招生计划3万多名,考生报考踊跃。

  广州市招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1月广州学考报考人数只有1400多人,但在今年一月增加了语数外三科考试后,报考人数达到13000多人,且绝大多数考生报考了语、数、英三科,预备用学考成绩报考高职。“随着政策的落地,未来参加一月份学考并凭学考成绩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有望继续增多,这有利于学生分解高考压力”。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两位“过来人”建议学弟学妹,当高职院校成为自己可接受的选择之一的时候,不妨将学考升学作为另一种尝试,即便学考没有考到自己心仪的院校,也依然能够参加高考,两者互不冲突。至于志愿和专业的选择,可以结合省教育厅网上开展的专业学习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自身兴趣和家庭背景综合考量。

  谈起这几个月心路历程,邓智钊觉得还是有些煎熬。且改革因为是首次实施,在整个被录取的过程中会遇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往往完成一步之后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希望未来信息的传达能够更顺畅一些,煎熬的时间短点,再短点。

  南方日报记者 陈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