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校长仲伟合分别开讲思政第一课

23.09.2016  11:01

广外书记思政第一课”趣谈“一带一路

9月19日,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主题,在南校区教学楼F209给来自经贸学院、会计学院、法学院、思科信息学院的百名师生上“思政第一课”,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解读“一带一路”的建设。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负责人及教师也参与了学习。

课堂现场

课上,隋广军结合出访美国的经历,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他指出,“我们正处在国际治理结构的变革期”,一方面,全球性问题突出,国际摩擦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呈崛起之势的中国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变革,更应担负起大国的重任。在解读“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时,隋广军说,“‘一带一路’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或倡议,而是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他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围绕“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建设的主要障碍、建设可持续性的关键等问题向同学们进一步阐明“一带一路”战略。他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显示中国践行“亲诚惠容”  的合作理念,彰显中国将自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和红利惠及民众、惠及周边的大国风度。隋广军提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的实施中,我国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的建设:着手中国道路、中国范式的推介;重视国际组织、区域、国别发展规划研究,且对接需求;把握良好开局,建立有效支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解决国际化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

隋广军讲课

隋广军认为“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如今它有了新的发展,应及时与同学们分享。在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广外的同学们应强身健体,提高知识能力素质水平。他期待同学们可以填补“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的缺口,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认真听课的同学们

授课结束后,许多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获益良多。来自法学院的大一的万同学分享道:“感觉国际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近,书记讲的内容还是蛮有趣的,课上也是笑声不断。”大一思科信息学院的林同学认为,“一带一路”的解读对广外学生理解当前国际形势有深刻意义,“我们要学会做国际化人才,努力学习,为国家做贡献”。

 

“校长思政第一课”讲授长征精神

9月13日下午,广外校长仲伟合为200多名来自商英学院、东语学院、中文学院以及翻译学院的本科新生讲授本学期第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月。结合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仲伟合从“红军长征的历史回顾”、“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国内外影响”以及“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要求”三个方面向师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长征精神。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领导老师也参与学习。

仲伟合讲授“思政第一课

课上,仲伟合详细阐述了长征精神五大内涵,其中,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长征精神基本的思想内核。我国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长征精神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仲伟合介绍了长征精神在我国的传承之路,鼓励大家弘扬“新长征精神”。同时他也介绍了长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外国的传播和国际借鉴中国长征精神的案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著书《西行漫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于1971年出版的《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斗争生存的史诗》,改革开放时期美国记者兼作家索尔兹伯里出版专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等。通过鲜活的案例,仲伟合向同学们阐明了长征精神在国内和国外的延续、发展与传播。

课堂现场

面对复杂的新形势,仲伟合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鼓励青年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新时期中国的‘新长征故事’”;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恪守唯实创新的学术品格;三是以广外老校长、南粤楷模黄建华生教授一生致力于学术教育并在晚年患癌的情况下编纂《汉法大词典》以及学校五位援疆师生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感人事例激励广外学子不畏困难挫折,努力保持积极乐观主义精神;四是结合广外学子投身农村电商事业以及开办平民学校等事例鼓励青年学子主动走进基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做到在实践中认识国情、洞察民情,磨练意志,砥砺品质。

授课结束后,不少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听了校长的第一堂思政课很受启发。商英学院的李同学表示:“黄校长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事迹非常打动我,我会把课余时间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关注弱势群体,为社注弱势群体,为社会尽绵薄之力,践行我个人的长征精神。”西语学院赵同学说:“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吸取长征精神的一些精髓,运用到自己生活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