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半年金融业绩抢眼:直接融资余额达1.22万亿元
6月24日是周六,第六届“金交会”现场,来逛馆的市民明显增多。图为碳排放交易所利用“金交会”平台推广低碳生活理念。
存款增速位列全国大城市第二位,贷款增速居第四位;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140家,比去年新增7家,总市值2.2万亿元;直接融资余额达1.22万亿元,在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金融业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落地有声”……“国际范”十足的广州,今年上半年金融“业绩”更是抢眼。
6月24日,在第六届“金交会”上,2017年第二季度“广州金融发布”如期举行。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重点介绍了今年以来广州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并发布广东省地方金融监测防控平台建设的最新进展。
谈发展形势前5月直接融资余额仅次京沪
2017年一季度广州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91.83亿元,同比增长10.1%,占GDP的比重为8.4%,贡献率10.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实现来源于广州的金融业税收收入86.27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税收6.6%。可以说,广州金融业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态势。
上半年这一势头得以延续。具体来看,存款增速平稳,贷款增速稳中有升。截至5月末,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570.42亿元,同比增长7.9%,存款增速位列全国大城市第二位;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571.25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位列第四。
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140家(6月20日,广州农商行在香港H股上市),比去年新增7家,总市值2.2万亿元。新增上市公司速度已远超出今年内预计新增10家的预期。
同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412家,比去年新增64家,总市值1075.62亿元,募资总额92.82亿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6789家(其中青创板2034项),累计融资及流转交易总额1622.453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1—5月,广州全市直接融资余额达1.22万亿元,在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1.49万亿元)、上海(1.38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保险业增长平稳。截至5月末,全市保险业总资产达3542.53亿元,保费收入638.40亿元,占全省保费收入的27.71%;保险赔付金额113.0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段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69%,增速较前期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保险业正在调整结构,寿险正从理财型向保障型、长期储蓄型转变,导致寿险增速回落。”邱亿通说。
谈招商引资羊城“国际范”越来越足
今年3月,中证报价系统南方运营中心正式落户广州。目前中证报价的融资额达7500亿元,是“新三板”市场融资额的三倍。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两所(沪深交易所)、两系统(全国股转系统、中证报价系统)在京沪广深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将为广州建设风险投资之都发挥重要作用,开启了广州引进和建设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的新局面。
不过,目前这一全国性交易市场还并不为公众熟知。作为广州金融工作部门的“掌门人”,邱亿通认为,有必要借鉴全国股转系统简称为“新三板”的做法,给中证报价系统起一个响亮的“名号”。“目前中证报价系统还比较‘年轻’,需要一个被认识的过程,把它称为‘机构板’,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快记住它。”邱亿通坦言。
另外,国际金融论坛也永久落户广州,并在南沙注册成立了南沙国际金融岛(广州)有限公司、广州绿色增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金融论坛(广州)有限公司、丝路国际联盟(广州)发展有限公司,四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亿元。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州成立了规模达1500亿元的国新央企运营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中央、地方国有企业及优质民族企业。
伴随着全国性交易平台、国际知名金融论坛先后落户广州,近年来广州金融的国际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提升,“国际范”越来越足。
谈风险防控风险监测信息化水平提升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强调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广州,也必须将防控金融风险作为工作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不良贷款方面,广州一直控制得较好,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都低。”邱亿通说,5月末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36%,与上月持平,比全省(不含深圳,1.81%)、全国(1.95%)平均水平,分别低0.45个百分点和0.59个百分点。
同时,广州市属两家法人证券公司和两家期货公司净资本/净资产比率都在80%以上,远远高于监管要求(40%以上)。三家法人保险机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达到346.19%、166.1%和121.89%,均大大高于监管要求(100%以上)。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杠杆率、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放大倍数、审慎性指标等也均符合监管要求。
除此之外,在金融监测防控方面,广州正在着力打造具备高技术含量的金融安全“硬件”。
“经过前期充分研究论证以及实地调研,省里最终确定依托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在广州试点建设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据邱亿通介绍,目前该平台已开发出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防控、网络舆情监测、第三方电子合同存证,以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非现场监管等四大监管防控子系统。
其中,前两大子系统已建成并正式运营,第三方电子合同存证子系统拟于本月底前上线,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非现场监管子系统也将进入试运行。
“金融行业的专业性特别强,没有相应的科技手段,就无法识别一些新生风险。目前广州正在通过举办金融科技创客大赛等一系列举措,重点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信息化水平。”邱亿通表示,下一阶段,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广州金融局将一方面通过修改完善平台的各个系统功能,使之与全市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工作相适应;另一方面,将通过强化平台系统稳定性、安全性、防御性功能,确保数据安全。
■链接
南沙自贸区将开展商业保理试点
最高奖励1500万元吸引企业落户
6月2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商业保理和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在“金交会”南沙展区举办。论坛由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和广州南沙开发区金融局联合举办。
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在论坛上透露,《广州南沙新区(自贸区)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出台,暂行办法规定:内资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实行认缴制,且不设前置审批;企业注册“一口受理”,注册时间极大缩短;放开对风险资产规模的约束,企业融资倍数不受限制。
自2014年起,“南沙金改15条”、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先后“支持在南沙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支持商业保理业务发展,探索适合商业保理发展的外汇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南沙又专门制定商业保理公司的准入细则和扶持奖励政策,引导和集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南沙设立商业保理公司,特别是国内知名的制造业龙头企业纷纷在南沙布局商业保理机构,如中国中铁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广州广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
近期南沙出台了“1+1+10”产业政策体系。其中,对商业保理等重点发展的金融企业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落户奖;连续五年给予经营贡献奖;对骨干人才按照其个人经济贡献40%给予特殊人才奖励,其中港澳及外籍人才可选择按照税负差额给予补贴;金融企业租用办公用房,连续3年每年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助,购置自用办公房产,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此外,还有企业上市、提升能级等系列奖励。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看来,当前商业保理行业出现了经济信用化、交易在线化和产业金融化三大趋势,企业盘活赊销形成的大量应收账款资产、加速应收账款安全及时回收的巨大需求,实质性推动了保理行业在全球的发展。2015年和2016年,我国商业保理继续保持成倍增长态势。今后,商业保理应依托供应链、建立信用链、疏通融资链、支撑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