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大数据显示 2017广东电商消费与发展最亮眼

10.01.2018  21:53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叶丹)1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通过电商、新零售、支付、物流等大数据及就业指数、云栖指数,全方位展现2017年全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报告显示,新零售浪潮之下,全国各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极大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潜能,而广东的表现最为亮眼。

  广东线上零售与网购金额双双摘冠

  阿里巴巴发布的大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广东、浙江、江苏作为传统电商大省,依然占据了最多的电商销售份额。其中广东以25%的占比成为全国线上零售的第一省份,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紧随其后,而山东、福建、河南、湖北、四川也依次跨入TOP10榜单。

  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期间,全国167家品牌商家单日成交破亿元,跻身“亿元俱乐部”。其中八成以上亿元店铺注册地位于上海、广东、浙江、北京和江苏。广东“亿元俱乐部”阵容以本土品牌为主力军,华为、荣耀、Vivo、美的、索菲亚、骆驼服饰、歌瑞尔等广东品牌在各行业百花齐放,造就了这一年的消费繁荣。

  而在2017年哪些省份是当之无愧的“吃土大省”(即“网购大省”)?阿里巴巴大数据显示,排名前10的“吃土大省”与电商销售大省基本重合,广东一省的电商消费金额就占到全国总量的14%,浙江、江苏分别占据约11%和9%。电商经济越发达,网购需求越强大,再次得到了验证。

  在人均消费增长上,浙江、广东、北京继续领先全国,西藏、福建、陕西、重庆、贵州、海南、湖北紧随其后,一同跻身人均消费增长最快的十大省份。

  位于剁手金字塔尖的各省“超级会员”们,在消费年历上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数据显示,仅在前十大“吃土大省”,2017年前11个月累计消费破百万元的阿里会员数就已超过26000位。其中,广东独占7703位,傲居全国榜首。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的“百万剁手壕”则分别有4633、3124、2439、2065位。

  广东创造交易型就业283万全国居首

  来自阿里巴巴的报告显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互联网企业作为新经济新动能的代表,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了千万人就业。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截至2016年底测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直接间接创造3300万个就业,其中仅交易型就业(不含物流、电商服务业等支撑型就业)就已达到1154万。

  此外报告首次披露了各省(市)的电商就业成果。以10省(市)为例,阿里平台直接创造的交易型就业(不含物流、电商服务业等支撑型就业)分别达到:广东省283万,浙江省172万,江苏省112万,上海市89万,北京市63万,山东省61万,福建省58万,河北省42万,河南省36万,湖北省28万。与此同时,围绕电商产业链衍生出的新“物种”新职业不断壮大,创造了更多就业形态。

  报告分析,在各地互联网经济长尾效应下,特色买卖、细分产业层出不穷,就业正从工业时代的千人一面,到数字经济千人千面。总体看来,各省发展互联网新经济体所搭建的科技与商业,正转变为对当地创业就业的赋能,有力支撑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并正在被广泛提倡和推广开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毛日昇对此表示,依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零售模式,不仅有效带动了沿海地区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样有效地激发和释放了内陆地区的消费需求潜力,成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新零售模式将对农村地区传统的生产和物流渠道产生变革性影响,为农民收入增长创造了众多机会。

  编辑: 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