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宁先行先试民政“六个试点”富民强县

26.09.2014  18:00

  人民网肇庆9月24日电 (田伟 林寿智)广东肇庆广宁县排沙镇敬老院自从2012年7月投入使用后,现已入住41人五保老人,使当地集中供养率一下子达到30%,笔者走访了解到,院内厨房、餐厅、娱乐室、卫生间、浴室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加之敬老院依山傍水,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环境宜人,远离了人群的喧嚣,很利于老人们颐养天年。

新落成的排沙镇敬老院。田伟 摄

  在这所敬老院里,真正能够活跃老人精气神的是4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社工,他们大学在读或是刚毕业,非常热爱敬老事业,今年6月份,由国家民政部、省、市、县“四级”推行的农村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示范点项目在此开展后,广宁县政府就开始向社会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机构负责运营,于是4名社工得到这一从事敬老工作的机会被分配到这里,方思雨即是其中之一,她说,社工这一职业可能还不为社会所熟知,但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社工将会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因此,她才有志投身到这一社会角色的。

广宁县开展农村特殊困难老人社工帮扶项目,排沙镇敬老院是驻点之一。田伟 摄

  据了解,该项目以“排沙镇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中心”为实体,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为排沙镇特殊困难老人,特别是五保老人、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促进缓解特殊困难老年人情感孤独、生活困难、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生计发展等问题,建立老年人自助、互助、群助支持平台,提升老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排沙镇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中心”坐落在排沙镇敬老院内,占地150多平方米,内设社工办公室、资源室、棋牌室、多功能厅、舒心室、展览厅、休闲室、书画室、农疗区、便民服务区等10个服务区域。自今年7月1日正式运营以来,4名社工已面向排沙镇敬老院内外的特殊困难老人开展了多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社工在教老人们保健操。田伟 摄

  方思雨介绍,“排沙镇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中心”以排沙镇敬老院为服务基地,主要通过个案介入、小组增能、“双工”联动、工疗农疗等服务方式,辐射镇上及周围村落的特殊困难老人。排查出农村特殊困难老人对其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了介入和修复,逐渐建立了家庭成员、邻里、社区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沟通模式;通过互助沟通和康乐小组,帮助特殊困难老人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调试,助其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增权赋能;也通过引导老人借助手工制作、农作物耕种等工疗农疗方式,搭建产品推介和销售平台,增加特殊困难老人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此外还开拓了依托各功能室开展的多种有趣的常规服务等。

社工方思雨介绍排沙镇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中心。田伟 摄

  笔者了解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的农村特殊困难老人社工服务示范点项目,既是由国家民政部、省、市、县“四级”联合推行,也是广宁县先行先试在扎实推进社工服务创新工作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据介绍,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的发展思路,广宁县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广宁县开展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广宁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和激励暂行办法》和《广宁县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要求。并于今年7月份在南街镇、排沙镇相继启动该示范项目,以此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培育2家本土民办社工机构,开展2项专业社工服务,以期集中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服务需求、具有广宁县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

  广宁县委书记张桂洪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广宁县地处珠三角经济发展地区向粤东新北的过度地带,典型的八山一水一田山区,在广东省处于中游发展水平,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家民政部、省、市除在此城市和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专业服务示范项目,还试点建设了镇级社会救助服务站,建设试点省级区域性敬老院,全省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先行点和镇和职能部门与村双向考核试点工作。

  构建服务网络。广宁县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镇级社会救助服务站,设立了县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机制,实行出院、结算、救助“三同时”,并建立服务队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聘配备18名专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核查、复核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到保障范围,专门为低保五保困难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服务,使低保五保困难群众救助服务工作高效运转。此外,充分发挥由村干部担任的信息联络员作用,对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帮扶、疏导,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救助;充分发挥以教师、共青团员为主的青年志愿者作用,定期不定期为低保五保困难群众上门提供便利服务,做好低保家庭动态信息管理。三是提高救助标准。继续提高低保、五保、孤儿等群体的救助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城镇470元、农村300元;城乡低保生活救助补差人均收入达到城镇333元、农村147元,低保救助标准水平达到全省前十名水平。


广宁县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田伟 摄


排沙镇社会救助服务站。田伟 摄

  扎实推进敬老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省级区域性敬老院建设试点,广宁县高度重视县敬老服务中心建设,在用地指标安排、项目立项、规划建设、配套资金上予以优先安排,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敬老服务中心建设总投资3600万元,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为12200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664个。目前,敬老服务中心3幢用房已封顶,整个项目可望年内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提升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至60%以上,成为该县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集五保供养、医疗康复等综合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区域性敬老服务中心,为五保老人颐养天年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养老保障,为全省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开好头、出经验、作示范。

正在兴建的广宁县敬老院。田伟 摄

  扎实推进地名信息服务工程。作为全省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先行点,广宁县地名普查工作于6月启动,争取一年时间完成普查工作。广宁县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抽调人员成立办公室,召开动员会,为地名普查做好准备,着力加强广宁县的地名管理及数据信息化建设水平。切实查清广宁县地名的基本情况,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促进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扎实推进“救急难”工作。广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出台《广宁社会救助实施方案(试行)》,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抓紧补“短板”、扫“盲区”,加大投入,健全机制,鼓励参与,落实责任,编织好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安全网,发挥社会救助的应有作用,做到补短板、托底线,解决好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问题。按照及时发现救助对象、依据救助制度开展、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快速上报解决特殊急难问题等基本要求开展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尽快建立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镇和职能部门与村双向考核工作。以深化改革为牵引,广宁县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目前,我县已经成立组织机构,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排沙镇为试点镇,木旁、南石咀、沙心崀、枫树坪和排沙社区5个村(居)为试点单位,以镇政府和村(居)委会为双向考核责任主体,深入推进镇和职能部门与村双向考核试点工作。

  本网了解到,民政“六个试点”工作的实施既是民政部、省、市看到广宁县颇具代表性的选择,也是该县敢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的有益尝试。“做好民政工作对于改善民生很重要。‘六个试点’工作开展后,广宁县党员干部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意识,也完善了便民利民服务设施,更是拓展了社会救助服务领域。”张桂洪说,“幸福广宁”不仅是物质的概念,更是互惠互爱,形成部门配合、民众参与的关爱与感恩并行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