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有门爱情课:用最专业态度学会爱
同学们向韩老师咨询情感问题。
在很多大学生心里,比起能帮助就业或深造的专业课,通识课往往无足轻重,只能算是大学校园的“副”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韩娟美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她开设的《婚恋心理学》,要求比专业课还严格,布置的作业也不比专业课少。
这门俗称爱情课的通识课程,在广外学子的心中,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多数称赞它是广外最值得一上的课程,可也有同学在网上留言,这门课堪称广外最不“好过”的课程,在最不推荐通识课程排行榜上,它高居第一位。
不管外界如何争议,从1999年开课至今,爱情课一直都很“火”,最夸张的一年超1600人报名,而课堂最多时也只能容纳300多人。既然课程“难过”,为何学生依然趋之若鹜?爱情课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4月3日下午6时许,记者来到广外南校区F栋教学楼309教室,距每周一次的爱情课尚有半小时,教室的空位已被各色文具占领。陆续有人从隔壁教室搬来椅子,放在教室的过道里,很快通道被椅子挤满,教室正门口站满了人。
现场:一堂课,十余次欢呼
“平时人也很多,但至少能保证学生有位置可坐”,经贸学院一刘姓学生告诉记者,听说当天要上“表白课”,很多外校学生也闻讯赶来。
不过,当天韩娟美讲的并非“表白课”,而是“什么是爱情”。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休谟、斯滕伯格,古今中外的爱情论点从她口中一一道出。商学院李同学称,她大一上了韩老师的思想品德修养课后,被她旁征博引的学识和接地气的语言深深吸引,“只要是她的课,能选的我都选了。”记者粗略统计,一堂课下来,欢呼声就达10余次,教室门口站着的学生也完整地听完了80分钟的课程。
开课:把爱情当学问研究
韩娟美的爱情课,从诞生时起便受到热捧。上世纪80年代,在象牙塔求学的韩娟美,偶然间读到了一本爱情方面的书,“一下子引起了兴趣。”彼时她是全校为数不多的本科班导,不少师弟师妹找她咨询情感问题,问得多了,她就钻进去研究,把爱情当作一门学问去学习。
1999年,广外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已在学校任教的韩娟美,决定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我当时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兼职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烦恼都来自恋爱问题。”咨询的学生太多,一对一的辅导无法满足所有咨询的同学。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课程一上选课表就爆了,教务处给她的回复是,选修人数远超开班人数要求。
课程申请虽顺利,授课内容却令她压力山大,当时网络媒体尚不发达,资料有限,韩娟美几乎查不到任何相关的教学内容,“没办法,教什么和怎么教,只能靠自己琢磨。”
授课:严肃点,爱情非儿戏
教授爱情课是条没人走过的路,韩娟美走得格外认真。“几乎每节课都有小作业,对学生的考核也比较严格”,韩娟美承认,对同学们的要求比专业课还专业,她有自己的理解:爱情不分选修和必修,必须拿出最认真、最专业的态度去学习,因爱情容不得儿戏,它关乎个人的人生幸福。
有过心理咨询经历的韩娟美,会将过滤掉私人信息的爱情故事和案例放在一起,梳理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随口一说便是爱情箴言,学生们也常津津乐道她的爱情金句。“课堂分选修和必修,但爱情是必修;失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爱他多长时间,忘记他就要多长时间等,这些句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经贸学院刘姓学生称。
隶属广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师资队伍的韩娟美,平时有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上这个课是超出自己任务量的。”不过,她的苦心并非所有学生认同,有学生在网上晒出“不推荐选课表”,《婚恋心理学》高居第一位。“学生觉得,选修课嘛,能过就行,可我从没把它当成副课,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韩娟美重申,爱情应该用最专业的态度对待。
对话
追求爱情,适当技巧是必要的,纯靠技巧肯定不够
广州日报:爱情课讲了16年,您有什么心得?
韩娟美:爱情真的要处理好,它跟人生有很奇妙的关联。很多调查都证明,事业成功不代表人生成功,但是爱情成功通常能带来事业顺畅。
广州日报:网上说,上您的课既能拿学分,又能交到男女朋友。
韩娟美:上过课的学生都知道,韩老师做什么都不做媒。爱情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我只能说确实有男女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彼此产生共鸣。不过,也的确有人听了我的课后回去分手,但我相信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本身就存在问题,不是因为我的课才分手。
广州日报:有没有人一边上您的课,一边找您咨询,比如说自己失恋了,您会怎样安慰他?
韩娟美:确实有人找我做个别辅导,我的原则是,不会告诉他你要跟对方一起或分开,我更倾向于讲共性的、带有普遍性的道理。至于失恋的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恋,不知道原因,外人没法帮助,自己也很难走出。
广州日报:爱情课如何安排作业和考试,听说您布置过“搭讪”作业?
韩娟美:我这门课带有实操性,学生要做课堂作业,比如写什么是爱情,有学生会写很长,有学生一个字也写不出。上爱情课这么多年,我从没在课堂上讲过搭讪这个词,我布置的作业叫人际交往,就是希望学生去认识更多的、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总结自己跟什么性格类型的人是比较适合的。这不叫搭讪,而是通过这类人际互动活动,更好地了解自己。
广州日报:您平时看《非诚勿扰》吗?
韩娟美:我偶尔会看相亲节目,觉得作为娱乐节目没问题,但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是不切实际。在舞台上,这么短的时间就牵手成功,牵手的基础是什么?他们未来在一起的基础又在哪里?我不太认同用这种方式“脱单”。
广州日报:您教爱情课这么多年,学生在恋爱方面有什么变化?
韩娟美:最典型的变化在择偶,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写出对另一半的要求。过去学生更在意对方的品行,现在则更关注经济能力,男生对女生也是如此,过去男生很多不需要女生独立工作,但是在07、08年前后,我发现很多男生开始提出,希望对方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这是一个新的迹象。
广州日报:男生对女生、女生对男生的要求发生了什么具体变化?
韩娟美:我只说前三项吧。男生对女生的要求是脾气、相貌、文化,女生更关注男生的进取心、性格、积极生活态度。男生不一定要有很多钱,但要有进取心。你看,男女对彼此的要求不在一条线上,在现实中就会出现找对象困难,剩男剩女当然就越来越多。
广州日报:您怎样看待剩男剩女现象?爱情技巧书籍、爱情导师很火,您怎么看?
韩娟美:我不喜欢剩男剩女这个词,更愿意称他们为大龄单身青年。过去很多女生“皇帝女不愁嫁”,现在女生很少这样想,甚至有女生一毕业就希望赶快嫁掉,生怕进入剩女行列。
追求爱情,适当技巧是必要的,不过纯靠技巧肯定不够。至于爱情导师,不能直接告诉粉丝“你应该怎么做”,情感问题需当事人自己拿主意。(唐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