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间断的广交会见证中国经济的崛起与转型
在第125届广交会第一期进口展区,土耳其参展商正在与采购商洽谈。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新华社广州4月29日电(记者周强丁乐)自1957年4月首届到今年4月第125届,广交会历经62年从未中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展”。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和“晴雨表”,广交会浓缩着中国外贸发展史,更折射新中国70年来经济的崛起与转型。
从出口创汇到按市场规律办展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封锁禁运,对外贸易仅限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易货记账”。
为解决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与各国友好往来,新中国急需打开一条通往国际市场的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应运而生,简称广交会,每年两届。
时任外贸部驻广州特派员严亦峻说,广东有毗邻港澳的优势,但许多港澳商人对新中国不了解,举办交流会可以全面介绍出口商品,还能增进他们对新中国的认识。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开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客商与会,成交额1754万美元,其中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约占63%。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广交会打开了新中国对外经贸交往的大门,成为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窗口。”
随后20年,广交会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主要渠道。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年出口总额30%以上,为国家购进急需物资支援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茅台酒就是那时在广交会上接受香港商贸界人士建议,把黑陶酒瓶改成白瓷酒瓶,红星商标变为参考敦煌壁画的飞天商标,此后一路畅销。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打破外贸垄断。在出口导向型模式推动下,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主体参展,出口市场日趋多元。
第44届广交会开幕时,人们已嗅到春天的气息,中国外贸实现多个第一:首次将“以销定产”作为对外贸易方针,首次开展补偿贸易,首次开展来料加工……人们第一次体会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巨大能量。
在贸易平衡中“卖全球、买全球”
广交会见证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曾经,国营企业垄断全国外贸,民营企业无缘与会。当年,浙江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想让产品走向国际,却因为是民营企业,只能“爬墙进入广交会”,被罚款50元。
1999年的第85届广交会上,私营企业首次出现。浙江余姚西摩电器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作为首批获得外经贸部批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代表,登上广交会舞台。
浙江贝发制笔厂厂长贝智铭因为进不了广交会,在外商云集的楼梯口等了一周,终于拿到一笔两万美元订单,后来这个宁波人成了“中国笔王”,他回忆说:“广交会为我打开了对外贸易的第一扇门。”
以2001年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2003年的秋季广交会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额突破200亿美元。广交会也从一届两期变成一届三期,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
为实现贸易平衡,自2007年第101届起,广交会设立进口展区,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当年,中国外贸顺差2622亿美元。
“中国开始重视从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广交会成为‘卖全球、买全球’的国际公共平台。”徐兵说,广交会设立进口展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家企业参展。
高质量引领中国制造“进口效应”持续释放
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导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加速推动对外开放新格局,广交会迎来新机遇。
“改革开放前,仅13家外贸总公司参展,如今每届广交会迎来2.5万家外贸企业和数百家境外企业,每届到会客商约20万人,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展’。”徐兵说。
和几十年前一样,这些企业仍然要靠“摆摊”招揽客商,只是展位越来越向着品牌化、智能化和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成为企业展示最新研发成果的平台。在第120届广交会上,海尔展台上第一次出现全球品牌区,被其收购的日本三洋、美国通用等品牌新品悉数亮相。
作为广交会的“常客”,海尔集团副总裁张庆福说,“实践证明,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一路走来,广交会成为折射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一面镜子。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过程中,广交会1992年起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护航企业自主创新;2013年起设立“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注重产品附加值。
62年来,广交会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61万人。眼下,第125届广交会正在举行。在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的承诺下,此次38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有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83家企业,展位数630个,占比均超六成。
土耳其新福公司已连续10年参加广交会,借此平台开拓了非洲、东南亚等市场。“以前从中国采购零件,现在我们希望把产品卖到中国。”新福公司亚洲区销售负责人王娜娜说,“中国市场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